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庆善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此大规模地获得世界认可,背后的意味是什么?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我们该如何更好地保护与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庆善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数目不是多而是少得可怜
中国还需承担更多责任
记者:之前,好像是两年一次评选,每个国家一次一项。这次仅中国,一次性就通过22项,这在意料之中吗?
张庆善:应该说是在意料之中的。因为,评选规则改变了。如果两年一次、一次一国只能评选一项,恐怕许多濒危遗产等不到进入名录就已经无处可寻了。
每个国家的情况不一样。一个只有几百万人口的小国与拥有几亿人口的大国,一个由单一民族组成的国家与由多个民族组成的大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方面,一般不可能有可比性。所以,在数目上,绝对地追求国家的平等,其实是对各种文化的不平等。作为文化资源丰富的古国来说,中国这次通过的项目多,也就不意外了。
这既是对中国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可,也是对这些年我们不遗余力地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种肯定。
同时,这也表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希望中国能在保护人类文明的多样性方面承担更大更多的责任。
我必须强调一点,虽然目前中国已经有26项列入世界“非遗”名录了,但并不是像一些人说的那样太多了。我认为依然少得可怜。日本有16项列入名录,这次也有13项入选。它们一个市或县的某个节日的某种舞蹈,都因为得到很好的保护而被列入世界“非遗”名录。而我们的春节、中秋节这样大的节日都还没有进行申报。
预备清单上还有1000多项
探索“非遗”生产性保护
记者: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申报有预备清单,“非遗”的申报呢?
张庆善:也有清单。我国已有1028项国家级名录项目,这就是今后申报“非遗”名录的预备清单。
记者:据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对“非遗”的提名数量表示关注。今后,我们是否不太可能一次通过太多项目?
张庆善:我们的每一次申报都是按照联合国的程序按部就班严格执行的。至于今后是否会有数量要求,还不清楚。我们申报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不会单纯追求数量多少。
记者:成功进入名录之后,相关的保护工作如何进行?也有类似的退出机制吗?
张庆善:如同世界文化遗产一样,加入名录只是提高了知名度和影响力,如何保护还在于每个国家每个地区。
和世界文化遗产不同的是,“非遗”的许多内容与百姓密切相关。除了确实无法融入当代社会的一些“非遗”内容,因此我们正在积极探索“非遗”的生产性保护。比如中国的剪纸,其基本的功能已经发生了转化,不再是生活的一部分,但却以艺术品的形式进入了审美与收藏的行列,这就是生产性的保护。再比如唐卡,本来是宗教寺庙的用品,现在也成了许多人的收藏品,在青海热贡早已成为一种产业。这种活态的保护更有生命力。
(编辑:李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