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戏剧 摄影 舞蹈 展览 演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从小说到电视剧,文学改编为什么总是被骂?

2017-01-18 10:42:58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郑薛飞腾

   
1月10日,微博号“当当读书汇”发起讨论:“你希望哪本书被拍成影视剧?”随即引发网友各类回应,有人真诚回答,《活着》、《四世生花》、《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白夜行》、《藏地密码》等作品被网友提名

  1月10日,微博号“当当读书汇”发起讨论:“你希望哪本书被拍成影视剧?”随即引发网友各类回应,有人真诚回答,《活着》、《四世生花》、《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白夜行》、《藏地密码》等作品被网友提名:


blob.png


blob.png


  也有人调侃不如拍《五年高考三年模拟》、《金瓶梅》无码版:


  还有许多网友直呼:“哪本也别拍!拍一本毁一本!”“赶紧消停吧,还是文字好,影视剧毁的不忍直视。”


  网友评论某种程度反映近年来的一个趋势:越来越多的影视剧取材、改编自流行的文学作品,每拍出一部,却总是毁誉参半。


  从文字作品到影视剧的改编,这一风气始于何时?又在什么时候开始流行?为何有许多作品的改编大获成功,大大提高了原著的地位,又有许多作品如此不讨喜?今天我们主要从电视剧出发,一起来看看从书籍到影视剧的发展历程。


  从小说到电视剧走过哪些路?


  1958年,在全中国电视数量不到百台时,新中国就诞生出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该剧改编自杂志《新观察》上的同名小说,讲述一位母亲承受生活重压,为救女儿省下仅有的一口菜饼子,最后死在饥寒交迫中,提醒人们不忘苦难生活,要“忆苦思甜”、“节约粮食”。全剧仅20分钟,加之影响力有限,今天的观众大多已不知晓。


blob.png

  1958年6月15日,电视剧《一口菜饼子》在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以“直播”的方式播出。


  改革开放后,伴随电视越来越多地进入普通市民家中,电视剧开始以更加丰富的形式登场。变的是质量和题材,不变的是社会心理在电视剧作品中的投影。


  1980年,改革开放之初,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改编为电视剧,讲述改革初期,机电厂厂长乔光朴上任之后大刀阔斧的改革措施,其中遭遇种种困境,最终团结群众和领导,继续推进改革。该剧上映时,电视尚为奢侈品,因此,尽管夺得第一届“飞天奖”二等奖,但电视剧的传播力相较原著小说依然稍逊一筹。


blob.png

  电视剧《乔厂长上任》获得第一届飞天奖二等奖。


blob.png

blob.png

  《乔厂长上任记》连环画版。


  1982年,叶辛的知青文学作品《蹉跎岁月》登上荧屏,上海知青柯碧舟在蹉跎岁月中的工作与情感为观众熟知。与此类似的还有后来延展出的《年轮》、《孽债》,知青故事成为一时之热,反观今日电视市场,知青题材显然已被淘汰,更可见电视文化的时代性。


blob.png


  1984年,中国政府正式确认1997年将对香港特别行政区恢复行使主权,大大鼓舞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同年,讲述九一八事变后,地下工作者与日寇斗争故事的《夜幕下的哈尔滨》走红,这与当时民众高涨的爱国情绪有一定关联。随后,改编四大名著,更是成为几代人心目中的经典。


  进入1990年代,深化改革,市场化进程加速,城市化规模扩大,一个渐趋国际化的中国呈现在每个国人面前。《北京人在纽约》适时登场,大提琴家王起明和妻子郭燕在纽约的跌宕波折,他们收获富裕、经历贫穷,在自由女神的注视下,他们看着下一批涌入纽约的中国淘金客,百感交集。该剧由郑晓龙、冯小刚执导,姜文、王姬出演,熟悉中国影视剧的观众都明白,这些名字对于日后国内影视剧发展道路有着重要分量。


blob.png

  《北京人在纽约》原著,是作者曹桂林的处女作,自传体小说。


  新世纪前后,或许是全民知识文化普遍提升,而互联网方兴未艾,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只能围绕着电视剧展开。此一时,历史剧成为新热点,1997年,改编自二月河同名小说的《雍正王朝》,1998年改编自琼瑶同名小说的《还珠格格》与2001年改编自二月河小说《康熙大帝》的《康熙王朝》或是创下中国电视剧至今的收视奇景,或是成为不少人心中永恒的经典。彼时,全家老少围坐电视机前,看得懂、看不懂的都能跟着议论两句,偶尔遭遇诸如康熙与宝日龙梅在草原上戏耍的桥段,父母总要急忙忙捂住孩子的耳目。


blob.png

  《雍正王朝》开始了国产历史正剧热。


  至2010年后,在都市新阶层的兴起洪流中,“斗争戏”与讲述家长里短的作品与电视剧贴合得更为紧密。改编自流潋紫的同名小说《甄嬛传》总能在频繁的换台过程中邂逅,六六写作的《蜗居》、《双面胶》、《心术》,王海鸰的《中国式离婚》、《成长》,作品与电视剧的无缝对接甚至让人分不清是为写作而写作,还是为电视剧而写作。


blob.png

  以后宫争斗为主的《甄嬛传》切合了当下观众的口味。


  从小说到电视剧有什么规律?


  扫过中国从小说到电视剧的六十年,似乎每十年之中都有拿得出手的“代表作”,而且从对故事性的依赖、对语言的打磨等方面来看,小说与电视剧有着诸多共同点,为何引发网友诸如“拍一部毁一部”的感受?


  是观众整体审美品位提高了?是编导团体想要往电视剧里加码的内容太多,各种“五毛钱特效”齐飞,导致全然相反的效果?又或者是近些年来本身匮乏“好本子”?还是说改编的佳作数量没有上升,“烂片”却大幅增加,以致观众对国产电视剧的整体反感?


  这些分析或许各有道理,文化研究者也有过不少研究,且该问题大概能以一本大作回答,限于篇幅,笔者在此,仅援引学者归纳的两点原因。


  首先,有些文学作品本身不宜改编为电视剧,或是改编需要把握好原著还原度,这与原著作品的观众接受程度有极大关系。例如,像四大名著本身具有较高的观众接受度,许多观众对其中情节记忆深刻,观剧过程中,对原著情节本身抱有期待,需要有较高的还原度,诸如新《红楼梦》中“黛玉裸死”的情节改编极易引发观众反弹。而一些原本冷门的文学作品,在改编之中也相形给予编剧、导演更多发挥的空间,诸如《北京人在纽约》、《霸王别姬》等即为生动案例。


blob.png

  新版《红楼梦》从造型到摄影常被人诟病。


  另一方面,在具体的电视剧画面组成部分,即布景、选角方面,也当打磨工夫。由于观看电视剧需要一种参与式的体验,若是布景的偏差,难免给人“出戏之感”,饱受诟病的“手撕鬼子”便是触此一忌。之于选角,部分作品改编之前已为观众所熟知,阅读过程中实际上也形成一种人物的审美定势。因而如果演员素质与观众所熟知的形象显示较大差距,也难讨喜,或许这也是如今许多歌唱明星多栖做演员却常让人犯尴尬癌的原因之一吧。


  参考文献


  杨品:《成败得失论改编——关于文学名著改编电视剧的思考》


  (实习编辑:王怡婷)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