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家 美术家 音乐家 戏剧家 摄影家 舞蹈家 影视人物 其他 专题访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行为艺术的身体论如今已成负担

2010-02-28 15:11:12来源:网友推荐    作者:

   

作者:丁晓洁

  丁晓洁:作为一个80后的行为艺术家及策展人,你认为现在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经济的因素占第一位还是意识形态方面的对抗与挣扎?

  王军:其实现在最大的困难就是行为艺术新的趋向性,行为艺术的身体论在今天年轻艺术家身上已经成为了一种负担,被一个圈子套着,没有新意,老年化的状态。艺术家对身体无尽榨取透支,不断地透支自己的身体,而忽视了作品的观念性。室内封闭型空间里的行为造就的可能性已经不是太大。行为艺术走到今天思想观念性将会是以后行为艺术一个最重要的元素,以后的方向将会越来越多元,有可能完全放弃掉身体,甚至只是一个观念,简单的生活都要比身体的强调性更重要。

  艺术家都懂得知足,因为知足者常乐嘛,所以经济因素不是最重要的,一个人能活着,饿不死还在坚持着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比什么都重要。当然如果有人愿意投资行为艺术活动那我们会更高兴,这样会有足够的条件来满足艺术家的创作。

  丁晓洁:在你策划过的展览中,80后艺术家参与的多不多?很多人在争议中国的行为艺术对国外的模仿痕迹很重,在80后的行为艺术家那里这个问题解决了吗?

  王军:我们活动参与的80后艺术家占的比重还是最多的,因为年轻艺术家跟我们自己一样需要的是机会,不缺乏创作的激情。

  中国的早期行为艺术对国外的模仿痕迹很重这是必然,因为行为艺术本身就起源于西方,但是只要是优秀的艺术家就会更多的去思考和研究行为艺术在今天现实生活中的存在状态是否跟自己的最根本的生活现实有关的,这样的作品才能首先说服自己,说服了自己才能去说服别人嘛。当然艺术家跟艺术作品也有好有坏,不乏有艺术投机分子。

  还是我刚才说过的问题,我们一直在思考行为艺术新的可能性。

  丁晓洁:你怎么看待80后的艺术家?有人认为他们是物质化的一代,并觉得他们缺乏一种社会责任感和担当,你怎么看?

  王军:我个人的看法,80后艺术家确实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其实也包括50后、60后、70后,但只要作为艺术家的身份必须要有的更多的担当,更多的责任回到艺术的本身,而不是盲目变成为了牟取小利的工具。

  80后的艺术家比较典型的特点唯我、自恋,自我形象常常是他们基于创作的原型,行为举止和意识更是依托表达的本体元素,很多作品中鲜活的当代性元素让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这表明80后的当代性艺术品质中具有中国当代艺术的一些前卫性,使得80后艺术家不断被市场推崇,不断被艺术所认同,那就说明80后艺术家以后将会有更多的责任去把它做好。

  丁晓洁:80后的行为艺术家都是靠什么生存呢?他们的生活状况如何?

  王军:80后行为艺术家的生活也是比架上的艺术家更丰富更多元,经历的苦难也要更多一些,这都是很正常的。因为基本上80后的行为艺术家是没有任何市场的,有部分生活好一些的也是靠画画来维持自己行为作品的强大支出。

  丁晓洁:现在的行为艺术家刚接触艺术时也许并不知道什么才是行为艺术,那么据你的理解,他们为什么后来会做行为艺术家呢?

  王军:可以说行为艺术是中国当代艺术的最后的一道底线了,它的艺术形式是动态的不可复制的,它可以直接和观赏者或参与者产生互动和交流(也可以与自我交流),更容易使人产生共鸣。还可以通过其他载体(摄影,录像)记录它或瞬间或偶然或必然的事件过程,它独一无二的发生。也正是它独有的纯粹性保持着自己独特的魅力。也正是这种魅力吸引着许多艺术家一直坚持到现在。[NextPage]

  丁晓洁:行为艺术是不是更容易被80后甚至90后的年轻艺术爱好者所接受?

  王军:因为社会在发展,生活在进步,而当代艺术已经很少有打动人的事情了,也很少出现激愤人心的架上作品了,但行为艺术依然保持着他的前瞻性和刺激性。不只是艺术爱好者,普通大众也开始慢慢的接受甚至直接参与到艺术家的创作。因为行为艺术活动也越来越开放,去过现场的观众看到了都受到了感染,就是一种理解和接受!反而许多艺术家还不如普通大众,还在陈旧的思维当中。

  丁晓洁:80后的行为艺术家未来的艺术创作走势会是怎样的?

  王军:这只是一个设想,因为我代表不了所有80后行为艺术家,我只是做为行为艺术家的身份在作品的创作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身体的困境已成必然。所以80后行为艺术家应该一起参与进来,参与行为艺术的批评讨论及交流,创造出行为艺术以后的一个新的方向。

  丁晓洁:你既是一个80后的行为艺术策展人同时又是一位行为艺术家,这两者的身份转换有没有冲突?你会更认同自己哪一种身份,或者说哪一个会做得更好?

  王军:其实两者不需要转换,需要很好的融合。因为我近一年来觉得行为艺术这种方式在我作品创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一直没有能说服自己的更好的方案,所以希望以活动的方式来促进更多的艺术家之间的交流,互动,创作和实施的过程来重新思考行为艺术的方向性。

  我策划行为艺术活动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国内的职业策展人以艺术批评家的身份居多,而他们很少参与及实施行为艺术节的策划,主要原因是行为艺术带来的商业利益太少,还有对行为艺术的了解程度还不够,为了某些暂时性的利益而回避问题。其实策展人在活动中起到的作用充其量也就是个跑腿的,已艺术家的身份来策划活动的现象屡见不鲜,因为艺术家策展最了解艺术家需要什么。特别是行为艺术活动,比较典型的有周斌、陈进、舒阳、王楚禹等,都对行为艺术活动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编辑:崔婷婷)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