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咏因病去世,引发众人哀悼。李咏等人当年的努力,丰富了中国电视观众的生活。他曾在自传中写道:“其实我自己心里也一直有个口号——娱乐娱乐。听起来跟‘寓教于乐’差不多,意思可差远了去了。”
央视唯一留长发男主持人 书写中国电视史重要章节
没想到的是,李咏再次密集出现在公众视野里竟然是因为癌症去世,年仅五十岁,英年早逝。我们不妨先回顾一下李咏的个人经历,在个人自传《咏远有李》中有着详细的自述。李咏1968年在新疆乌鲁木齐出生,1987年考入北京广播学院(今中国传媒大学),1991年毕业后拿到当时央视唯一的一个播音员名额,成了一名编导。据说,他本来叫李勇,后来因为领导眼神不好,就改成李咏了,他自嘲说,这个改名确立了他之后靠嘴吃饭。
他从1995年开始转型做主持人,先是主持《欢聚一堂》《天涯共此时》,不过反响一般,他评价自己是“工作能力尚可,公众知名度为零”。后来偶然机会从朋友那里看到英国的电视节目《GO BINGO》,受此启发,1997年创办了《幸运52》。这档节目一时风生水起,成为国内同类节目的翘楚,也确立了李咏幽默诙谐且张扬个性的主持风格。
李咏一张长脸、一头长发,加上一身色彩鲜艳的服装,与“夸张、咬嘴唇、对着镜头挥拳”的主持语言一起,成为那个年代电视上的一道风景线。虽然被王朔调侃为“穿得像18世纪法国皇宫里看大门的”,但在那个年代,作为唯一一个在央视留长发的男主持人,其文化符号的象征意义不言而喻。尔后,李咏先后主持了《非常6+1》《梦想中国》《咏乐汇》,并且连续主持了2002年到2008年的春晚,以及2011年到2013年的春晚。他与水均益、白岩松等书写了中国电视史最为重要的章节之一。
十几年间,他是中国最有名的主持人之一,也是娱乐报道的焦点人物,好评差评齐飞、赞赏诋毁同在,以至于美国的《纽约时报》在2006年评论说“李咏是中国电视的秘密武器”。
近几年李咏开始淡出公众视野,除了在传媒大学担任教师,和在《中国新歌声》《喜剧总动员》《偶像就该酱婶》等节目客串过几次以外,属于隐退状态。在这个娱乐至死的社会里,新生代观众群早已被各种影视、综艺和游戏争夺了时间,电视的宠儿李咏,与老艺术家们一样用离世再次引起大众关注,不能不说是历史的吊诡之处了。
走在时代的轨道上 是当今娱乐生活的开拓者
李咏走红的背后,深刻暗合了中国电视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李咏入行的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八十年代最为风行的启蒙话语和道德力量逐渐在普通民众里失去话语权,被多元生活方式软化、消弭。大众对更好的物质生活的追求成为主流,社会进入到了一个全面拥抱消费文明的时期。中国电视业也随之进入了一个迅速而平稳的发展阶段,电视成为休闲生活的中心。
八十年代确立的电视的教化功能虽然在精英话语体系里还被反复强调,但九十年代的电视最为主要的功能已经是提供娱乐、填补闲暇的消费媒介了。港台剧和一些真人秀节目的引进,极大地刺激了电视的娱乐意义。
中国的电视业从九十年代初开始了规模浩大的产业化进程,制播分离体制、电视新闻栏目制片人制的确立,广告收入的不断扩大也刺激着业务改革的紧迫性。杨伟光1991年开始担任中央电视台台长以后,也开始了各项探索和试验,央视开始步入自己的“黄金时代”。《东方时空》《正大综艺》《焦点访谈》《经济半小时》《实话实说》《大风车》《今日说法》等一大批优秀节目火爆播出,白岩松、水均益、倪萍、崔永元、鞠萍、王小丫、撒贝宁、张泉灵等人也从幕后站在了历史的台前,不但成为当年央视锐意改革活力四射的标识,也成为几代人的共同回忆。
李咏也处在这个历史进程之中。按照常江在《中国电视史》的记述,当时为了应对《快乐大本营》等节目的竞争压力,不但对《综艺大观》进行改版增加娱乐性和亲和力,另外就是在1998年推出了《幸运52》,这档节目也与《快乐大本营》等一起引爆了电视综艺时代的到来,“平时晚上看电视剧,周末晚上看综艺”成为当时无数电视观众的生活模式。
节目的成功,除了符合时代的需求和大环境的支持,更加离不开的是主持人的努力。李咏对节目的定位认知非常清晰,“说到底,电视是个消遣。超市货架上摆的那些东西,还隔俩礼拜就调换调换呢,电视节目也一样。作为商业时代的消费品之一,我不提供沉重的价值观,也不想和谁一争高下。”《幸运52》前所未有地改变了中国电视观众的收视习惯,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他们的价值观,成功也是必然的。
李咏等人当年的努力,丰富了中国电视观众的生活,让大家通过一方小小的荧屏看到了一个更大的世界,虽然有着这样那样的评价,但是只要身处今日娱乐生活的从业者与观众,都应对当年的这些开拓者说一声“谢谢”。
而今,李咏的人生传奇落幕,电视也在互联网的冲击下逐渐失去往昔的风采,但是有种精神已经深入大众的内心,即便过度娱乐有违初衷,但也比成天板着脸的教条说教要更易被人们接受。最后用李咏的一句话来表达一种祭奠,“我依然提醒自己:要与时俱进,要敢做敢当,要有所独创,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卸下伪善的面具,显出真实的自我。”个人以为,李咏的一生做到了这一点,希望他在天堂能继续“幸运52”。
李咏语录
从献身娱乐的第一天,就自觉肩负起探底的使命。老拘在别人打好的格子里,不好施展拳脚。
“钱”这东西,过去谁敢提啊?除非他是商人,做买卖的,还得顶上个“无商不奸”的罪名。但是《幸运52》破了这个例。我的口号是:“谁都会有机会!”
一台节目应该是主持人的外套,量身定做。但凡成了披肩,谁披都行,就不好玩了。
我跟“7”有缘,说来很巧。我的大学宿舍是7号楼,我的第一台汽车尾号是7,我家的门牌号是2701。《幸运52》,《非常6+1》,加一块儿还是7。
在创作的过程中,我曾经看到过几缕“大俗”的阳光。何谓“大俗”?老子说了,大俗即大雅。这就是我毕生的追求。
真正意义上的主持人,是一台节目的灵魂。可我不是,没人把我当“灵魂”,顶多是个“魂灵”,飘荡在舞台上,充当着某种必须的元素。
我对自己,有着百分百近乎不要脸的自信——我唯一,我不可拷贝。
另类,是热爱自由的人最后的出路。
而今什么事儿都讲究“速成”,但电视是要一步一个脚印来做的,来不得半点偷懒。
——节选自李咏自传《咏远有李》,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11月1日出版。
(编辑:夏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