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戏剧 摄影 舞蹈 展览 演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朱莉小姐》:寻觅世界的秩序

2014-05-04 11:17:03来源:北京文艺网    作者:张敞

   

  德国柏林列宁广场剧院的《朱莉小姐》演出的当晚,当观众看到舞台布置和陈设的时候,估计没有人会预料到这出话剧和别的话剧有什么不同。舞台的两边放置了几张桌子和一些物品,还有六台标了号码的摄像机,它们对着不同的方向。舞台的正中则由舞美搭建出了两间可以称为简陋的房间。观众没有想到的是,英国国际剧院的女导演凯蒂·米歇尔带来的奇幻的旅行,一开场就要马上开始……

  《朱莉小姐》其实只保留了原作者、瑞典19世纪中后叶的剧作家斯特林堡这出经典独幕剧的人物关系和枝叶。凯蒂把原着中现实、冷酷、文化低下、没有同情心的厨娘克里斯婷这样一个微不足道的角色,变成了主角,并且升华了她。朱莉小姐和仆人“让”,反而在这部剧中成了陪衬。导演抽丝剥茧的去演绎的是克里斯婷的内心戏——她的被动、软弱、忍耐、敏感和孤独。思想性提高了很多,而且更符合这个时代。(从这个角度来讲,这个剧叫《克里斯婷》似乎更妥帖。据说在阿维尼翁演出时,真的改过这个名字。)

  摄像机先拍摄出一双手在摘取野花——这被同一时间直播在正中的幕布上。不一会儿,幕布升了起来,大约升到3米左右的高度。此后的75分钟时间里,它成为剧场里最主要和最重要的被观察对象,一直在放映电影,而其上的电影正是由下方舞台上的几个演员在剧场内现实完成的。在扮演厨娘克里斯婷的演员上场后,丹麦女诗人英格·克里斯滕森的《字母表》以画外音的方式也开了头。“杏树、知了、柑橘树、麋鹿、寡妇、诗、死亡、时光……”,这些意象,开始意识流一样缓缓流淌过克里斯婷从容、有条不紊的厨房傍晚。克里斯婷不慌不忙地洗菜、切肉。通过和幕布下方舞台的对照,我们惊讶地发现,当出现她手部、背部的特写时,为了保证摄影机的捕捉,这是由其他演员完成的——可是在电影中完全看不出来。

  不得不说,通过幕布电影和舞台演出的上下对照,《朱莉小姐》达到了剧场演出中非常重要、非常高级的两个目标:“戏剧的趣味性”和“观众的参与感”。每一个观众都好像参与了这部电影的制作,颇有仪式感:我们屏住呼吸,等待故事展开,同时又担心着舞台上的演员会不会出现配合失误导致电影中断。演员有时候是主演,有时候甚至是摄像师、灯光师和捡场人员。他们上一分钟在痛苦流泪,情感挣扎,下一分钟出了画,就要搬着摄像机走来走去。我们看到舞台上演员精确的入画、出画和走位,又看到电影幕布画面上诗一样的光影,心里不得不持续地发出暗暗的惊叹——这就像你看到上帝慢慢在你面前亲手造出一个人。

  德国着名剧场学家汉斯·蒂斯·雷曼在他的《后戏剧剧场》中曾说:“剧场不光是一个沉重的身体场所,也是一个真实的聚会场所。在这里,审美建构与真实的日常生活独特地交织在一起。和一切物体艺术与媒体传播艺术不同,剧场内不光发生艺术行为本身(做戏),也发生接受行为(看戏),两种行为都是发生在此时此地的真实活动。戏剧,因之可以视为演员与观众共度的真实时间,在演戏与观看共同进行的空间里,他们呼吸着同样的空气。符号、信息的发射与接收是同时发生的。”这一点也像中国的传统戏曲,观众可以一会儿沉浸在演员演绎的如泣如诉的《白蛇传》“断桥”故事中,一会儿又可以跳脱出来为演员演唱的“你忍心将我伤”的流水板式叫好。

  这部话剧,绝不能孤陋寡闻地认为它是“戏剧加电影”,因为它具有20世纪70年代以来,后戏剧时代戏剧非常显着的特征,它是对剧场空间、表演方法、观众观剧心理的探索。单一的传统话剧和电影,都不可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它也用电影的特写镜头,突破了在剧场内话剧演员的心理活动很难靠表情传达的局限,让每一个观众看得清清楚楚。剧场里也终于可以不再用大动作的肢体来表达内心。斯特林堡曾说:“在一个表现人物心理活动的现代戏剧中,最细微的心理活动更多是靠面部表情来表现,而不是靠手势和喊叫……”斯特林堡应该想不到戏剧发展到21世纪,竟可以用电影的方式来辅助这样的戏剧表现。天时地利人和,演员的演绎也使人非常佩服,克里斯婷看似面无表情,但屡次揽镜自照,屡次面部特写,观众都能看到她深深的绝望和疲倦,看到她的灵魂深处的抽搐。在这部剧之前,我也看过局部使用多媒体手段的其他外国话剧和表演形式,但是都没有这个这样彻底和完美。

  从成画来讲,这部电影也非常高级。它的色彩类似油画,光影具有金属色,同时又如丝绒一般宁静。灯光一次性打成之后,此后演员的诸多转场,包括远景、近景、中景、特写均毫无破绽,实在令人讶异。包括画面的处理和拍摄角度,都有着非常巧妙和固定的机位,用影像淋漓尽致地完成了对人内心的洞察——克里斯婷几次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的脸,梦中水盆里出现的让,克里斯婷偷窥时三人在画面中的关系,以及令人难忘的克里斯婷牢牢抓住门框,最后又放弃的痛苦的手……

  后戏剧时代的剧场在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对导演和创作团队的要求更高,它不再以文本为中心,而是使用多种手段创造观剧环境。在《朱莉小姐》中,精确的架构设计和配合、高超的艺术思想、剧本素材的改造能力、开拓性的剧场思维、完美的电影艺术掌控……这对还亦步亦趋在传统表现手法里的中国戏剧人来说,可能除了“惊呆了”已别无话说。

  《朱莉小姐》在剧场中达到的技术和艺术的双重成就,也让我想起威尔明顿在评价《雾中风景》这部电影时所说:“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在寻觅胡乱世界的秩序,寻觅那被认为已经抛弃了人类的上帝。”

  (编辑:王日立)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