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化 时评 狂言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陶林:被细节颠覆的历史

2013-04-25 14:46:02来源:共识网    作者:陶林

   

——评杜君立新作《历史的细节》

  对一粒沙的漠视,导致一个古老帝国的覆灭。这个不是一个关于蝴蝶效应的比喻,而是一个发生在历史进程中的事实。有关于这个历史事实的奥秘,就蕴藏在杜君立先生的新作《历史的细节》一书中。

  因为对沙粒的漠视,帝国上下,特别是高高在上的统治者眼中,是理所当然的事。帝国的首脑只关心社稷,宫阙,斧钺,九鼎以及万里长城等等。一粒沙,等同于一介草民那样,只要不迷了君王的眼,他们向来视而不见。佛家有云“一沙一世界”——那种大智慧,君王既不关心也不热心。

  然而,小小的一粒沙中,真的包含着帝国兴衰的致命奥秘。在《历史的细节》中,杜君立先生以惯有的晓畅的文笔,细细陈述了一粒沙是如何屡次击败古老帝国的往事:因为忽略沙,就忽略了可以把沙子融化,炼成玻璃。没有玻璃,就不可能发明的钟表、望远镜、温度计、透明烧杯、试管……缺少这些小小的器具,现代科技就无法在实验室里孕育而出。

  古老的中华帝国,号称领先世界若干年,面对着举着望远镜、架着大炮的入侵者,便毫无招架之力。天朝上国的历史,瞬间变成了一种笑谈。不过,这种悲剧,绝非只发生过一次。多年之后,这个老大帝国归复于闭关锁国的原态,视沙土般的公民为砖石与螺丝钉。同样的那一波敌人,又在沙子里提炼出了晶体硅,用半导体的革命引领了全球的第三次浪潮。帝国又一次的门户开放,它闭门造车出来的“历史”,又被颠覆得干干净净——于是悲剧变成了喜剧……

  多年以来,我们所熟悉的历史观,是相当空泛的,既无物,也无人。我们向来认为,历史是一个由客观规律建成的楼梯,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往上爬。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努力下,历史越爬越好,人也越爬越精神,爬到一个叫做大同世界的地方,所有人便你好我好大家好了。作为一种虚构,这种简单的历史图景貌似真理的味道十足,却是纸糊出来的,非常容易被诸如一粒沙般的细节所颠覆。

  杜君立的作品《历史的细节》所陈述的,就是一粒沙打败无数个真理帝国的若干细节。这部书的副标题,是“马镫、轮子和机器如何改变人类历史进程的”。作者以惯有的晓畅的文笔,采取的很“草根”的入场方式谈论历史,从马匹,车轮以及器械的这样日常之物,揭示历史的巨变。

  在马匹左右的世界里,人驱动着纯自然的力量,达成历史变异的主导。杜君立饶有兴致为读者揭示了一个养马的部落征服中国,造就两千年历史面貌的过程,也展示了强盛的罗马帝国崩溃在马蹄之下,而现代文明的人文精神又是如何借助骑士们的躯体翻身上马背,一路驰骋而来的。

  如果说马匹是世界最原始的发动机,轮子则是世界最资深的动力传输械,作者所描写的轮子其实与马匹是同时进化的。在不动声色的叙述中,杜君立提出了他的一个奇怪悖论:轮子所传输的动力在西方文明越来越强大,而在东方文明却越来越孱弱。前者的轮子,把人类解放了出来,从马匹到牛、驴子,自行车,蒸汽机、内燃机,越来越自由;而后者,从马匹身上解下来,最终,还是套在了人的肩膀上。

  彻底改变世界面貌和命运的,还是无往不利的工业机器。和马匹以及原始时代的轮子不一样,现代机器完全来自沙粒中的那个世界。那个世界写着上帝的种种基础的奥秘。沙粒中具有的各种矿物质,沙粒中蕴含的煤炭和石油,连同沙粒本身的巨大能量,一股脑地被现代科技给呼唤出来了。

  古老的帝国,崛起于战车和马匹,却不得不败落于微不足道的沙粒。杜君立立足于对海量资料的翔实掌控与陈列,让人信服并细致入微地体察到历史在“器道”中的变异,真正领略到“细节决定命运”的况味。

  这是一个何其“小器”的世界啊:在浩淼的宇宙一角,银河系的边缘,一颗普通恒星系里,一颗沙粒般大小的行星上,什么终极真理、千年帝国与伟大主宰者,显得既可怜又可笑。历史从来没有那么宏大,也没有那么复杂。如杜君立所示,不外是一个“器道”越发精良,而“人道”越发开明的过程。说来说去,其核心,还在于人本身。每个人都在这个多灾多难的星球上,很不容易地生活着。唯有人们在这枚诺亚孤舟中平等、和平与互助地相处,才是历史归属。无论信不信,必然要如此,不然人类就得完蛋,大家一股脑同归于尽。

  天地万物莫精于人。人是这颗星球最精良、最优美的“器”。万器的归宗,也不过为人谋善。帝国眼里没有沙子,也没有沙土般廉价的臣民,然后帝国总忘了,它也是人之所创,帝王也不过是人之所举。其身量不过如马镫、轮子和机器一样,人能创之,也能弃之,这才是恒古不变之理。所以从各种“小器”到每一个人,无论你自觉是沙土还是金粒,很可能你的一个微小举动就能轻而易举地颠覆历史。在信息化时代,只要诸如足够的智慧,沙子一样可以做出金粒的身价。这就是上帝恩赐的大平等……

  读罢杜君立先生的《历史的细节》,我能联想到的便是这么多。至于广大读者,我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者本着一个探奇、发覆心肠去写的书,不为职称,不为升官,只为弄个明白,谁读了都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的。不信,就找来试试看。

  值的一提的是,杜君立先生是近年来潜伏在网络空间里一位能量充沛的随笔作家。他写下了海量的随笔作品,从城管打人到柏林墙倒塌,从作伪的韩寒到独裁者崩溃的七日……篇篇好作万言书,洋洋洒洒,自有别致的文风与文趣。因此,杜文风靡,一时博得了无数网民的青睐。

  在中国,网民与公民的是无疆的,甚至可能只有上了网,中国的公民才更像是一个公民。所以说,杜君立先生是一个标准的“公民思考者”。偌大的中国,昏昏沉沉的互联网偌大的空间,陡然冒出这么一位滔滔不绝的雄辩者,一个不愿意沉默的大多数,是一件令人非常愉快的事情。这是一种新新崛起的,公思的力量,从沉默中来,往变革中去。

  这位陕西农家出身的汉子,经受过小半生的颠沛与劳碌,忽而听从了本心的召唤,重新拾起书,拿起笔,做到电脑前,借助于互联网络这后工业时代的智能机器,畅快淋漓地行使着宪法所捍卫的一个公民崇高的言论自由,抒发着他对这个世界的种种感受以深刻的见解——吾身虽轻,然吾之声音不可止绝,吾之心志力重千钧。我因之时常感叹:微斯人,吾谁与归!

  2012年4月12日于海滨

 

  
  (陈家坪)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