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 “威廉·德·库宁 | 赵无极”展览现场。图片:致谢Lévy Gorvy,纽约,Photo by Tom Powel Imaging Inc.
采访者:Cathy Fan
受访者:Brett Gorvy
自2016年年底,佳士得战后及当代艺术部门的主席及国际主管Brett Gorvy宣布离开供职23年的拍卖行,并将与世界顶级当代艺术经纪人之一的Dominique Lévy成立了Lévy Gorvy画廊,这一个超级艺术经纪人组合所制造出的一举一动就总在焦点之下。
当然,他们也从未让关注者失望。从在旧金山携法国艺术家伊夫·克莱因(Yves Klein)一个充满大胆又充满实验风格的交响乐作品“首秀”,再回到纽约的首个大展“威廉·德·库宁| 赵无极”(Willem de Kooning | Zao Wou-Ki,),这对组合一直也在给国际艺术市场,制造重磅惊喜。
而近日,Lévy Gorvy向artnet新闻独家提前透露了其下一个重要动作——画廊将于与赵无极基金会继续”紧密的合作”。对此,赵无极基金会表示:“Dominique与Brett与其合作艺术家和艺术资产之间的深厚关系打动鼓舞了我们,这也与我们对待赵无极艺术遗产的态度一致。 ”
而对于亚洲,尤其是中国艺术市场而言,更值得期待的莫过于在2017年年底前将巡展至香港的 “威廉·德·库宁| 赵无极”。一位旅居西方的中国艺术大师”携”一位西方巨匠“回到”东方,这对于一个画廊的展览而言,除了”超级组合“带动的顶尖资源优势,也是一种情怀,当然更重要是对亚洲市场具有期冀与信心。
赵无极,《Deep Water》细节图,1957,布面油画,50.2x99.7cm,右下角艺术家签名和日期。图片: 2017 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New York/ProLitteris,Zurich
而在画廊准备动身前往巴塞尔艺博会前夕(此次他们带去的作品中包括一幅赵无极1957年创作的《Deep Water》,是艺术家转型期间的重要作品之一),Brett Gorvy与artnet新闻聊了聊关于赵无极,以及画廊下一步在亚洲的动作。
Brett Gorvy。图片:致谢Lévy Gorvy画廊
是否能聊聊你们接下来在香港的展览?
香港的展览大概会在九月开展,是此前我们在纽约呈现的“威廉·德·库宁 | 赵无极”展览的延续,它表现了东西方两位大师艺术创作的平行关系。纽约展览对于赵无极的作品是一个新的语境,而德·库宁已经有了很好的认知度和藏家基础。这个展览把德·库宁与赵无极的作品并置,在香港的展出对亚洲的藏家和观众而言是一个绝佳的增进对中西战后艺术了解的机会。另外一个亮点就是,赵无极的作品刚刚在今年香港春拍创下了艺术家的个人纪录。
此次香港的展览对于我们在亚洲的正式亮相来说十分重要,而同样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与赵无极家族和基金会的独特关系——我们将与赵无极基金会一起去推广这位杰出的艺术家,其中包括了展览和出版等重要工作。
为此展览我们已经准备了足足两年。两位艺术家都是二十世纪艺术的先锋大师,一位来自中国、后移民法国,一位来自欧洲、后移民美国,把他们的作品呈现在一个展览空间中,让大师们用彼此的作品回应对方,我们看到各自的文化渊源和生活经历以及时代的交融。展览赵无极的部分由Dominique与赵无极的夫人Francoise Marquet一同策展。赵无极的基金会和德·库宁基金会,以及赵无极的家人都非常支持,并对此展览充满热情。
画廊为何选择赵无极?他的藏家群体大概来自哪里?
这很有趣。我们都知道赵无极一生很长的时间都在法国度过,过去赵无极的藏家大多来自欧美,而近十几年来市场结构逐渐发生变化,亚洲市场华人收藏越来越看重赵无极的作品,于是市场向亚洲倾斜。如今大中华地区市场所占比重与欧洲和美国几乎相差无几,画廊收到的购买询问,有来自欧美,也有来自亚洲。
除了赵无极,画廊还与哪些亚洲艺术家合作?
目前来说,我们合作的亚洲艺术家有四位。除了赵无极,还有日本艺术家前川强、韩国艺术家郑相和以及李升泽。我们与艺术家的合作更多是基于项目和展览,而并非简单的艺术家代理。在思考如何与一位艺术家合作的时候,我们的考虑是,这位艺术家与其他艺术家如何碰撞出火花,以及其艺术作品所呈现出的效果,我们的目的是用展览的形式,把他们介绍到更多更广的观众群中去。比如通过展览,就把德·库宁介绍给了亚洲的观众。
我们对许多亚洲活跃的艺术家都非常感兴趣,无论中国或其他亚洲地区。我们要做的是,如何跨区域地去提升艺术家与其艺术成就的影响力。虽然这是商业项目,但是也有教育意义。所以,这已经超越了画廊代理艺术家工作的范畴。
我们如今在亚洲的角色,不仅在于介绍和推广艺术家,同时以我和Dominique的经验、能力和关系,还可以作为艺术藏家们的顾问。我们十分惊讶于亚洲的潜力、学习能力和鉴赏能力。尤其是他们的学习速度非常之快,对于新思维的接受度也极高。我们不想局限于在单一的艺术家上,相反,我们有非常丰富多样的的艺术家资源。
赵无极,《Deep Water》细节图,1957,布面油画,50.2x99.7cm,右下角艺术家签名和日期。图片: 2017 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New York/ProLitteris,Zurich
相比许多国际上其他关注二级市场艺术家的画廊,你们有何优势?
如同许多艺术机构一样,机构的参与者是关键,他们的经历、激情以及远见,都非常重要。Dominique在市场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无论她以前在佳士得还是在画廊,都是超一流的艺术经纪人,我们的客户基础很强大,加上我在佳士得23年的经验,以及其他画廊同事的杰出背景都是优势。
相比许多诸如高古轩、卓纳画廊等一流画廊代理大批艺术家,我们专注做艺术家项目的方式,也决定了我们的独特性。包括我和Dominique在内,已经在世界各地有非常强大的客户关系,不像有的画廊还在开发客户群体的阶段。我们了解拍卖、了解全球市场,尤其是一些中国的客户,他们收藏时不仅仅想拥有艺术品,还想知道市场潜力,这也是我们作为顾问非常独特的优势。
听说你们有一位来自中国的同事加盟?能否介绍一下?
佳士得战后当代艺术部之前负责亚洲工作的专家李丹青将以资深总监的身份加入我们。我和丹青是之前佳士得的同事,我知道她受到许多重要客户的信任,同时也是许多年轻收藏家学习过程中的优秀艺术顾问。我们一直想找寻一个能够引导亚洲市场的人选,而她就是绝对首选。她对于中国市场有着非常深厚的经历和准确理解,完整的艺术史训练、对艺术和艺术家的了解,以及她令人信赖的人格魅力,将使她作为画廊的桥梁,持续帮助我们在亚洲的事业。
纽约 “威廉·德·库宁| 赵无极”展览现场。图片:致谢Lévy Gorvy,纽约,Photo by Tom Powel Imaging Inc.
听说画廊会在亚洲设立办公室?那么是否有机会设立画廊呢?
是的,我们即将在亚洲设立办公室,目前还不是最为典型的画廊形式。德·库宁和赵无极的展览,也将帮助我们更进一步了解藏家群体的需求。据我观察,香港许多画廊,他们有很多项目,带来很多艺术家。但是就我所了解的一些藏家而言,他们会在相对方便的时机去收藏购买艺术品,比如是艺博会的时候,亦或有一场大型展览之时。我们意识到,增加我们画廊在场感的一个方法,就是带去一个个绝佳的艺术项目,比如这一次我们带德·库宁和赵无极去香港,下一次我们可能去北京、上海等,可以是亚洲任何地方。这样的话,我们既可以带去完整的艺术家展览,也可以符合亚洲藏家的需求和期望。如今在亚洲,尤其中国,有太多兴建起来的私人艺术博物馆和基金会。我们已经着手启动一些相关的项目,再加上丹青与当地美术馆、基金会的良好关系,未来会有让人期待的部分。
在你看来,西方藏家对于中国艺术品的口味,与中国藏家对西方艺术品的口味上是否有区别?
西方藏家的口味在历史上一直在不断变化,这是取决于彼时的艺术市场。2000年以后,这里对中国艺术有浓厚的兴趣。当一群来自中国艺术家开始出现在国际舞台上,比如艾未未、张晓刚等,吸引了大量欧美藏家去了解他们,去参观他们的工作室。2008年,艺术市场进入一个冷静期,通过拍卖和艺博会可以得知,藏家群体仍然很强大,不过绝大部分亚洲艺术的藏家仍在在亚洲。部分国际藏家购买中国艺术,仍然在持续关注和保持兴趣。
中国藏家对于西方艺术的激情和了解已经非常厉害并不断增强,从最开始,有一小部分艺术家收藏印象派、现代艺术等,到现在有更多藏家收藏战后及当代艺术,无论是安迪·沃霍尔,还是巴斯奎亚,或是一些更年轻的艺术家。他们对艺术家的口味也很广,并非局限在仅仅几位上面。
(编辑: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