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博
第三届香港巴塞尔艺术展
Leo Xu Projects负责人许宇
采访者:陈博
受访者:许宇
2015年3月13日至18日,第三届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全球37个不同国家和地区,共233间顶级画廊组成的画廊荟萃、亚洲视野、艺术探新、艺聚空间、光映现场五大专区,以及它们带来的横跨二十世纪初至当代的艺术作品开始公之于众。在巴塞尔艺博会期间,记者采访了部分画廊主,对画廊今年参加香港巴塞尔艺术展的情况进行了了解:
画廊单元展位:3C16
记者:您好,请问Leo Xu Projects是第几次参加香港巴塞尔?
许宇:这是我们画廊第三次参加香港巴塞尔博览会,前面两次我们都在“艺术探新”单元,也就是做年轻艺术家个展的那各单元,但是今年我们参加的是主画廊的单元。
记者:这种单元的选择是画廊自己的申请还是主办方的选择?
许宇:我们本来今年报名参加的是“艺术探新”,但是组委会觉得我们的画廊不需要再被继续“探新”,就鼓励我们应该挪到主画廊的单元,我们也接受了这个建议。
记者:这届香港巴塞尔都带来了哪些作品?
许宇:我们画廊有一批现在备受关注的年轻艺术家,基本上我们在这次的香港巴塞尔上是把我们画廊一半以上的艺术家的近作或者说他们近两年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但是已经有两三年没有曝光、在我们自己收藏中的那些作品带到这里来。
刘窗《收购》系列里最新的一件作品
记者:具体有哪些重点艺术家和重点作品呢?
许宇:这次博览会我们主打的是李青最近一批与重新解读女性形象有关的油画作品,我们也带来了另外一个非常活跃的观念艺术家刘窗最有代表性的《收购》系列里最新的一件作品,他也是我们画廊最近在国际的双年展、国际的艺术期刊上非常活跃的,而且被人经常问询到的艺术家。
记者:有没有针对这届香港巴塞尔而准备一些特别的作品、做一些特别的准备?
许宇:其实我们整个展览里李青的作品都是为这此香港巴塞尔创作的,本身这个展览中李青的部分是我们拿来申请“艺术探新”单元个展的,当我们要转战到主单元的时候,我们就在里面增加了更多的别的艺术家的作品,跟李青的绘画进行一些呼应。[NextPage]
记者:在这一块场地的布置上呢?
许宇:这个场地的布置,其实我们很大的程度上是希望这些艺术家的作品能够有更均衡的体现,所以你看得到我们均衡地展示了艺术家不同的类型的作品,包括油画和以现成品为主的装置的、录像的,甚至我们也在展位里展现了现在在国际上被人熟知的录像艺术家程然的不同于用电视机或者用投影播放的但又跟电影录像紧密关联的雕塑作品。
Leo Xu Projects展位外景
记者:截止目前的销售情况如何?
许宇:其实我们这次在香港巴塞尔上的表现出人意料的好,展位上你能够看的到的很多作品都已经被预定掉了,而且是在VIP之夜,那时候我们还在考虑是否要换一批新的作品。
记者:购买这些作品的藏家都是来自哪里?
许宇:藏家有很多其实是来自欧洲、美洲或者说是欧美的人住在香港的;当然也有一部分是在香港藏家,以及亚洲的一些华人购买者。
记者:不同地区的藏家比重呢?
许宇:我觉得今年的香港巴塞尔增加了很多欧美的客人,他们出于好奇或者出于对这个博览会品牌的信任,旅行到这里来收藏、选择或者说了解更多的画廊。另外,本地的很多华人或者亚裔的藏家被调动得也非常好,基本上是1:1。
记者:您已经连续三年参加香港巴塞尔了,您觉得这一届香港巴塞尔和之前两届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许宇:我觉得香港巴塞尔每年都在进步,而且每年的进步都会体验得非常深刻,他们与自己的VIP客户的关系处理得非常好,今年客户的积极性被调动得非常高,所以我觉得所有走进来的那些收藏家,他们都处在一个非常好的购买欲望和好奇心的状态里。
我觉得包括整个现场的布置,包括在画廊的精选上,香港巴塞尔越来越变得国际化,但又不失亚洲特色,亚洲特色并不是说以充斥着亚洲画廊或者是充斥着中国画廊为主,而是精选了中国画廊,跟具有代表性的国际画廊进行呼应,来体现出亚洲的特色。
记者:您觉得对于一家画廊来讲,参加香港巴塞尔意味着什么?您是如何看待香港巴塞尔这个平台的?
许宇:对我来说,香港巴塞尔最大的意义是它打开了一个港口、打开了一扇门,它跟我们参加过的很多国际的艺术博览会不太一样,它的立足点是它是更本土,让我们有一个很好的平台去跟本地的、其他地区的客人同时进行对话,同时我们也借助这个机会把一些好的作品介绍给西方的藏家。
记者:谢谢!
(编辑: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