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化 时评 狂言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媒体任何时候都不应弃守伦理底线

2012-12-07 09:35:25来源:新京报    作者:郁潇亮

   

  这是使人绝望的一幕:一名轨道中的男子试图爬上站台,10米开外一列地铁正呼啸而至。这张真实记录惨剧的照片日前登上了 《纽约邮报》的头版,而编辑为其配上的图片说明更加令人窒息:“这个人被推下站台,就快死了”,醒目大标题则是“没救了”。

  遇害的男子名叫韩基石,韩裔美国人,58岁。3日中午,他在纽约市49街地铁站与另一名男子爆发口角,被推下站台。他试图爬回站台,没有成功,遭进站列车撞死。自由摄影师奥马尔·阿巴西拍下韩基石生命中的最后一刻,《纽约邮报》采用了这张照片。

  一列地铁,一个男人,除此之外是一片空荡荡的站台,照片本身并不血腥。如果没有文字的话,人们一定会希望这个绝境中的男人最终能化险为夷,死里逃生——可能是地铁急刹成功,也可能是下一秒从画面外冲来几个人合力将韩基石拽出。但《纽约邮报》的编辑以异常客观平实的语句,剥夺了所有的希望,于是读者们似乎都看到了这个男人随后被万钧之力碾碎身躯的场景。这是真正的冷酷。

  据说,事发时离韩基石最近的人也在30米外,而摄影师自觉无力挽回这一结果,只好用闪光灯提醒地铁司机。可能,这一切发生得太快,等到人们察觉时确实已无力回天,因此要说现场的其他人都是“见死不救”,或许有失公允。但不管如何,这张照片里只有一名独立无援的男子,看不到任何冲向他施救的人,而摄影师的选择则是按下快门,而不是放下相机去拯救一条即将消失的人命,招来议论在所难免。这一图景无疑是悲凉的,谁愿意眼睁睁地看着一个无辜的人送死呢?善良的人们,大概也只好用“无能为力”来驱散心头的不豫了。

  本来,这场悲剧可以永远结束于列车碾过韩基石的一瞬间,但现在因为照片的出版、上网、转发、评论,韩基石成了一个依旧在炼狱中饱受折磨的灵魂,可怕的场景被定格于此,他在观众的脑海里活灵活现地、千万次地面对着夺命列车。于一名死者而言,他既失去了生命的尊严,更无法获得永恒的安宁,这一切要拜《纽约邮报》所赐。因为这张报纸的编辑,一场悲剧变成了一次突破底线的媒体消费。

  从纯粹媒体从业者的角度来看,这张照片具备了一切应有的新闻价值:心理震撼、突发事件、独家买断、现场感、话题性、延伸度……这里面有太多可以操作谋划的空间,而通过头版通版处理,则是最具直观性、最能一次释放内在能量的方式,以寥寥数语的说明切断读者“救赎”遇害男子的念头,更是无异于一声棒喝:张大眼睛、盯住版面、直面死亡吧!任谁看见这张报纸,都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平心而论,或许绝大多数编辑穷尽职业生涯都拿不到如此有价值的照片和题材,其诱惑力之大可想而知。

  但这张照片的所有价值,也就在“惨死”这一卖点上,除了使人震惊之外,只会令人感到痛苦,叹息生命之脆弱、命运之无常,进而疑惑人性之淡漠。如果说《秃鹫与小孩》这张照片提醒了人们战争与饥饿问题,点出了人类社会的痼疾,那么这张杀人地铁照,充其量就是一次个人悲剧的公开展览而已,说明不了任何深层次的问题。倒是报纸将其刊出的举动,反成了质疑媒体伦理底线与价值取舍的导火线。

  媒体并非不能将悲剧展示给世人看,相反,这或许是其不可推卸的责任之一。因为往往只有从悲剧事件中,人类才能更好地认识自身的缺点,继而磨砺人性的光芒,留下希望的种子。但在展示悲剧的时候,媒体如果不能抱有悲悯的情怀与向善的力量,就容易迷失在伦理的陷阱之中不可自拔。

  在媒体及摄影的发展历史中,不乏展示死亡与痛苦的传世之作,而这些作品也往往饱受争议。刊出这些照片的媒体,声名鹊起的不在少数,或许这正是《纽约邮报》的编辑试图凭这张头版照片所要争取的效果。现在一切都已无可挽回,如果真要让韩基石的死亡展览产生一些值得铭记的东西,那也应该是考问媒体从业者们,到底要传播希望还是宣扬绝望。

  (编辑:郭宇)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