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许珍
格哈德·里希特
《度数》
从1970年起,德国《资本》杂志每年都会根据严格的评选规则评选出了过去一年国际当代艺术家的100强排行榜。从2004年起,曾经蝉联多年百强之首的德国画家舍格马·波尔克终于被另一个德国画家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挤下来,里希特从此成为全球艺术冠军。在他荣登第一宝座前的2002年,里希特在美国举办了一个声势浩大的70岁生日的回顾展。纽约《守护人报》(Guardiun)的一位评论家不假思索地把他称为21世纪的毕加索。他敢于在浪漫主义、照相写实主义、抽象表现主义、抽象主义,极简主义、构成主义和波普艺术之间跳来跳去,决不坚守自己的符号领地。他不怕受众对他无法辨识,毫不犹豫地变了又变。他的勇气和成功是世纪之交艺术领域的一个奇迹。但他本人却常在嘴边挂着口头禅:我无知,我无能,我一无所有。
近日,格哈德·里希特艺术展正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NextPage]
《摩托艇》
《两只蜡烛》
他是“变色蜥蜴”:
“只有希特勒才有自己的风格”
里希特出生于1932年的东德德累斯顿的一个中产家庭。和其他同代人一样,他的亲人被卷入到纳粹运动中。他的舅舅死的时候是一个纳粹官员,但他的姑姑则被关在集中营。严酷的观念和死亡困扰着里希特的童年,这可能是他终身厌恶任何方式的观念的原因。
里希特是一位变化多端的艺术家。他极力控制自己,拒绝照搬照套他人的风格,细致地选择每一个主题。里希特的口头禅是:“我无知,我无能,我一无所有。”事实上却截然相反,经常被人称为“变色蜥蜴”,因为他从来都和任何流派保持距离,拒绝被俘虏定位。他在科隆别墅区的大房子被邻居们称为碉堡:竟没有一扇窗户,这正是他的性格。他拒绝理想完美、真实主观、构造色彩关系等任何总结他表达模式的定义,认为风格是有粗暴含义的词,只有希特勒才有自己的风格。
里希特在过去的40年内跳跃式地变换着绘画风格和题材。当上世纪60年代德国激烈争论重新扩军备战时,他画了美国飞机的“野马梯队”,他画了穿上德国国防军制服的“鲁迪大叔”,画了患有痴呆症的“玛丽安妮大娘”。当概念艺术和极简抽象艺术宣判绘画死刑时,他就转向抽象画。上世纪80年初“新疯狂派”盛行时,他画了静静燃烧的蜡烛。上世纪90年代,他展示给善良观众的是色彩鲜艳的风景画和他妻子圣母般怀抱婴儿莫里茨的肖像画。抽象绘画、基于照片的写实作品、具有极少主义倾向的绘画与雕塑风格等等,格哈德·里希特不断地进行各种各样的尝试,他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不时地将惊奇带给这个既丰富又单调的艺术世界。
与美国艺术家不同,理想主义在他的前期就已经幻灭。相反,他的绘画毫不夸饰,他的图像把滑稽表现成正常,把悲剧表现成正常,把美丽表现成正常。他一直回避赋予他的作品以心灵上的关照。他自己的看法是:他的形式源自他周围的结构和观念,没有更深奥的东西。
“绘画是我的信仰,是在有太多秘密和不解时对自己的安慰,单单接近这种状态就已经可以唤起幸福的感觉”。里希特说。
[NextPage]
《下楼梯的女人》
他是画照片者:“我做的,白痴都会做”
简单地说,德国画家格哈德·里希特是个画照片的画家。这听起来好像不太好听,但他的绘画作品确确实实直接以照片为素材。
还在十几岁的时候,里希特的妈妈就鼓励他成为艺术家。1961年里希特移居西德,并在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继续接受艺术教育至1963年。
上世纪60年代的科隆和杜塞尔多夫正值欧美新潮美术涌进、艺术浪潮风起云涌的年代。当时的西德处于强烈反对架上绘画的环境中。同时,美国波普艺术和照相写实艺术也在里希特的视野之内。里希特面对如此众多的艺术潮流并没有择其一而从之,而是选择了一种独特的创作方法论,即照片绘画(Photo-based painting)。
里希特的第一个沙龙展于1963年在Mobelhaus Berges、Düsseldorf举行。这是他的照片绘画风格的第一次演出。里希特模糊画面,通过技术使传统艺术现代化,并且把照片作为他的绘画素材的来源。这些基于照片的模糊绘画贴近真实,同时又保持距离,因为观众不可能精确地捕捉影像,这近似于回忆一个记忆中的人物的特征。只有轮廓能够被回忆起来,其他内容则被模糊了。通过他的照片绘画,里希特颠覆了艺术和日常生活间的层次和距离。
他曾说,“我做的,白痴都会做。”当然,他不会真的这么想。
“当我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这么创作时,人们嘲笑我。我很明确地表达了我的作品来自照片,看上去很幼稚。可以说这种挑衅是直接的。”问题的关键是,将自己从其他艺术家陈词滥调式的表达方式中跳脱出来。
[NextPage]
《沙滩上带着孩子的妇女》
他是艺术“状元”:捐赠过过亿美元的画作
2002年8月,里希特的出生地德国德累斯顿遭逢百年大水侵袭,洪水破坏了古迹、歌剧院与美术馆,整个城市陷入重建家园的困顿中。同一年的11月,里希特捐出作品《岩石》义卖,协助德勒斯登重生,拍卖价高达240万欧元。2004年,作为作品最昂贵的在世艺术家之一,里希特向德国德累斯顿Albertinum画廊捐赠了41幅个人画作。这批捐赠的期限是20年,总价值超过了1亿美元。
1970年,德国《资本》杂志首次做过去一年国际当代艺术家的100强排行榜。这个排行榜的权威性,是公认的德国人的严谨工作方式和他们准确的数据支持的证明。其实,当代艺术很难用一个固定的标准来评价,因此,它采用的是最简单的记点数的方法,诸如:某个艺术家一年之内在全球200个西方的重要博物馆举行了多少个展;参加了多少次全球120个最重要的群展;全球最权威的艺术专业杂志对这位艺术家有多少评论,甚至提到过多少次名字;在画廊的成交总额等等,然后把这一系列的统计数据的总和进行排列。
按照这个榜单,1970年,里希特排在第57名。他的代表作售价是6000~10000马克。1981年他的位子提到了第30名,价格涨到18000马克。1990年,艺术市场停滞不前,但他的《西班牙裸女》仍然以100万马克在拍卖市场上成交。至今为止,他已经有了76次超越100万马克的纪录。到了1998年他一跃成为第2名,画廊价格是95000马克。2001年,他的平均价格是15万马克,但他的抽象画《180种颜色》拍出了令他的收藏家们喜笑颜开的290万马克的高价。而2004年底他的平均价格已经是30万到40万欧元之间,足足猛涨了四五倍。仅仅一年之后的2005年,又涨到了55万~85万欧元!这是任何一种投资都难以收到的效益。
从2004年起,曾经蝉联多年百强之首的德国画家舍格马·波尔克终于被格哈德·里希特挤下来。现在,本来就被视为民族英雄的里希特更是身价百倍,在他荣登第一宝座前的2002年,也是里希特70大寿之际,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为他举办了一个声势浩大的回顾展。纽约《守护人报》(Guardiun)的一位评论家不假思索地把他称为21世纪的毕加索。
权威的德国《艺术》杂志曾在世纪之交邀请120名世界博物馆馆长评选全世界最伟大的当代艺术家,众口一词的架上绘画艺术“状元”就是里希特。
[NextPage]他生活规律,看重家庭
喜欢自然真挚、说话温柔的女人
里希特每天的作息都很规律,6时15分起床,为全家做早餐。7时20分带小女儿去上学,8时到工作室。下午1点,从工作室穿过花园回到家里。花园里的草是未经修剪的。他很自豪地指出这点,他说,即使是这些细小的地方也是他自己选择的,而不是偶然形成的。午饭后,回到工作室,工作直到晚上。“我的生活通常都是有严密的安排”,他解释道,“唯一变化的只是比例。”
里希特曾有3次婚姻,生有3个子女。他的首任太太Ema Eufinger为他生了一个女儿。20世纪70年代中叶他遇到了Isa Genzken,他在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的学生,他们1982年结婚。两个有强烈个性的艺术家之间的婚姻的结果可想而知。“我的前任妻子非常有个性,有竞争性,这对我们两者而言都很难相处。”
于是,1995年,他和第三任妻子扎比内·莫里茨生活在一起。她是一个美丽的、自然真挚的、说话温柔的女人,她打理着里希特的严格作息生活,抚养他们的两个孩子,还在科隆的画室中创作。他们的家在工作室后面的房子里,也是他自己设计的。老年爸爸每天早晨都送两个孩子去上学,过的是一个节奏正常的市民家庭生活。可是,这位画家几十年来一再以惊人之作使艺术品市场喘不过气来,创新的风格和题材使他不断在国际上获得大奖。
这位明星画家给人以十分庄重和严肃的印象:满头的灰白色短发,没有任何绯闻,不事张扬。邻居们看到他穿的衬衫领尖上钉有纽扣,西服挺括而合身,大家猜他一定是位高级官员,或是化学教授,或是乡村医生。这位著名的画家住在科隆市城郊一所他自己设计的现代化玻璃和混凝土结构的立方体房子里,明亮的光线有利于他构思作画。他不介意别人批评他保守主义,他看重家庭、道德、天主教。虽然抗拒所有形式的祈祷,仍然虔诚相信基督拯救人类的希望和艺术的力量。
(实习编辑:庞云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