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戏剧 摄影 舞蹈 展览 演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卢缓:用中国方式解决中国问题

2009-05-31 10:50:02来源:北京文艺网    作者:

   

 作者:卢缓

  我想就电视媒体的现实状况(对艺术媒体)展开一些感想。

  我有时帮电视媒体做些编导的工作。自从《美术星空》倒闭了之后,我们就很难看到纯美术类的电视栏目了,当然“书画”一类的鉴赏和鉴宝栏目不是我们今天的讨论范围。出现这个问题的根源,其实不在于电视台的领导人或者经营人不愿意做一个有影响力的美术类栏目,也不是经济效益的实际原因,而在于美术作为一个视觉艺术,反而很难做得“好看”。

  这样说是不是很奇怪?视觉艺术为什么反而不好看?事实上,我们要认识到电视的精髓其实就是“动起来”!当然这也是所有媒体,包括平面媒体在内要思考的重心。“动不起来”怎么搞电视?为什么唱歌、跳舞好看,关键就是“动起来”了。

  许多媒体策划人一直在构思,我们到底怎么来做一个美术类的栏目能够“动起来”?往往视觉艺术作为电视媒体的主体形式后,就很难达到互动的要求,没有“动起来”就不能产生互动效应,没有互动效应就不能吸引观众的眼球。更何况,从事美术类的艺术家很少有美女、帅哥,也不是明星,自然观众更没有产生兴趣的理由,而且美术本身的活动也无法与观众的日常生活产生紧密的关联,以至于关注收视率的电视媒体无法找到美术类栏目的切入点。只要主办方无法吸引观众的眼球,观众就迅速换台!其实杂志等平面媒体也遇到同样的窘境,能够让观众静下心来仔细阅读可谓难上加难,尤其在当今信息爆炸的年代,没有突出亮点就不可能得到观众的青睐,由此,目前的美术类活动似乎成了圈子中自娱自乐的事情,无法产生公众效应,哪怕是艺术财经类的话题也无法深入公众的日常生活。

  正因如此,对于美术批评来说,其实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代是社会信息多元化给我们带来的如何进行艺术批评的重新定位的思考和抉择期。

  我认为我们不能再沉浸于上世纪80年代的美好追忆中,而是应该赶快加入这场如军阀混战般的信息占有量的大战中。我们从事艺术批评的人士需要换一种思维定式,换一种可以被公众理解的话语方式,毕竟批评不是理论研究,只有产生当下的价值和意义才是批评的真谛。那么,艺术媒体与艺术批评的关系就是空间与策划的关系,艺术媒体好比一个展馆,艺术批评好比一个展览策划案。他们是一种对接关系,一种互动关系,一种共存关系,两者相互依存才能形成良性发展。

  做艺术类媒体更加需要讲究一个定位。就是每一个媒体应该有各自的鲜明主张,有一个清晰的性格彰显,让公众非常了解你这个媒体的立足点和语言方式,而不是一个粗放型的空间,不是由艺术批评人自言自语的地方。无论是做学术也好,做经营性也好,或者是做时尚的娱乐的推广也好,艺术媒体生命力在于让公众有一个很直观的了解,了解这家媒体在用怎样的方式做怎样一件事情。这个定位单刀直入,直指要害,才能在纷繁芜杂的信息大潮中站稳脚跟。

  在国外,很多媒体为什么能够形成一种“媒体态势”,因为它们各自都彰显着各自明确的定位和形象,来获得各自的话语权和主导性,他们能够相对地根据各自的媒体需求来进行判断和选择,而不像中国的媒体基本被资本和权力掌控着话语权和生存方式。面对中国媒体当下的现状,要找一个似乎能够解决的方案,首先要从媒体自身的明确定位做起,定位越精确越专业化,就越能够获得越有效的艺术批评;艺术批评也在这样的媒体声音中,找到艺术与公众“动起来”的互动点。中国的问题永远要用中国的方式来解决!

  (编辑:范文馨)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