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戏剧 摄影 舞蹈 展览 演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赵薇事件:口水战里,没有你要的自由

2016-07-20 10:16:29来源:新京报书评周刊    作者:鲍子投

   
我们无意于再去纠察这场口水大战中每个细节的是非对错。只是不管舆论如何转向,其中沸腾的情绪令人忍不住纳闷。

  最近一段时间,我们的朋友圈出了一条新的流行语:“这一定是赵薇安排的。”比如说,今天北京下了一场大雨,你可以这样使用:“这一定是赵薇安排的。”再比如说,今天日出时间是凌晨五点,你也可以使用:“这一定是赵薇安排的。”


  这句看似玩笑的俏皮话实则指向的是赵薇导演的电影新作《没有别的爱》中,闹得沸沸扬扬的换角风波。起先,是大家发现赵薇在电影中启用了戴立忍、水原希子等被部分网友指称有反华倾向的演员,于是一帮爱国青年们对赵薇及涉事演员群起而攻之,要求换角。随后,大家发现,各大网站、论坛、媒体中,关于赵薇的负面报道常被删帖,网友们又翻出了赵薇与马云等权贵人物的合影,既而推测出赵薇拥有控制舆论、甚至控制“万物”的不可思议的幕后权势。最终,这种翻来倒去的阴谋论终于令网友们厌倦:舆论又开始倒戈,认为针对赵薇的指责是一场无厘头的神经过敏。


QQ图片20160720102440.png
《没有别的爱》演员戴立忍(原定)、袁泉与赵薇合影


  我们无意于再去纠察这场口水大战中每个细节的是非对错。只是不管舆论如何转向,其中沸腾的情绪令人忍不住纳闷。不管是指责赵薇用人不当的爱国网友、还是揭发赵薇“幕后权贵”的纠察兵,还有为了各自支持的明星摇旗呐喊的特杆粉丝,我们总能发现他们的共同点:为了要声援的立场,他们都处在一种极度高亢的热情中。


  这种被调动的高亢情绪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它暗合了人们对自由的想象。在这场网络大战中,不光是网友,也包括赵薇及其公共团队,都处在这种被调动起来的自由中,支持着一种特立独行、挑战权威的价值观。这种反叛正是口水战令参与者们欲罢不能之处,在你来我往的唇枪舌剑中,他们实践着自己对自由的想象:你看,我不同意你说的,我爱说什么就说什么,不要以为你能蒙骗我。


  然而在这种高亢的对自由的想象中,我们看到的却是真正独立思考能力的缺失,以及被架空的、对虚空自由的操演。真正的自由,首先应当拥有不被盲动的情绪裹挟的思辨力。这场满城风雨的大戏令我们再次想到德国神学家朋霍费尔的那句名言:对于善来说,愚蠢是比恶意更加危险的敌人。


  赵薇及其电影《没有别的爱》近日在网络引发极大风波,与此相关的一系列阴谋论也持续发酵。各种故事版本中,尤以一种将赵薇描述为一手遮天的资本女王的故事最为流行。人们由此回望那个纯真可爱的“小燕子”,不由得感叹物是人非。然而,在“小燕子”和如今的赵薇之间,或许并不存在着天翻地覆的变迁。正相反,90年代末的那一股“小燕子”热潮,已经为今日种种埋下伏笔。


  1


  《还珠格格》:塑造对自由的虚空想象


  让我们回到1998年那个万人空巷观看《还珠格格》的夏天。“外来者”小燕子和夏紫薇在等级森严的清宫里闯荡,虽多遭暗算,却总能得到皇阿玛的宠爱。这似乎正是今日影视作品中“傻白甜”形象的前身,也难怪琼瑶剧成为后来古装剧频频模仿的对象。如果要用一个词概括《还珠格格》的核心精神,那就是“自由”。


  《还珠格格》的主要矛盾,就是无法在宫中循规蹈矩的小燕子、紫薇、五阿哥、尔康、香妃们和极力维护宫中规矩的太后、皇后、容嬷嬷的矛盾。但是,小燕子和紫薇其实是不同的人,她们代表着对于“自由”的两种不同想象方式。知书达理、弱不禁风的紫薇,是更为典型的琼瑶剧女主角。紫薇能“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她的“傻”不是智识上的不足,而是面对种种社会关系和人际角力毫无心机,因而成为在权力场中身经百战的男人们内心的桃花源。相比之下,小燕子的“傻”,却恰恰是无知和反智。


QQ图片20160720102523.png
1998年上映的第一部《还珠格格》,塑造了小燕子、紫薇两个挑战封建皇权、代表“自由”的形象


  但为何这种“无知”如此具有魅力、以至于她那些“化力气为浆糊”和“乐得像老鼠”的歪诗成为一代人的经典记忆?因为在小燕子这里,“无知”和“反智”被与“自由”画上了等号。宫中礼数是束缚,被罚抄的《礼运·大同篇》也是束缚。“自由”在这里被理解为对一切既成准则和价值的反叛,却被抽空了任何内核。


  《还珠格格》对皇后和容嬷嬷们的凶恶是穷形尽相的,而小燕子紫薇一方的处境好坏,其实完全依赖于皇阿玛是否支持。只有等到皇阿玛颁布免死金牌,她们才终于结束了颠沛流离的出逃生活。虽然,这种对于宫廷的回归在电视剧中被说成“忍痛放弃了自我的梦想”(参见某度百科《还珠格格第二部》“分集剧情”第45集)。


  《还珠》前两部的最高收视率一度达到62.8%,创下中国电视剧有数据统计后的收视纪录。对于当时大多是小学生的观众主力而言,这部反复重播的电视剧无意中塑造了一种关于“政治”的情感结构,也即:政治制度和政治家的好坏,并不取决于能否维护国家利益,而在于其是否赞同自由、平等等“现代价值”。


QQ图片20160720102553.png
《还珠格格》第三部


  而《还珠》第三部难以延续辉煌,则某种程度上因其核心矛盾不再是小燕子们象征着的“自由平等”之善与皇后们象征着的“封建权力”之恶的对立。小燕子和紫薇们的人生幸福无法再靠皇阿玛一劳永逸地解决,她们必须自己面对婚姻家庭中第三者插足等具体问题。这样的琐碎故事,就不如高唱“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高举自由大旗反抗“封建政治”的前两部显得诱人。


QQ图片20160720102616.png
《他们以为他们是自由的》

作者: [美]米尔顿·迈耶(Milton Mayer)

译者: 王岽兴 张蓉

版本: 三辉图书/商务印书馆 2013年11月


  2


  被调动的情绪:对自由的理解产生两种偏差


  据说,这次赵薇风波中,00后已经登台成为批判的生力军,而90后是销声匿迹的一群人。尽管这样的描述有不负责任的贴标签之嫌,但也能对集体心态反映一二。《还珠格格》第二部上映于1999年,这一年还有重要的政治事件:美国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在80、90年代几乎是自由民主政治模板的美国有此行为,使得国人突然惊醒。这一事件引发了国内大规模的游行示威,被视为中国民族主义复兴的开端。


  90后生长其间,不免感到困惑:什么是好的政治理念?同样,在赵薇事件上,“台独”当然是事关国家原则的重大问题,但围攻赵薇,是否也构成了对言论自由、艺术自由的破坏?赵薇自己可能也是这么理解的,所以她在6月30日的第一份声明中说:要诉诸法律,为个人名誉维权。


  从《还珠》的风行到今日的赵薇风波,两件事的共同点在于:被“自由”调动起来的情绪如此强烈,以至于人们还没有探问支撑着这种“自由”的价值为何,就忙不迭地被裹挟进去。这种“自由”往往呈现为对某种具体形态的“政治”的反抗,比如小燕子要反抗皇权政治、赵薇们要反抗艺术领域的政治原则,但它有破无立,核心是空虚的。


QQ图片20160720102631.png
《狂热分子:群众运动圣经》

作者: [美] 埃里克·霍弗

译者: 梁永安

版本: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年6月


  具体说来,对于“自由平等”的理解偏差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将“自由平等”理解为“反智”;另一方面则是用对抽象理念的激情取代了对具体生活实践的体察。而这两点,恰恰对青年人最有感召力。


  对“智识”的肯定意味着对文明传统的尊重,这需要一个不断学习的艰苦过程。相比之下,“反智”对青年人而言,不仅省力,也显得“自由”和“先锋”。所以,当年的“小燕子”粉丝、戴立忍支持的“反课纲”运动主力,都是青年人。


  作为推手的新媒体则更促进了这一倾向:理智分析的长文是不受待见的,重要的是如何登上热搜榜单。赵薇风波中出现了狂刷关键词与屏蔽关键词的大战,在赵薇一方看来,网络暴力是反“自由”的;在其反对者们看来,关键词上不了热搜正是背后的跨国资本黑手干预“自由”的铁证。


  最终,最重要的理念和价值问题反而无人关注,事实真相被种种阴谋论搅成浑水。将“反智”作为自由的内核,最终只不过是将决定权让渡给资本的力量:如何购买水军,或者如何收买微博管理员……


QQ图片20160720102650.png
《逃避自由》

作者: [美]埃里希·弗洛姆

译者: 刘林海

版本: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5年6月


  3


  盲动的情绪:败坏了明星,也败坏了观众


  当人们以为跳脱于某种民族国家的政治之外时,却落入了另一种世界主义的政治之中。在当代中国的文化语境中,讨论“爱国”和“主权”是“落伍”的和“民粹”的,而最时髦和最高雅的则是信仁波切、不吃狗肉、环境保护、同性议题。


  戴立忍要在声明中特别表示,自己关注“工业区抢农民用水、同性平权的困境、台湾发展核电的隐忧、支持环境保护审查”,希望为“世界朝向美好平和”做微小努力,以此证明自己绝非恶人。赵薇则在一开始时就发微博表示,“干嘛为了利益话题让世间更复杂与恶俗呢!世界干净不是我们都可以呼吸到清新空气吗?”戴立忍提到的“反核电”,游行的著名标语是“用爱发电,有爱无限”。“爱”看起来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动人心弦的口号,却避开了台湾的能源危机和经济发展的实际问题。


  这些议题本意当然不错,但对此的抽象谈论,很容易陷入对具体问题的无视。


QQ图片20160720102719.png
各种选秀节目中,选手讲述一段煽情成长故事,已经成为造星运动中的一大惯例。


  真不懂也好,装不懂也罢,中国明星们引发政治争议已经不是第一次。说到底,“明星”和“偶像”们的生成机制本身就出了问题。曾经的老艺术家们靠的是“德艺双馨”,“德”意味着政治德性上的坚定和个人品格上的高尚,“艺”则是通过理性研习达到表演技艺的精湛。


  而今日的“明星”和“偶像”则不再考虑德性与理性的问题,而是通过调动情绪和欲望来吸引粉丝。正如“中国好声音”等选秀节目中,选手唱歌前要先讲一个煽情的故事来“感动中国”。


QQ图片20160720102743.png
《狱中书简》

作者: (德)迪特里希·朋霍费尔

译者: 高师宁 译 / 何光沪 校

版本: 新星出版社 2011年7月


  情绪和欲望是独立思考的天然敌人,受制于这种非理性逻辑的娱乐产业和新闻产业同时败坏了明星和观众。面对市场需求,赵薇只要摆出特立独行的“自由”姿态即可大赚特赚,而不顾及其“自由”的内核到底为何,其中的反智倾向正如同当年的“小燕子”。而赵薇风波最终膨胀为一个又一个的故事,观众们习惯了活在传奇里的明星,也就自然爱看那些越传越玄的阴谋论。他们被关于“自由”、“控制”、“阴谋”的情绪所迷惑,逐渐丧失了清醒判断的能力。“明星”和“偶像”们诞生于非理性的情绪之中,也必将被情绪的洪流所压垮。


  面对赵薇风波,朋霍费尔在《狱中书简》中一段名言在这里显得格外有用,我们都需要牢记在心:“对于善来说,愚蠢是比恶意更加危险的敌人。”


  (编辑:纪晨辰)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