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ING BLING!吕淼
吕淼的作品具有一种神秘的力量,抛光处理之后的表面,有镜像的效果,将周围的环境连同观者”吸入“他设定的异度空间,从而解构原有的空间关系并建构一种新的关系。这种空间关系产生亦幻亦真的奇异心理体验,诱引了观众在立体感的镜像里面试图探求进一步真实,变异后的图像带来惊喜和奇异的视觉经验,但与次同时,观者坠入一种虚无境地,在真实与虚无之间,不知所措的尴尬。 作品利用球面成像改变了“物”与“像”之间固定的放大比例关系,“物”与“像”之间的距离变得无法把握,借用这一物理学原理,达到人心理层面“安全感”距离与空间关系的瞬息变化,观众与作品的相互关系也不自觉陷入一种微妙境地,相互试探与游戏,同时隐藏着一种潜在危险,无可名状。
吕淼对于工业化颜料的运用也情有独钟。这些《Bling Bling》的作品,颜色夺人眼球,刺激着观者的视觉神经,挑拨着观者的思维情绪,最后产生没有明确理由的快感。如同人生的青春期,也如同“发展中”的城市,知识、信仰、性别、家园、科学、宗教和是非对错的再认知不断冲击着我们“被教育”后的判断体系并挑战我们的心理承受。作品闪亮眩目的色彩让观者喜悦与痛恨同生,迷失与希望共在。
吕淼作品的另一特点在于对比例的运用和把玩。比例,没有绝对,只有相对。鸡蛋和食碟这类大家熟悉的日常物品,经过数十百倍的放大之后,使得大家对于这些普通物品的惯性思维被改变。这种比例的灵感可能源于艺术家儿童时期的经验,人、物、建筑和空间之间的大小关系,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发生变化。 这种“放大”,不仅消解鸡蛋和食碟其原有的物理特点,同时对观众产生强迫意识,让观众对日常易于忽略的“存在”产生“必须”“注视”的行为反应。 原本存在于个人生活空间的物件被赋予公共性的特色, 单一实用性的功能转换到人与作品之间梦幻般奇特荒诞的娱乐性和互动性。另一方面,这些放大的物件具有“四两拨千斤”的视觉力量,吕淼运用一个简单的力学原理,再次把玩了观众面对作品时细微的情绪波动与心理变化。
吕淼的作品,是吕淼的关系哲学,其对于色彩、尺寸和材料的运用,无不表达出艺术家对于“关系”的一种探索,在作品与人、人与空间、作品与空间之间,在外在空间与心理空间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的支点。
地址:北京朝阳区机场辅路草场地255号
时间:2010年06月06日至2010年07月30日
(编辑:陈霜天)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