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刚开始乍看之下,只是一段二次战后的“姊弟恋”。 15岁的德国男孩在回家途中病得乱七八糟,大他21岁的电车女车掌打破冷漠,向他伸出援手。当他病愈后,前往道谢,离去时却被她穿衣着袜的性感姿态迷得不能自已。下次再访,女人揭穿他的意图,却也直接了当地带领他进入性爱的神秘国度。然而这段关系最特殊的,不是他们年龄的差距,而是后来女人总要男孩先念书给她听,才肯做爱。但恋情的结局,却是这个女人不告而别,消失无踪。
但这并非一段青春记忆的夏日烟云而已。当他再见到这名女人时,竟是在法庭之上。男孩已成为法律系的高材生,前来聆听一场对纳粹时代管理犹太人的女警卫的审判,她们被控在一场火灾中见死不救,而男孩的性启蒙对象竟是其中一员。故事到这里突然从带点禁忌的罗曼史坠入历史的沉重深渊里。女人徒劳地替自己辩护,不知她注定有罪,因为唯有将她判刑,跟她同代或下一代的德国人才会觉得自己对段这丑陋的历史有所作为。但判别人有罪何其容易?当女人在法庭上道出她当时见死不救的冷漠,来自职责所在;几乎撕裂了我们在第一段故事对她的印象,也戳中了德国人的集体罪恶。她的坦承在法庭留下不好的印象,也让她过去的同僚顺势把所有罪咎都推到她的头上。人的怯虐与伪善并未随着战争结束而获释,法庭上的其他被告如此,急于彰显正义的旁人又何尝不是?
故事到这里,这段姊弟恋的意义有了大翻转。女人原是男来最初的“爱”,但他长大后却发现对方这段不堪的过去,让他有了“恨”她的理由,甚至也有不再与她见面的借口。这也是战后一代对第三帝国时期扮演不同角色但后来都急于换上新面孔的上一代的批判,仿佛他们不是凶手,就是帮凶,无论是照章行事或者只是噤不作声的姑息、共存。但是,如果女人应该为他在面对人道前的冷漠而入罪的话,男主角是否也要为他对爱人的背叛而受罚?尤其当他惊觉女人之所以喜欢听人朗读,是出于自身文盲的缺憾;而这项缺憾足以推翻对她的指控,女人却不愿提出。人究竟该为什么羞耻:是自己的不足,还是对他人的残酷?
从徐林克的原着《我愿意为你朗读」》到史蒂芬·戴德利电影《朗读者》,都对历史洪流冲击下的人性和道德提出犀利的质疑。上一代的冷漠造成大屠杀,下一代的冷漠成了想自外于历史的逃避。也因此,当中年后的男主角重新用录音机为女人朗读,却对她的改变(来信)不予回应;前者是因为良心不安且余情未了?而后者是唯一能缩小她在他心里位置的办法吗?
小说按时序将故事分成三大部,电影则让中年的男主角穿梭在这三个部分。表面上好像让影片叙事不那么滑顺,但令人玩味的是电影却借此增加了男主角跟他疏于爱护的女儿之间的互动,甚至最后安排男主角在女人的墓前,向女儿坦承这段他从未说出来的故事;而这块墓地旁的景物,正是当年两人出游,女人曾经真情流露、感动落泪的地方。这些都不是小说的设定,而是电影的安排,透露了电影版倾向和解的渴望。似乎唯有忏悔第一、二代纠葛的爱恨,才能释放第三代的原罪,而不再冷漠以对。
史蒂芬·戴德利终究是个倾向温情救赎的导演,也说明了他和德国原着的不同。虽然觉得用英文演出这个德国故事,不免少了些味道(特别是朗读这件事),但演员整体的表现(特别是以本片在奥斯卡封后的凯特温丝莱特,尽管我认为她凭《真爱旅程》也能得奖)可圈可点,弥补了这层遗憾。
(编辑:焦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