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洋
盛洁,废墟(静止画面),2013年,单频录像配自制电子小提琴,PAL制式,黑白,有声,17分18秒
采访者:刘洋
受访者:袁晓萦
声音艺术进入中国后,其发展路线与实践方式已完全为当代中国的政治体系,意识形态,社会结构及市场经济规则所重塑(本土化)。中国的声音艺术实践者们(虽然他们通常避免以“声音艺术”命名自己的创作)创作出了同其起源:西方声音艺术已无太大纠葛与联系,但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由现居住工作于纽约的独立艺术与科技策展人,研究者袁小潆策划,Harvestworks 将通过为期三天的展映节目“迭走迷宫”(Lost in the labyrinth),为公众呈现一组当代中国实验音乐领域(即声音艺术)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的作品,他们分别是殷漪,韦玮,盛洁,李剑鸿,林其蔚,楼南立,卖卖,颜峻八位艺术家,该项目也是2013年纽约电子艺术节活动之一。ARTINFO就此采访了策展人袁晓萦,分享她策划这个展览的初衷,中国声音艺术的现状以及其他。
记者:为什么选择策划这个关注声音艺术的展览?
十部作品所给予的信息量与多元的创作方式,对于从严格意义上讲,这个项目不能被归类到“声音艺术”事件中,也不是“展览”。确切地说,这是一次短暂的,对于一些活跃在当代中国实验音乐与声音创作领域的艺术家的视频与音频作品的展示。 必须承认我本人对于声音艺术相关知识的掌握决定了艺术家及作品选择上的局限性。很多同样活跃,优秀甚至前辈级别的艺术家和作品没能被收集在这个展示中,这是很遗憾的,但所幸这不是最后一次。
我对声音艺术的接触来自于身边从事这类创作的朋友们。在媒体艺术范围内,声音艺术自成一门独立学科,需要系统与专业的学习,持续性的研究,并且要对设备与应用软件极为熟悉,敏感。这些专业素质很多我都尚不具备;每一次与国内外声音艺术家的接触与合作,对我来说都是难得的学习机会。与其说我在为他们策划这个项目,不如说他们在支持我对于声音艺术方面的研究。这种互利关系其实一直是我很享受的。
记者:选择这几位声音艺术家的原因?
选择现在这几位艺术家的原因首先是我已经和他们之中许多人合作过,熟悉他们的创作路数,也非常喜欢他们的作品。挣扎每天都有,并非因为找不到好的艺术家,而是因为实现项目的条件太过苛刻而不便联系尚未合作过但非常优秀的艺术家。可供选择的艺术家远远多出现有的几位,但放在全中国,也只有大家都知道的那么一小群人,仍然是很薄弱的一个群体。
记者:这次令你印象最深的作品是?为什么?
如果提问针对我的项目中的参展作品,应该是盛洁的《废墟》和李剑鸿的《Talks at the Pigsty》。原本选了VAVABOND的一组声音日记,非常生动并赋有情趣,但制作上和其它作品穿插有难度,只好放弃。
盛洁的《废墟》是视频/音频作品,影像部分来自艺术家某次去朱家角游玩时随手拍摄的画面,声音来自2011年10月在上海喜马拉雅美术馆户外空间做现场时采集的素材加后期剪辑。《废墟》的主题影射当下中国社会权贵阶层的怪现象,艺术家对于每个画面细节和声音的再剪辑与搭配都做到了纯熟完美,整部作品充满哥特式的阴郁鬼魅,沉重且震撼人心,很巧妙地传达了作品阐述主题的沉重与焦虑。而李剑鸿则将自然环境中取材的,原本不可能为艺术创作所用的动物的哼鸣转为一条声音作品。我喜欢他对声音的细腻的敏感和灵巧的取材和运用。
记者:中国的声音艺术家在创作理念和表现形式上与国外的有什么不同?
西方似乎更敏感于科学学科的介入,科技的更新,工具(如软件,编程,设备)的应用对于声音的结构所起的影响,而中国很多艺术家更热衷于对乐器的把握,改造。总的来说,大家似乎都热衷于对于科技的研究,只是各自身处的社会环境所提供的创作便利条件相去甚远。
所有声音创作者都喜欢做现场,确实比较刺激,好玩儿。但由于缺乏对技术的深度认识和掌握,我所看到的也可能只是一些表面现象。
记者:你认为声音艺术不如视觉艺术那样受到人们的关注的原因是?以及你所预见的声音艺术的发展前景?
我个人的理解,声音艺术不被关注的现象首先和教育有关。中国现有的艺术院校中很少设置声音艺术课程。即使有学生愿意深入研究,学院也很难提供相应的研究条件(这里的“条件”包括教员,系统撰拟的课程,教材,配套的设备,作品制作室等等) 。声音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几乎完全依赖个人的力量,但这股力量在庞大的国家教育体系中太过薄弱,无法形成气候,能形成现在的局面,已经非常不错了。
第二,视觉艺术需要系统专业地学习,实践,声音艺术也是一样的,而且在很多时候,无论创作者还是与创作者合作的策展人和项目执行者,都需要掌握对于创作软件,创作手段和应用设备方面的基础知识。我们不需要取代创作者,但要能与之对话,明白他们的所需,所想,以便忠实地甚至更好地传达他们的理念与信息,或协助他们找到最理想的创作环境,媒介和方式。这同样需要持续地学习,交流,积累,况且声音艺术作为媒体艺术中的一个重要学科,处于持续发展中,技术,媒介,艺术家的创作手法等都更新很快。当然,你也可以选择精于某一种技术的运用,但必须不能忽视其它技术的更新与发展。关注声音艺术的人群也需要随时更新自己的知识。这不是一件容易事。
第三,声音艺术纯属研究性学科,远不如视觉艺术那样具有发展并占有市场的潜力。以建筑与声音艺术的结合研究为例,这类研究话题多年前就在全世界范围内提出了,包括中国,至今没有看到成功的案例,而以交互艺术和动漫为主的视觉艺术进驻建筑领域早已不是什么时尚理念了。这个差距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声音艺术无法在商业领域,作为决定性元素,为投资方创造庞大的商业利润。而视觉艺术却可以,也做到了。
至于发展前景,这个问题是个陷阱,太深奥了,我觉得问艺术家远胜过问我。但我不确定他们是否会有时间和精力去想这个问题;况且在中国,毕竟所有“前景”类的东西都不是某个个人可以预见的。至于期待,从我个人角度来讲,我只期待自己在声音艺术方面的知识越发完善,成熟,并持续保有和这个领域的创作者对话与合作的能力。
迭走迷宫——2013 纽约电子艺术节中国声音艺术作品展映
策展:袁小潆
开幕:2013年7月12日,周五7点至9点
公映:2013年7月12日-14日,下午1点至晚6点
地点:Harvestworks媒体艺术中心,美国纽约市百老汇大街596号602室,10012
咨询电话:(+1)212-431-1130
活动免费向公众开放
(编辑:符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