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丹虹
肖可霄的艺术作品《摇啊摇,摇到外白渡桥》,涵盖了摄影、装置、架上绘画、诗歌朗诵、DV影像、行为互动等诸多艺术表现手法,从他开始记录他对外白渡桥的心灵感受,到艺术作品的不断丰富、深化,历时超过10年。
外白渡桥是上海的标志性建筑,始建于1907年,她见证了上海百多年来的历史和人文的沧桑变化。在东方明珠建造以前,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外白渡桥和上海大厦一直是上海的标志,上海生产的包袋、日用器皿上经常见到这幅图景;在上海人(本土上海人、新上海人)和外来游客的心中留下了他们自己切身的感受和记忆。肖可霄的父母,是上海当年支边新疆的一代,肖可霄出生于新疆,儿时,他把上海视为他的故乡。童年期他在上海生活,他对外白渡桥的记忆是“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他的系列作品之一,就是《外白渡桥·木马》;他倾力创作了童谣《摇啊摇,摇到外白渡桥》,并邀请了一位女孩现场朗诵。学龄期他在江苏成长,当他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重新回到上海生活后,他对上海开始了心灵的探访:他总是在外滩周边用照相机捕捉人们的形象,(不知道这是不是他潜意识地寻找自己的灵魂?)他迷恋外白渡桥的每一根钢梁、每一颗铆钉,一次又一次坐着公交车,不间断地拍摄记录有关外白渡桥的一切——车窗外的桥身、外滩万国建筑和上海大厦的远景,以及车内女人的各种表情……于是,肖可霄将丙烯颜料混入了苏州和的泥,在油画布上创作了具有抽象意味的作品:《外白渡桥·女人》。
肖可霄在拍摄,在记录,他的灵魂在游弋,但总不离开外滩、外白渡桥。2008年4月,外白渡桥被搬迁,整体检修,他更是因了长期的热情,真诚的内心召唤,记录了这时刻:他在不同的时间段,从苏州河中打捞了水放在水瓶中,制作了影像DV作品和装置作品《外白渡桥·水瓶》。他还到民生路的上海船厂,去拍摄过外白渡桥检修的情形,他珍藏了被换下的外白渡桥的铆钉,并制成了装置作品《外白渡桥·铆钉》。2009年2月,当外白渡桥重新回归,复位于黄浦江苏州河交汇处时,上海大厦慧眼识俊才,建议将他长期的影像记录,以综合的艺术形式在上海大厦展示。他的作品放在上海大厦展览,实在是锦上添花,因为上海大厦有着75年的历史,和外白渡桥犹如姐妹般共同承担着上海地标的称谓,成为上海人文文化的坐标原点。
上海的文化之所以被称做“海派文化”,是因为上海人擅长于接受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融合,形成一种“东西合壁、新旧交融”的上海人文文化。从上海的建筑上也同样能找到应证。人类普遍的意识是把自己的情感和记忆,依托于一个长久的物件,大多数是标准性建筑,记录这些视觉形象,成为艺术作品,流传于后世。肖可霄的情感,代表了大多数上海人,不管是来自中国内地的各个时期的新上海人,还是各个时代来自异国他乡的外国侨民,包括海外归来的不同年龄的上海人:他们将自己的经历投射在以外白渡桥为代表的外滩、苏州河、黄浦江,因为,上海经济的繁荣,本来就是由这些默默无闻的人们,他们长期劳动奉献、严谨务实地工作而创造的;上海的文化,就是由他们亲手写就的。(为此,肖可霄安排了与观众的互动:他请来到展览现场的人士,写下一句关于外白渡桥的话,这个活动持续进行中。)
今天,有这么多人关注外白渡桥的回归,因为,每个人心中有自己的外白渡桥;在上海人的内心深层,回归的不仅仅是桥,还有我们精神的家园、心灵的港湾。
肖可霄说,外白渡桥是阳刚的,也是妩媚的;是平民化的,也富含贵族气息。因为,她是低调的、扎实的、有内涵的、有力量的。在外白渡桥回归的几天里,你可以在上海大厦看到肖可霄《摇啊摇,摇到外白渡桥》艺术展览的预展,我们更期待着当上海大厦五星级酒店挂牌庆典暨75周年华诞之际,肖可霄的艺术作品将倾心呈现给上海的观众。
(编辑:范文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