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哲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艺术创作研究所所长孙伟
采访者:王哲
被访者:孙伟
“雕塑中国:中央美术学院雕塑创作回顾展”于9月1日在中央美术学院雕塑艺术创作研究所开幕,这一筹备3年之久的大型雕塑回顾展得以掀起神秘的面纱。然而,作为中央美术学院作品数量最多、优秀作品最集中、艺术水准最高的雕塑大型回顾展,我们仍然有许多不甚明了的疑问。9月5日,中央美术学院雕塑艺术创作研究所所长孙伟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忆苦思甜般的感受让“雕塑中国”之始末浮出水面。
三年磨一剑
记者:之所以举办“雕塑中国”回顾展的原因是什么?
孙伟:基于三个目的。首先中央美术学院雕塑艺术创作研究所始建于1953年,60年以来她承担着雕塑领域的文化责任,同时担任着她应有的社会身份。之前对于研究所的认识是以创作的形态来展现,比如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等,是一种完成的作品。但是对于雕塑艺术本身却无法让公众了解。雕塑文化不应该高高在上,让大众享受其中是很重要的。所以研究所需要面向社会做到普及雕塑艺术的功能。
其次是因为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的建立也有了80年的历史,但是还从未集中、全面的向大家呈现过雕塑系的成果。以一个整体面貌呈现雕塑艺术贡献的展览是十分有必要的。
第三则是当前国家正在推动艺术文化与社会的融合。对于艺术文化,社会和公众都是极为需要的。如今我们通过展览的形式把研究所的空间、社会的力量和资源结合起来共同推动艺术文化的成长和融合。
从身份、历史和当代需求三个角度上来说,都应该举办“雕塑中国”回顾展。
记者:这一展览的筹备过程是怎样的?
孙伟:这一展览筹备了3年,其中大部分时间用来改造研究所的空间。在这个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就是“观念”的转变,但是我们赶上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好时候。对于文化的发展并不是一个人觉得需要发展就行,而是全民对于文化发展的观念都在改变,只有这样,体制内外、学院内外、各级文化机构才能一起支持,合力推动文化的发展。所以筹备3年是值得的。[NextPage]
学术很重要
记者:在本次展览中,作品按照“历史经典”、“传承渐变”、“拓展转型”分为三部分,这样分类的理论根据是什么?
孙伟: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这套当代雕塑艺术的创作模式和教学体系就逐渐进入到中国,当然这是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的。当我们引进西方系统之后,一些新的系统和理论也相应建立起来,不同于中国传统的靠想象、意境而存在的艺术,而与社会、生活的对应越来越紧密。这一系列模式逐渐与社会变革所互动、证实,革命需要它们,而它们也被学院所继承。这就是所谓的“历史经典”,与技法无关,与时代存在直接关系。
改革开放之后,国际化、当代性再一次进入中国,在开放的条件下,我们重新拥有了一个新的角度,传承与渐变慢慢开始变化。从80年代开始,雕塑在形式语言、主题关注、表现形式、材料运用等几个方面都有了拓展和转型,这批艺术家更加大胆、多元化、富有实验性。我觉得这是符合时代大节奏、宽松氛围的呈现,根系有了,个体感受也有了,雕塑艺术的飞速发展也就相应而来。
记者:对于“拓展转型”中的年轻艺术家,你是否参与了艺术家和作品的选择?
孙伟:年轻艺术家的选择主要还是由组委会来执行的。他们作为雕塑系的老师,通过长时间的接触,能够清楚的了解这批年轻艺术家的角度和想法。在本次展览中的年轻艺术家选择上,可以看出组委会还是以更加宽容、包容的心态来鼓励年轻艺术家的实验和探索,当然这也是一种学术精神。
记者:通过看这次展览,感觉作品和空间的关系上稍显拥挤,在这方面你是如何考虑的?
孙伟:当然研究所的空间条件是有限的,但是这其实是对于回顾展来说最有效的展览方式。“雕塑中国”的目的就是为了把这段历史说清楚、把学术态度说清楚、把历史地位说清楚,所以,密集摆放尽管对于400多件个体的作品稍显委屈,但是在呈现整体表达上还是最恰当的。如果是对个体艺术家作品做个案研究的话,就需要另一种借助空间的展示方式了。
美好憧憬
记者:展览结束后,这些作品会由研究所馆藏吗?
孙伟:很可惜的是,目前研究所还没有这个实力来进行收藏,展览结束后是要返还回艺术家的。当然我们也的确希望有人能够全部买下来然后捐给我们。其实我觉得作品的去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做了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我们希望这一展览能够长期保持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但是这需要政府和民间的共同支持。就我个人来说,还是希望能够整体收藏的。
记者:既然展览筹备了3年之久,为什么画册还迟迟不出呢?
孙伟:我们本打算争取早一点出的,但是后来加入了一些文字性的内容,同时在展览期间还有11场讲座,包括大量的讨论和交流,所以现在我们希望能够将这些文字性内容集中整理沉淀后再进行出版,这样的话可能质量会更好、内容更丰富。
记者:“雕塑中国”展览结束后,研究所还会有什么计划?
孙伟:未来的计划分为三部分。首先会围绕雕塑进行一系列研究性展览,包括实验性、学术性展览;其次是关于艺术家的个案研究,尤其是老一辈艺术家;第三则是侧重社会性的展览、活动、研究等。
(编辑:符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