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思瑶
采访:刘思瑶
被访:向京
在向京位于东风艺术区的工作室里,第一次见到这些被罩上塑料薄膜的新雕塑作品系列,人还是忍不住要颤栗,一些动物、人物形象被夸张后放大尺寸,直接砸在你的眼前。像动物系列中那匹高头大马,眼神那么温顺却潜藏着一股默默的坚毅的力量,好像不足够光明正大的人,总觉得不敢直视它的目光。而杂技系列里面耍杂技的演员堆叠着扭曲的身体,让人看了产生一种对滑稽夸张的表演的厌恶感,自己的身体仿佛也不舒服起来。
“虽然说三年一个周期,这些作品大部分是在今年春节回来之后做的,其实时间很紧张。”向京说话时做雕塑的两只手握在一起,关节部位微微发白,可以想象她每日起早贪晚用手捏造这些雕塑作品的过程。“昨晚干到23点,状态好时还可以,无非就是身体累一些;但因为跟从前作品不同,它更多时候是一个疑问、迟疑、纠结的状态,我晚上很少睡觉,思考的都是这个,对这个展览主题问题的思考,以及如何去呈现,找到自己的线索等等。很熬心力。”
还记得2007年时,向京曾经透露,将要对身体的主题告一段落,从小我、小情感的纠缠走出,以更宽阔的视界用大脑的思考去思考新的主题。
说到做到,四年后的今天,“这世界会好吗?”个展即将举办。向京介绍,展览的名字来自于梁漱溟晚年的口述书籍《这个世界会好吗》中提及的一段往事:1918年11月7日,梁父梁济正准备出门,遇到他二人遂谈起关于欧战的新闻。“世界会好吗?”梁济问道。漱溟回答:“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能好就好啊!”梁济说罢就离开了家。三天之后,梁济投净业湖自尽。
不能说是不感人的,不能说是不骇人的。
“所以我想通过杂技与动物,暗喻的是我们的处境,我们必须面对的权力系统、社会制度,各种制约结构里,我们的处境怎样?个人的处境怎样?折射的是人类的一种状态。”对照两套作品,如果刻意简单化理解,动物系列指向人类的人性本能,而杂技系列则让人想到扮演、每个人在某个结构中所处的关系——对此向京不置可否,“也可以这么说,观者也容易理解。可是每一件作品还是会和人延展发生许多其他东西,创作者无法控制。”
对话向京:建一个善的乌托邦
记者:制作这一批作品的灵感源自梁漱溟的书吗?
向京:不是,是一种冲动,创作者基本的直觉。好像自己觉得一定要做,人的关系,人的处境,对人的社会属性的折射。每个人是表演者又是观众,有时人并不是人性本身,而是因为处于团体中,必须成为这样的关系。但说到动物,我养的两条老狗都要14岁了,这么多年看着这个生命生老病死,就像一个浓缩的人生。它流露给你的是最本性的一面,其实动物是人更好的一面镜子。至于援引梁漱溟的书,是后来读到,觉得很恰切。
记者:阅读到梁漱溟父亲的自杀这一段,给你带来很大的影响?
向京:这段话对我触动太大了,那种个体的牺牲是为了告诉有志人士继续走下去,这个太让人惊叹了。虽然不能说现在我们是苟且,但好像提起日本人的剖腹自杀,对荣誉和耻辱的观点,现代人无法理解。我觉得这可以看成是有担当,也可以理解成价值观不同,时代不同。总之我不觉得中国现在有这种力量。人们太消费太娱乐,没有精神内核。每天社会价值观导向消费,人们没有缝隙去关注生活,光是时髦之类的就不够追的了。我有时在想人需要怎么活着,这样是不是更有价值。这个世界会好吗?人需要反省。
记者:所以你的个展标题看似指责世界,实际上仍然指向人、人性。
向京:完全是人。我对这个社会有怀疑,对大多数的声音都质疑。包括现在的微博,其实就是一种集体无意识。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摊事,把自己的那摊事踏踏实实做好,这是有建构意义的东西。
记者:作为艺术家,你的建构性的东西就是这些作品,你期待带给观者什么?
向京:很多时候当代艺术是用反讽批判这种修辞方式,去扭曲放大一些不好的东西。我是想为什么不做点正面的呢,大家都去拍板砖,没个人去踏实好好做点事。那我认为人性是恐怖的,包括对民主科学的不信任其实也是对人性的不信任。像药家鑫、英国暴乱,你会觉得人性怎么了?没有理由没有诉求的东西是反常的,这个时候我愿意去建立一个善的乌托邦,引导人性美好的一面。
记者:具体比如动物系列里面的温顺可爱的动物吗?
向京:是,最初做的时候是无意识的,我选择了许多动物,但做的时候淘汰掉一些题材。当我回头再看,发现自己筛选下来的都是善意的植物属性的动物,凶猛的都没有。这确实是无意识的,可能我潜意识里对恶毒东西自动回避,更愿意放大善。
(编辑:符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