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戏剧 摄影 舞蹈 展览 演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兼顾地域平衡与艺术品质

2011-11-28 10:34:01来源:北京文艺网    作者:封芝影 高宏

   


《桃姐》大获全胜

  6日晚,第4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颁奖典礼在台湾新竹举行。此次颁奖典礼吸引了两岸三地的大批明星参与,红地毯上一时也是星光闪耀,号称“十年来最强阵容”。最终,《赛德克·巴莱》毫无意外的获得最佳影片奖项,而香港影片《桃姐》可以说是“大获全胜”,夺得了几个分量极重的奖项,而内地影人也是收获颇丰,金马奖以一次地域相对平衡的颁奖实现了它所宣扬的“对中华电影文化有杰出贡献的电影人”的支持,而对于文艺片的全面肯定也进一步证明了金马奖对于电影品质的鼓励和对本身评审标准的坚持。

  两岸三地 皆大欢喜

  作为一个华语电影界历史最为悠久的电影奖,金马奖为实现“促进华语片制作事业,对优良华语片以及优秀电影工作者所提供的竞赛奖励”的目标,在近些年来的入围标准上更为宽泛,两岸三地的优秀作品都可以参赛。今年的入围名单公布以后,外界分析就一致认为今年的金马奖是近些年来“实力最为强劲”的一届。就最佳影片而言,既包括了创造了内地最高票房记录的《让子弹飞》,也包括了过去一年中内地口碑最好的《钢的琴》。此外,还有创造了台湾票房记录的《赛德克·巴莱》和在国际电影节上备受肯定的香港影片《桃姐》。可以说,本届金马奖几乎囊括了过去一年中最为出色的华语电影,而这种势均力敌的角逐无形中也使得本届金马奖的颁奖更具悬念。

  从最终结果上来看,毫无疑问,香港电影《桃姐》成为最大赢家,囊括了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和最佳导演三项重量级的奖项。虽然港片仍未走出低谷,但是《桃姐》挟获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女主角的余威在这次金马奖上大放异彩,在一定程度上,让人对于香港电影还是保留了一丝希望。而《武侠》在最佳美术、视效和动作设计等技术奖项上的胜利则让人对于港产动作片的水准也保持了充足的信心。内地的影片中,虽然之前获得九项提名的《让子弹飞》收获不大,但是乌尔善的最佳新导演和唐群的最佳女配角两个奖项的获得,都是对于内地电影的莫大安慰。尤其是唐群的最佳女配角的获得,是继去年郝蕾获得这一奖项后内地电影人实现的“连庄”,在一定程度上也证明了内地演员的实力。此外,两个关于剧本的奖项也都由内地影片获得。而对于台湾电影而言,《赛德克·巴莱》最终斩获分量最重的最佳影片奖项,也足以缓解台湾电影之前在多个奖项上落空的尴尬。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本届金马奖的颁奖还是尽量做到了“皆大欢喜”,两岸三地的影片对于奖项的瓜分一方面说明了各自不同的实力和共同的进步,但是另一方面却难免有寻求地域平衡的嫌疑。

  偏重艺术 关注底层

  金马奖是一个注重电影艺术性的奖项,就这一点而言,和香港电影金像奖也有着明显的不同。香港电影金像奖上无望获奖的文艺片,在金马奖上都熠熠生辉。就本届金马奖而言,在入围的几部影片中,《桃姐》、《钢的琴》和《到阜阳600里》都是典型的文艺片,而《赛德克·巴莱》是台湾电影少有的史诗片,只有《让子弹飞》的商业气息最浓。最终,恰恰是《让子弹飞》最为失意,仅仅获得最佳摄影和最佳改编剧本两个奖项也使得姜文不出席本届颁奖典礼变得不那么遗憾。而《桃姐》的大获全胜则最能体现金马奖的品味与风格。这部影片里对于社会底层人群的关怀和关注最对金马评委的胃口,也和前年《不能没有你》和去年的《当爱来的时候》等获奖影片具有相同元素。在这一方面,《钢的琴》和《到阜阳600里》也都具有这种明显的特征。尤其是《钢的琴》,虽然在本届金马奖上看起来斩获不大,但是前一天费比西奖的获得却足以证明金马奖对于这部影片的肯定。[NextPage]

  可以说,金马奖的评委在最终的评选上还是坚持了多年来自身对于艺术品味的肯定与表彰。虽然近些年来金马奖也有出现在艺术和商业之间摇摆不定的情况,尤其是在2006-2008年几年的时间里,金马奖因其在选片上的过分向商业靠拢而遭受诟病,甚至出现了蔡明亮因对评审不满而宣布抵制金马奖的是事件。不过,自2009年侯孝贤担任金马奖主席以来,这种局面有所改善。近几年获奖的影片如《不能没有你》和《当爱来的时候》都是基本上不考虑影片票房而只重视影片的品质和文艺色彩的影片。而本届金马奖延续了这一趋势,虽然《赛德克·巴莱》最终获得了最佳影片这一奖项,却更像是一种妥协,而《桃姐》《钢的琴》等影片的胜利,才是真正能够代表金马评审标准和特点的电影。

  台片复苏 金马无奈

  说《赛德克·巴莱》的获奖具有一定的妥协性,并非是没有原因的。这部影片是台湾电影少有的史诗片性质,在台湾上映后引发了观影狂潮,迄今票房已经超过8以台币,创造了台湾电影票房的记录。但实际上,本片在本年度的威尼斯电影节上饱受争议,最终空手而归。但这部电影被台湾民众和影人寄予厚望的影片已经超出了一部电影所负担的范畴,甚至被赋予了超乎电影之上的意义,也使得本片在本届金马奖上成为一部“伤不起”的电影。在颁奖典礼前,大部分的媒体预测中都将本片看作是最佳影片的不二人选,甚至很多人认为这部获得了十一项提名的影片会“大获全胜”。颁奖典礼上,《武侠》获得最佳美术设计时其代表上台领奖时随口说出“我以为这个奖是《赛德克·巴莱》”的话其实也能说明很多来参赛的影人的心态。

  不过,最终《赛德克·巴莱》除获得了最佳剧情片这一奖项之外,在其他重要奖项上并未有大的收获,这也可以间接证明本片在金马评审对于本片的态度。重要的是,这部影片最终的获胜却也恰恰凸显了台湾电影在强力复苏的情况下的某些尴尬。近几年来,台湾电影被认为已经实现了走出低谷。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出现了一系列在票房上取得重大成功的影片。从2008年的《海角七号》,到2010年的《艋舺》,再到今年的《赛德克·巴莱》和《那些年,我们一起爱过的女孩》,台湾电影几乎每年都有着创造票房奇迹的影片出现。但是,在这种商业巨大成功的背后,却也有着一个难掩的尴尬,那就是台湾电影在国际上的地位却未有足够提升,尤其是在像诞生了侯孝贤、杨德昌和蔡明亮等国际知名度颇高的影人的这块土地上,近些年却鲜有类似《桃姐》这种真正获得国际电影节认可的影片。就本届金马奖而言,几乎所有重要的奖项都被香港电影和内地影片瓜分殆尽,台湾电影仍旧没有一部足有让两岸三地都真正认可和信服的影片,而《赛德克·巴莱》的获胜,其实更近似于去年将最佳男主角的奖项颁给阮经天一样,其鼓励意义也许更大于实际意义。也许,这也是金马奖的一个无奈吧……

  影帝自掏腰包 支持文艺片

  印象中的刘德华,总是那个高高在上、努力撑着不肯认老的偶像巨星,即使是笑也笑得很有距离感,但现在的他明显变了他会和大家开各种无伤大雅的玩笑;会故作得意地自夸:“王家卫赢过我吗”;会毫不避讳地在金马奖颁奖典礼上调侃“我是自掏腰包拿影帝”。但这个与买奖无关,因为他不但是新鲜出炉的金马奖上三项大奖得主《桃姐》的男主角,更是这部戏的投资人。7年间两度捧得金马归,他的脸上有激动,有兴奋,还多了一份亲切,已过知天命年纪的他,已不必靠不断攀升的身价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他更多期待的是“我投资的电影不但有好口碑还有好票房”,因为他觉得文艺片导演不该靠施舍过日子。

  “不演就会亏200万”

  “我是自掏腰包当男主角的”、“我是自掏腰包拿影帝的”,虽是玩笑话,却能听出华仔对自己投资人身份的认同感。投资人抑或老板,是让华仔又爱又恨的字眼,从组建天幕电影公司开始,他1995年曾亏损4500万港币,濒临破产。但他仍没放弃对电影的追求。近些年来,他的老板身份越来越被认同,从《疯狂的石头》到《打擂台》,他投资的电影一路以来形成了“好口碑”,但票房却不见起色。今年9月,叶德娴凭借《桃姐》捧得威尼斯电影节影后宝座后,作为投资人的华仔对该片的票房仍旧很谨慎,他清楚地知道《桃姐》的路依然很难。

  因为在决定投拍《桃姐》之初,华仔的团队已做了预算,“只要投资,亏损就该在200万元上下”,“所以后来他们就逼我演啊,说我一定要演,就不会亏了。我的责任是在市场,叶德娴的责任是演戏。”华仔很清醒,之前在威尼斯电影节上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就曾说过:“作品和商业是两回事。我很怕人家说,刘德华投资的电影很有品质,但票房不好。我很怕,因为只要这样人家就会觉得这个不卖没关系啦,不会用心。我很希望这部电影能够在内地有8000万元到1亿元的票房,但我认为难,现在的人看的电影还是比较有现代感,而且节奏轻快。”不过在前晚金马奖颁奖礼后,华仔对于《桃姐》的预测稍有改观,“有人说《桃姐》给金马奖打了剂强心针,金马奖何尝不是在给《桃姐》打强心针呢?”[NextPage]

  “找到自己很重要”

  刘德华是香港商业片的代表演员,但这并不意味他不重视文艺片。他无奈地说,因为标上商业的标签,因此只要是他拍的大家都觉得是商业片。“其实我文艺很厉害”,这次拿奖后,他首次袒露拍摄《桃姐》的难度在前期。导演许鞍华很希望他能出演,但关于他的出演还有很多顾虑,比如许鞍华会问:“你能穿这件衣服吗?你能头发剪成那样吗?你能不化妆吗?”华仔说:“这些我都可以啊!”但许鞍华还是不放心,所以前期华仔要让导演相信他,是比较长的过程,“但是只要她开始相信我,我们的合作就是很开心的。因为她决定选择了之后,就再也没有怀疑过,而这部戏绝对是我唯一没有造型过的一部戏。”

  靠商业片起家,现在转回头投资文艺片,华仔走出了一条另类的电影之路,对于这条路,华仔也很有信心:“以后我还会投资文艺片,我觉得,投文艺片要把成本拿回来没有问题,我只是希望导演能够以后不需要人家施舍,现在她的每一部戏都是求的,我就觉得不应该,许鞍华导演不应该是这种状况。但没办法,票房决定很多东西。”所以在他看来就是要让文艺片与高票房达到完美的融合,但作为电影人,华仔认为认清自己更重要,“你要知道,你本来是鸟,你不要学游泳,你不是鱼,找到自己很重要。”

  “文艺片要走出困局”

  近日,华仔真可谓好运连连,虽不像别的明星般靠着离婚涨身价,可是随着46岁的朱丽倩被曝怀孕,华仔的人气再度蹿升,直到前日拿下金马奖影帝,有业内人士预测,一直在华语影坛片酬榜前三甲移动的他,很有可能再次制造片酬神话。最新的香港周刊刊登的数据显示,华仔和发哥的片酬都有4000万港币之多,高居片酬榜的榜首,而之前号称片酬超过华仔的甄子丹,片酬则为3600万港币,因离婚而片酬蹿升到1600万港币的谢霆锋,则被曝真实身价只为800万港币。对于这些数字,华仔并没有正面承认,不过人逢喜事精神爽倒是真的,正在拍摄电影《富春山居图》的他,曾被邀请当导演,他坦言:“我的脾气不适合当导演,我要是做导演,看到不顺眼的就会骂人,怕把我"好好先生"的形象毁了。”不过借着这次《桃姐》扬威金马奖之势,高票房、高片酬对于华仔来说只是探囊取物。至于将来,华仔表示:“再接再厉,希望更多的文艺片走出困局。”

  (编辑:杨丹菲)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