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特·达蒙
马特·达蒙的演技和他的气质颇为相似,走一种寓动于静的不张扬的路线,不会给他带来耀眼的高光时刻,却可保证在多数主流类型里游刃有余。更准确地说,那种才子气质仍然起了作用,锻造着他对角色的一种双重想象。
1998年是马特·达蒙的转运年,他与好基友本·阿弗莱克合写的《心灵捕手》被格斯·范·桑特拍成了电影,这部电影让他们横扫年内的各个剧本奖项,包括奥斯卡和金球奖。同样是这一年,马特·达蒙出演了斯皮尔伯格的影片《拯救大兵瑞恩》,当年的搭档从此阴差阳错走上不同的道路:外形更出色的本·阿弗莱克沦为票房毒药,被迫走上创作道路;更具才子气质的马特·达蒙则是商业屡屡成功,创作上从此不再有太多建树。
17年之后,45岁的马特·达蒙再次扮演一位亟待拯救的人物,一个不幸滞留在火星的太空难民。这个角色很可能让他在18年后重返奥斯卡影帝的提名名单,作为一个性格演员和商业偶像,他在这个环节算不上成功,但他身上始终保留着好莱坞看重的:低调、勤勉、励志以及作为一个健康偶像应有的一切。他的演技和他的气质颇为相似,走一种寓动于静的不张扬的路线,不会给他带来耀眼的高光时刻,却可保证在多数主流类型里游刃有余。更准确地说,那种才子气质仍然起了作用,锻造着他和角色的一种双重想象。
《火星救援》改编自同名科幻小说,马特·达蒙出演其中的宇航员马克·沃特尼,这位太空鲁宾孙的火星生活,属于体验式的一个人的孤独。这种角色通常会很容易打动观众,是因为这种身体的体验极易被观众知觉。影片之中他的篇幅超过三分之一,前半段尽皆围绕他在火星孤单求生的经历:对太空站的重新改造,布置棚膜、湿度控制以及土壤改良,以一己之力变身外星拓荒农夫。原着中他的身份也是一位植物学家,于是在这个过程中他给观众展现的是无数的科学操作,以及身体力行的实验。马克·沃特尼的角色和之前的一些电影中的受难角色不大一样,无论杰拉尔·德帕迪约的《恋恋山城》还是汤姆·汉克斯的《荒岛余生》,都试图讲一个悲情的故事,倾向那种古希腊的悲剧精神。《火星救援》则是比较中性的,甚至尝试做成某种轻喜剧的模式。
若非影片后段使用大量平行剪辑和煽情的配乐来强化情境,我们不容易认同这种泛人类的人道主义命题。但从始至终,马克·沃特尼的太空奥德赛承担着一种召唤,它指引着这个人物的生存信念。影片当中的沃特尼冷静而又乐观,他不是超级英雄,只是肉体凡胎,生活与常人无异,但正是这种日常的存在,在对抗浩瀚宇宙的困境里,生成一种振奋人心的力量。
从整部电影来看,沃特尼身体力行、火星孤单求生的前半部拍得扎扎实实,比过分依赖煽情的后半部要出色得多。前半部主要靠马特·达蒙的演技来支撑,当他乘坐四驱车进入火星腹地,孤身回望远处的黄沙和山峦,这种影像给予了人们一种崇高的知觉体验,是侏儒,也是巨人,精神的力量在冥冥中闪烁。
影片以火星上的沃特尼、赫尔墨斯号船员以及地球上的航天机构进行交叉剪辑,后两条线就明显弱了一些,有些如老生常谈。这部电影虽然是讲拯救沃特尼的行动,但很大程度上应该是沃特尼的自救经历,从始至终这个人物都没有刻意博取同情,也没有刻意走煽情路线,于是它能够和观众的体验完全统一起来。这个角色非常吻合主演马特·达蒙的气质,正如他不卑不亢的过往,最后换来一种星火燎原的硕果。
(编辑:纪晨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