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丛晓燕
《我自问未来》 230cm×150cm 布面油画 2009年
采访者:丛晓燕(商报记者)
被访者:何杰
丛晓燕:您的油画作品以黑、白、灰色调为主,笔触间流露着斑驳的质感,是否在刻意营造一种沉郁的格调?
何杰:这种格调最初是受到森山大道、布列松等优秀摄影家的黑白摄影作品启发。我认为,那种黑与白所共同产生的神秘感很有趣,便进行了大约3年的业余摄影,以黑白照片为主,同时也涉及彩色。在最近的创作中,运用的色彩种类依旧不多,但加入了一些新颜色,黑色基调相对削弱。
丛晓燕:您在绘画主体的描述方式上,倾向运用立体感强烈的雕塑式样,尤其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具有时代印记与特色的雕像的创新,加重了刻画对象的力量感与厚重感。
何杰:这种绘画语言方式的选择,与个人生活经历有关。我到沈阳求学,并在这座留下了很多历史与文化印记的北方工业城市生活10年,我的绘画风格形成与美院给予我的影响息息相关,这里的地域与人文条件共同造就了我今天的创作方向。其实历史印记与时代的直接联系很少,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对经典的挪用与移植,也是一种手段,将具有集体记忆的象征性意义转换成为自我概念,我更多的是想从这些标志性的图式中发掘某种蕴含的力量,并将这种力量撮合在一起后加入主观浪漫想象。
丛晓燕:无论大场面、小场景,画面中都渗透着怀旧情绪,您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吗?
何杰:我骨子里比较怀旧,但又喜欢离现实较近的事物,例如看电影。
丛晓燕:您的作品中经常出现一些“超现实”的物象,甚至带有科幻色彩,令时空穿梭、相互交错,将不同时空的标志性主体同时呈现。
何杰:这些都可以理解为带有个人主观意向的梦境,也是我的个人情结,表面看似坚硬、冷峻的立体雕塑式样,却有着诗情画意的“浪漫主义”色彩,这也逐渐形成我的某种风格,预示着始终存在于内心理想的无限延伸,这种想象永远在路上,没有终结。
丛晓燕:您的很多大尺幅作品中,画面呈现出宏大叙事风格,有明显的历史或时代场景,留给观者极为广阔的时空想象。
何杰:在以往的创作中,我的确偏好大场面叙述,但经过几年的摸索与创作,感到有些厌倦,现在更喜欢绘画小场景。大场面的绘画需要整个画面的图像去传达创作者的意图与信息,而小场景则是从整个图像中提炼出想要表达的理念,并对其进行放大处理。
丛晓燕:您的作品中很多人物肢体铿锵有力,但却面部模糊混沌,这样处理的初衷是什么?
何杰:我希望观者对刻画主体的理解更为宽泛,而不是将其局限在狭隘的范围内。
丛晓燕:您最近的创作状态是怎样的?
何杰:有人说过:“昨天都比今天快乐。”过往总是让人勾起最初那种美好而纯粹的回忆,我现在对这种情绪很感兴趣,今后也要在创作中有所体现。
[NextPage]何杰简介:1977年9月 生于湖南省常德市;2000年 毕业于鲁迅美院油画系;2005年 毕业于鲁迅美院油画系研究生班; 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何杰的绘画具有独特的个人化特质与实验性。他的画面假设出一种怪异和超体验的未来,并赋予画面中所有人和事物厚重感和力量感。在某种意义上,他的作品重新连接了上一时代的厚重感、超现实以及对未来的想象。
他以第一人称叙事,图像语言行走在现实与虚拟时空的边缘,初步呈现出一种史诗风格的叙事结构,并借助广告摄影的“大视域”表现手法,利用硕大的画面尺寸加强对观众的“邀请”。当走近画面时,粗糙的质感和互相挤压的笔触颗粒,再次触动了超越现实的话题。
个展
2008年 何杰作品展 (日本)
2007年 “70后未来观”何杰作品展 (北京)
群展
2010年 韩国国际艺术博览会 (韩国)
2009年 “生化-虚实之间”动漫美学双年展 (北京)
2009年 “白兔”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展 (澳大利亚)
2009年 “两湖潮流”湖北·湖南当代艺术展1985-2009 (广东)
2008年 “丸之内的中国梦”中国当代艺术展 (日本)
2008年 “写真新世界”中日当代艺术展 (日本)
2008年 “中日当代艺术”Zeit-Foto藏品展 (上海)
2007年 “生于70年代”三个70年代出生的中国人油画展 (美国)
2006年 北京当代艺术文献展 (北京)
2006年 “二踢脚”中国当代艺术展 (北京)
2006年 “前进”实验具像绘画作品联展 (北京)
2004年 “第14届圣保罗影像双年展” (巴西)
(编辑:李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