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化 时评 狂言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略论张文浩行草书

2011-07-22 16:55:26来源:北京文艺网    作者:李飞

   

    书家习汉魏碑板是常见的,但能将碑板之精神融入其他书体创作甚至是绘画中且合拍者,我是很少看到的。张文浩先生就是这些极少书家中的一位,观其书法,可以看到其帖学功力之深,又参以北碑之风格,碑帖书风在他身上是统一且自成风格的。

    张文浩行草用笔方圆并用,沉着、厚实,对二王乃至宋四家中的黄山谷、米芾致力尤深,擅长米南宫“刷”字之法,豪迈之中更见沉着苍劲。他在行笔过程中涩势极强如“锥画沙”且有苍茫古拙之妙,有“屋漏痕”的遒劲之感。他的字中宫时紧时松,以顾全大局为要,往往主笔奔放迅捷,又不失荡漾、柔美之姿,颇具王献之与黄庭坚书法的天趣。这实际又是吸取了帖的优势,使他的碑体书法不至于死板呆滞。胡小石曾说:“凡线条,必须有血肉,有感情,易言之,即须有丰富之弹力,刚而非石,柔而非泥。”他把这种线条用于篆、隶、楷、草、行各书体中,尤其行草书,多以方涩笔意行之。在立足碑学的基础上,兼顾行草精妙的笔法,粗中见细。特别是在他的题画诗、落款等小行草书中,厚重且飘逸,潇洒而非轻浮。这都得益于他数十年来临摹碑版的扎实功底,同时融合米南宫“刷”字法,沉着痛快,笔势振迅如惊蛇走道。

    张文浩在章法方面,是精心细致。却又不拘一格,形式多样。整体疏密有致,有时某一笔画拉长,有时两字故意挤在一起,大小错落,随心所欲,天真烂漫之风飘然。因为他在大学时是中文专业,文学素养极深,所以作书虽长枪大戟,却不见异态恶目,而有沉稳中正之风。线条变化丰富,时而飞白,时而涨墨,有时线条似曲还直,颇有意味,跌宕多姿,有时运笔戛然而止,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综合来看,他的书法风格根植于传统,从碑学、帖学各得其所需,取精用弘,融会贯通。充分继承了民国从篆隶处得笔法的优点。张文浩所走的路子是碑帖融合,并怀有“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执着,几十年如一日的耕耘,王国维认为:“夫哲学与美术之所至者,真理也。”也是希望张文浩先生在寻求真理的这条路上多有心得,贡献世人。

    张文浩 1940年生,号长人、松斋主人,江苏常州人。1960年入扬州大学攻读中文。为人耿直,性情豪放,处世淡然,被誉为江南书画界的“隐士”。[NextPage]

    他潜心于书画艺术的研习、传承、创作五十年,书法真、草、隶、篆四体俱擅,且各具面目;国画以写意花鸟为主,尤以墨竹为代表;篆刻以明清为本,兼容诸家,刀洁爽利,布白别趣。

    其作品具有很强的学术价值和较高的收藏价值,受到国内外藏家的广泛好评,并多次参加全国展览及相关学术交流活动,屡次获得国家大奖。众多作品被出版、发表和有关艺术机构收藏,2006年出版《张文浩书法》个人作品集,2011年出版《张文浩国画》个人作品集。

    (实习编辑:高雪莹)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