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戏剧 摄影 舞蹈 展览 演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王的盛宴 谁的水军

2012-12-07 09:48:56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图宾根木匠

   

  日前,导演陆川和他的宣传团队公开承认雇佣了“水军”(网络公关)团队来为其电影《王的盛宴》做“口碑维护”。一石激起千层浪,陆川是国内第一位公开承认使用了“水军”的电影导演,这算是捅破了圈内的潜规则。

  按照陆川与其团队的解释,他们雇佣“水军”也是无奈之举,因为《王的盛宴》在刚刚上映后就遭到了“黑水”(抹黑电影的“水军”)的恶意刷分,比如在时光网、豆瓣网等有影片打分的网站,许多刚注册的用户集中给《王的盛宴》打低分;同时在微博上也出现了大量负面评论,不过这些账号首发、转发的都是同一段针对《王的盛宴》的攻击言论,而且这些账号大都只评价了《王的盛宴》一部电影,也没有任何好友,用意非常明显。

  其实对国产电影而言,使用“水军”早就是一个公开的秘密。长期以来,由于国产电影大量的粗制滥造,在观众心目中普遍丧失了信誉,所以,“口碑维护”几乎成了国产电影宣传、发行的必备环节之一。

  应当说,“口碑维护”是当下广告公关业的常备内容,不单电影业,凡是竞争性行业都有这个问题。就国内而言,电影“水军”的规模其实并不大(因为大陆电影业的规模本身就很孱弱),想想前几年QQ大战360,伊利大战蒙牛,其调动的“水军”规模恐怕所有国产电影的“水军”加起来也难以望其项背。

  但电影有电影的特殊性,作为一种文化产品,电影基本上没啥“使用价值”,完全由消费者(观众)观影后的体验来决定其消费价值,作为大众文化市场中的快速消费品,一部电影的首日、首周末票房基本就决定了其总体票房走向,而且是一锤子买卖,不可能先看片后买票,买票后不满意也不能退货(除非发生技术事故)。由此,在影响观众购票动机的诸因素中,“口碑”所呈现出的推介作用就至关重要。加之电影的青年文化色彩浓厚,主流消费群体大都是重度的网络使用者,片方看重“网络口碑”对于票房的影响,当然在情理之中。

  公关宣传的重要性,全世界的电影从业者都心知肚明,好莱坞也一样。2009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拆弹部队》,就爆出过制片人给奥斯卡投票人发邮件拉票并攻击竞争对手《阿凡达》的丑闻,按照国内的说法,这位制片人的做法就是十足的“黑水”。

  纵观世界电影史,利用各种宣传工具来为电影做推广乃是常态,不过各种宣传手段都应符合法律规定,且不违背道德底线。但从国内的情形来看,恶意抹黑竞争对手的现象屡见不鲜;坦率地说,如果你熟悉网络购物的话,其实你会发现电商对于“水军”的使用,有过之而无不及。

  陆川和片方宣称,不恶意抹黑竞争对手是他们雇佣“水军”的底线,这也算触到了国内电影“水军”的痛处。很多片方都有过打压竞争对手雇佣“黑水”的行径,去年《关云长》、《战国》联合悬赏缉拿“黑水”,言犹在耳。

  不过所谓的“网络口碑”对电影票房的直接影响,其实大可商榷。一部电影的票房,归根到底还是由电影自身来决定的,同期上映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票房逆势增长就是明证,这几年的《叶问》、《失恋33天》其实都呈现过类似的票房表现。再者,很多电影的“网络口碑”惨不忍睹,照样赚得盆满钵满;而许多“口碑爆棚”的电影,票房也惨败而归。

  有趣的是,《王的盛宴》、《一九四二》在上映之前,都遭遇了众多网友的恶意低分抹黑,许多网友把他们对导演个人的不满也发泄到了影片上,使得两部并未上映的国产影片在网上呈现出空前的“低口碑”态势,如此局面耐人寻味。

  (编辑:郭宇)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