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看好《小时代2》《狄仁杰之神都龙王》或将成为下半年的国产话题片
广电总局电影局于日前发布官方数据,2013年上半年全国电影票房达109.9亿元,国产片为68.5亿元,占总票房的62.33%,进口片则占比不到38%,与去年同期进口片压制国产片正好相反。上半年态势呈现两大特点,国产片年轻导演和当代题材崛起、进口片优势下降,本报记者采访了华谊兄弟总裁王中磊、长期从事美国电影研究的乐正传媒研发咨询总监彭侃以及市场研究人士蒋勇,是什么造成了两大阵营票房的落差,“有没有话题”成了最主要的原因。
国产片春天 话题营销,让看电影成为社交
今年上半年国产片不仅总票房压倒进口片,且单片票房也有四部超过5亿,上半年票房五强榜单占据四席。在电影局提供的国产片前10名中,除《西游:降魔篇》《中国合伙人》《一代宗师》,其余七部电影导演均是新生代,甚至有四部为导演处女作;题材方面,多达七部反映当代生活的题材。
王中磊:从上半年票房态势可以看出,国产电影最大优势是题材和生活更加贴切,在接地气方面,进口片是没得比的。从上半年观众对国产片的热捧来看,现在中国观众对待电影更轻松,以前可能觉得电影代表很多东西,现在他们更注重社交、娱乐的功能。当然这不代表着不需要严肃和文化气质的电影。
蒋勇:国产片票房大卖不能忽视民营发行公司的促销手段,包括《小时代》在内很多电影为争取高排片,在票房分账上向影院让利或者采用大量包场等方式。这种方式虽会提高发行成本,但票房收益要远大于所增加的发行成本。
彭侃:民营电影公司营销上的创新对影片的票房助推影响很大,在新媒体时代,《致青春》《中国合伙人》上映时,包括微博在内的许多社会化媒体上铺天盖地的宣传,吸引到更多人走进影院。
进口片颓势 少了续篇,缺少品牌自然冷清
去年进口分账片配额从20部增加到34部,“好莱虎”威胁一时成为最热话题。今年上半年,“好莱虎”似乎缺了几颗牙,占比从去年同期的65%下降到38%,总票房出现五年来首次负增长,同比去年锐减了23%。除了《钢铁侠3》没有一部电影破4亿。
王中磊:今年进口片缺乏系列电影,前几年续集电影在中国有非常高的票房。此外,像《泰坦尼克号3D》《复仇者联盟》这样有话题性的影片也少了很多。
蒋勇:国内引进的好莱坞片类型比较雷同,经过20年来进口大片特效轰炸,观众早已经产生疲劳。此外,进口片在没有发行营销优势的情况下,全靠品牌在支撑,缺少品牌知名度自然就没有了票房。
彭侃:国内观众的人群结构正在发生变化,二三线城市现在是票房增长的主力,这部分观众更喜欢看国产影片,这与他们的审美习惯、对外语的接受度等因素有关。进口片档期的调配、发行营销方式的单一也是阻碍票房上涨的因素。
下半年进口片反扑?没戏
上半年的好成绩,自然会让业内把更多的期待转移到下半年。话题电影《小时代2》紧锣密鼓地将上映日期提前到暑期档,锁定国庆档的徐克新片《狄仁杰》前传,冯小刚回归喜剧再战贺岁档的《私人订制》,国产片的春天能否延续?
对此,王中磊表示,“我们要感谢可爱的国内观众,但我觉得观众还是倾向多一些选择,未来国产片如果都是中小成本、情感题材,观众还是会不满。”彭侃也觉得,暑期进口片有可能扳回一局,如在北美票房口碑都很不错的《速度与激情6》,但全年想超过国产片的可能性很小。蒋勇则认为,话题性电影仍会是下半年的主力,最需关注的是冯小刚的《私人订制》,“一方面是冯小刚回归喜剧题材,而且制作周期长。另一方面,冯小刚已是春晚总导演,话题性早已超越电影,同时也会为影片带来更多关注度。”此外,蒋勇分析徐克的《狄仁杰之神都龙王》也会成为热点,影片采用3D拍摄,是国产片少有的续集电影,演员阵容年轻化将赢得青少年观众,“希望它能给古装片挽回颜面,观众有半年没看到这个类型了。”
(实习编辑:焦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