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家 美术家 音乐家 戏剧家 摄影家 舞蹈家 影视人物 其他 专题访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纪念“85美术新潮”20周年:对话鲁虹

2009-02-05 11:09:11来源:《艺术世界》    作者:

   

作者:刘礼宾  卢缓 

  刘礼宾:易英说:中国批评界画得最好的批评家就是鲁虹。

  鲁虹(以下简称鲁):1982年,我参加了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我还参加了第六届、第七届全国美展。我总共参加了5次全国性美展。

  刘:你大学学的国画专业,画得也不错,为什么选择搞美术理论?

  鲁:这件事情说来很有意思。我从小就想当画家。1982年,我参加了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湖北美术通讯》的编辑陈方既先生让我写创作体会。我小学只上到六年级,文革就开始了,总感觉自己是个没文化的人。我基本上是有感而发,谈了谈自己的创作过程。陈方既先生说我写得很好。后来为湖北省为第六届全国美展送交作品,在湖北搞了全省美展,他又让我写文章。我胆子很大,又写了一篇,他又说写得好,就给我发表了。那是第一次看到自己的文字变成铅字,特别激动。这增强了我的自信心,激发了我的写作冲动。

  刘:后来你就到美协工作了!

  鲁:后来陈方既先生碰到我,说你干脆来美协工作吧!我当时刚刚从美院毕业,他让我去美协工作,我当然很高兴,以为美协是创作机构,马上就答应了。

  刘:那段时间的主要工作就是创作?

  鲁:我1983年到美协工作。粉碎“四人帮”以后,美协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组织个体和群体展览。

  刘:你对哪些展览印象最深?

  鲁:湖北一些画家强调中国画的创新,在全国取得了很大反响。从1983年7月开始,“《大河寻源》——周韶华画展”在北京、南京、郑州、武汉相继举行。

  刘:这种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鲁:1985年11月,湖北搞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展览——“湖北中国画新作邀请展”。以前全国性的美展都是国家统一举办的,非中央机构挂一个名头搞全国展览,这种现象是很少的。“湖北中国画新作邀请展”就是这样一个展览。邀请了一批优秀的中国画家,包括刘国松、吴冠中、谷文达、阎秉会等等,这创立了一种地方美协举办全国美展的模式。谷文达的作品在这里一举成名。

  卢:搞前卫艺术的艺术家一般对美协颇有微词,除了组织展览外,你在美协还做哪些工作?

  鲁:当时我在美协还协助陈方既先生编辑美协会刊《湖北美术通讯》,组织研讨会,整理座谈会纪要,处理一些杂事。自己也偶尔画画。湖北美协的一些老先生都写文章,比如说周韶华。我觉得这种模式很好:一边画,一边写。那时候“85美术思潮”就来了。

  刘:描述一下当时的时代背景?

  鲁:1984年举办第六届全国美展,许多年轻人不满意,认为它太保守。1986年是“国际和平年”,在此之前,一些年轻人想借这个机会争取更大自由,所以1985年举办了“前进中的中国青年美展”。当时比较活跃的有东北的王广义、云南的毛旭辉。几个年轻人碰到一起,发表一个宣言,组织一个团体,每一个群体都有一个小的宣言。

  刘:具体到湖北,有哪些重要活动呢?

  鲁:当时的湖北美协主席周韶华自己就主张创新,他组织我们搞“湖北青年美术节”。各地市的美协发动青年组成了大大小小10几个青年艺术家群体。湖北做了许多展览,1986年 8月,“湖北青年美术节”在武汉、黄石、湘赣、宜昌和沙石展出,约有50个小群体参加,2000余件作品在28个展点同时“开花”,我是“湖北青年美术节”领导小组的秘书,从头到尾的发动工作我都参加了,发动各地县美协,各个单位,包括许多美术学院在内的各种场地里面的展览同时开花,非常热闹。但是可惜的是没有画册。我们有一个整体的宣传和运作,“青年美术节”召开的时候,我们就把全国的媒体以及外地的批评家请来,我记得当时就把高名潞请过来了。我们找了一辆车,带着这些批评家在武汉转,赶场看展览,就把“青年美术节”发动起来了。

  卢:“请进来”,很有现代意识!有没有“送出去”呢?

  鲁:1987年春季,我们选了一些作品,搞了一个“湖北青年美术节赴京展”。《中国美术报》等几个美术杂志都有报道,展览开幕的时候,美协的几个领导都来了,当时的反应很大。
[NextPage]  刘:“85美术新潮”时期,湖北之所以在全国闻名,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美术思潮》。

  鲁:我们成立了一个刊物——《美术思潮》。这个杂志我这里有一套,现在已经很少见到了。地方美协办刊物,这是第一个。《美术思潮》的办刊宗旨是“创新”,这本杂志在“85美术新潮”里面发挥了很重要的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期的杂志还有《中国美术报》、《江苏画刊》,合称“两刊一报”。另外还有湖南的《美术家》等。

  刘:具体谈一下你在《美术思潮》的工作。

  鲁:当时湖北美协调来一个人,就是彭德。他对我的影响很大,他担任《美术思潮》主编,皮道坚是副主编,我是编辑部主任。《美术思潮》当时培养了一大批人,比如说黄专、祝斌、李松、鲁虹、严善錞、邵宏、杨小彦。我和彭德在一起学了很多东西。思想上、做人上都学到很多,还有一批很好的朋友,大家都在一起谈学问。后来我就慢慢从绘画转到了理论。

  刘:怎么看黄山会议?

  鲁:当时它所讨论的范围已经超出了文革划定的“禁区”,比如在会议上讨论了“艺术表现”问题,“艺术创新”问题等等,这个会议对后来的艺术家的创作影响很大。黄山会议我没有参加,是彭德去的。他开完会回来,我感觉他是从“延安”回来了,回地方传达“中央精神”。那个时期赵紫阳当总理,胡耀邦当书记,非常开放。

  刘:有没有参加1989年的“中国现代艺术大展”?

  鲁:我没有去,在家照顾小孩。湖北的一些艺术家、批评家去了。

  刘:当时你怎么看“地方”、“中央”?

  鲁:当时湖北处于边缘地带,但是因为有了《美术思潮》这本美术杂志,湖北成了全国美术运动的一个中心。当时《美术》杂志相对保守一些,所以很多青年艺术家、批评家都往武汉跑,比如朱青生、殷双喜、邹跃进都在这个杂志上发表文章。后来在“两刊一报”的推动下,《美术》杂志也变得非常开放,邵大箴先生在那里当主编、高名潞在那里当执行编辑,那时候是《美术》杂志的黄金时期。后来《美术思潮》办不过《美术》杂志了。邵大箴先生非常宽容,给了青年人很大空间,一些青年人,比如高名潞、唐庆年推动了《美术》杂志的发展。

  卢:湖北作为“美术中心”有什么特色?

  鲁:相当活跃,而且出现了一种现象:理论强于创作。

  刘:除了美术批评以外,湖北的美术史研究也比较出色,这和当代艺术的发展有关系吗?

  鲁:湖北的艺术史研究非常出色。

  刘:黄专就专门提到,他当时颇多受益于美术史方面的学习。

  鲁:他和严善錞去找范景中,当时范景中把贡布里希的一套著作翻译过来了,湖北的中青年批判家都得益于他的书。范景中的翻译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严善錞当时喜欢传统,在一个反传统的时期,人家感觉他是“老朽”。那时候“传统”是贬义词,现在“传统”是褒义词了。

  刘:那时候有对“现代主义”的诉求。

  鲁:对。当时中央强调“四个现代化”,艺术也讲“现代化”,这里面有一个逻辑关系。当时搞“传统”肯定是不好的,大家各取所需,简单得把西方当做“大传统”——首先要穿越这个“大传统”。所以没有80年代,不会有90年代。

  卢:1989年现代艺术大展以后,湖北有没有受到了冲击?

  鲁:各地都要清理。在此之前,《美术思潮》就被关掉了,后来《中国美术报》、湖南的《美术家》也被关掉了。彭德就被调到理论研究所去了,湖北5本杂志合并在一起,叫做《艺术与时代》。这本杂志很差劲,一个宣传部的副部长主持工作,这个人是工农兵学员,“左”的不得了,我干得好痛苦。
[NextPage]  刘:那做出了什么选择呢?

  鲁:我去湖北美术出版社,但是他们编制满了,他们说你有做杂志的经验,你策划一个刊物吧!

  刘:那时候正在检查各种带有前卫色彩的杂志。

  鲁:当时还有两个杂志做得不错,一个是《江苏画刊》,是陈孝信在做;还有一个是《艺术广角》,杨荔在做,发表一些带有前卫倾向的文章。另外,还有一个是台湾的《艺术潮流》,栗宪庭在做,属于地下刊物。我写了一个策划报告,《美术文献》诞生了,现在这个杂志还在办。

  卢:为什么想到做“文献”呢?

  鲁:我翻《江苏画刊》,感觉挺平庸的,但是有时候突然会“好”一下,你会发现“好”的时候是在谈论一个问题。所以做《美术文献》的时候,每一期我就选择一个主题,一个主题包括六个艺术家,里面有文章,有简历,有对话。第一期我做的是油画,主题是“后写实绘画”。我写了发刊词,有6位批评家为艺术家写了推荐信。当时彭德和我一起搞,他搞的专题叫做“中国流”。他当时是主编,我是副主编。

  刘:为什么要搞油画专题呢?

  鲁:90年代早期,中国的行为艺术、装置艺术并不冒尖。当时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圣保罗双年展的作品都是油画。90年代应该是以油画的辉煌作为开端的。

  刘:后来你去了深圳。那时候深圳市很有诱惑力的。

  鲁:主要是出自经济方面的考虑,当时工资太低了。(笑)那时候深圳美术馆到湖北要人,我和当时的湖北美协主席唐小禾关系蛮好,他就推荐我,我也想多拿点工资。但是到了深圳很孤独,艺术家来得少,几乎没有朋友,这和湖北形成了鲜明对比。

  刘:具体做哪些工作呢?

  鲁:我和老馆长的思路不一样,他坚持苏联50年代的创作模式,我感觉很矛盾,就在外面做。写写文章,写写书,帮何香凝美术馆策划展览。何香凝美术馆第一届双年展就是孙振华、黄专和我策划的。我还有一个朋友叫杨小彦,我来深圳以后,他给我了很多帮助,我参加了《画廊》的编辑工作。

  刘:雕塑和深圳的联系相对密切。

  鲁:新型的建筑需要雕塑的点缀。经济发达,领导也有这方面的意识。1997年,我参与策划了《永远的回归——’97南山雕塑展》。南山市市政府出钱,把展望、隋建国等一些有名望的雕塑家都请了过来。展览的背景是“香港回归”,我们展出了隋建国的《中山装》,钱绍武不愿意,我们就做工作。其实那是隋建国的《中山装》第一次公开展示。1998年我们在何香凝美术馆做了雕塑展——“当代雕塑艺术年度展1998”。

  刘:90年代你还关注水墨画的创作。

  鲁:受“85美术新潮”的洗礼,对“传统水墨”没有兴趣了。最早我们想用“现代主义”改造水墨,所以叫“现代水墨”,比如说谷文达,后来他出国了。于是在80年代后期,试验水墨处于边缘状态。但是我一直觉得现代水墨应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就写了一本书——《现代水墨二十年》,对79到99年的水墨绘画进行梳理,我把那本书写完以后,王璜生当时来找我,说广州美术馆想策划一个新山水画展。我说,我对新山水画一点都不感兴趣,我觉得山水、花鸟是古人表达思想的一种符号,我们现在有很多新文化符号,水墨画应表达新文化符号。于是我在1999年策划了一个新展览——深圳美术馆与广东美术馆合办的水墨画展《进入都市》。

  刘:作为一个学者型的展览人,你一直没有放弃学术方面的诉求。

  鲁:那段时间我一直想写书,我看了一些西方美术史,发现他们先把重要的美术作品进行排序,排完以后再写作。但是很多中国批评家重文字,轻图像。我就开始搜集图片,把1979年到1999年的重要图片重新编辑了一遍,这也影响了我后来的写作模式。

  刘:近几年你的主要活动有哪些?

  鲁:2002年是我的一个转折点。老馆长退休了,新馆长叫王小明,她给了我很大的发展空间,我觉得有两件事情我做得比较好:一件是深圳美术馆论坛,已经举办了两届,每届一个专题。在做展览方面我延续了相同思路,想做一个系列,希望展览之间有一个逻辑关系:“观念的图像”——“图像的图像”——“嬉戏的图像”,12月2号在上海我参与组织了一个展览,叫“变异的图像”。

  刘:这和你“问题”意识一脉相承:图像背后隐藏着现实,你对图像绘画的选择源自对现实的关注,这也正是你的一贯立足点。

  鲁:对。我为什么不做山水画展?古代人选择那些符号,是他们的政治,我要寻找当代符号,反映现代人的时下。

  (编辑:范文馨)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