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戏剧 摄影 舞蹈 展览 演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蔡广斌与他的“影像水墨”

2014-04-02 10:17:52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彭菲

   


作品《自拍·iphone·No.A01》

 
  “如果国家的进程是个在海中航行的大车轮,里面装载着政治、经济、文化,一并朝前驶去,那么当代艺术的位置在哪?它不该是那些飞剑的水花,轻燕掠影;也不是留下的水纹,模模糊糊。它应该在‘金字塔’的最前端。”——蔡广斌
 
  影像水墨的弄潮儿
 
  约访蔡广斌时,他穿着一身黑衣黑裤,手里拿着一只黑色IPHONE,不说话时有点酷,一张口满是询问式的关心和自省。走在约定的咖啡馆里,有客人在桌旁玩牌,他问道:“这儿烟味重,我们要不再看看其他地方?”谈及当代水墨,他聊了一会,又顿了顿,问道:“我这样介绍是不是太散了?”或许正是长期养成的思辨习惯,使蔡广斌拥有敏锐的感知力。他抓住了一个个映射时代的生活现象,解构成诸如《窗》、《自拍》、《他拍》等耳熟能详的系列。在一次研讨会上,他的老朋友徐可评价他的作品“具有一种孤傲和质疑的态度。”
 
  蔡广斌喜爱黑色,在他的记忆中,曾多次被“黑色”打动,这些记忆最重转换为一幅幅作品。无论是《窗》、《他拍》或《自拍》,“蔡式力作”总绕不开各种层次感的黑白灰,他曾说过:“当我审视水墨与影像材料,头脑中想得都是黑色情节,这种情节的材料线被模糊之后,便是我黑与灰的墨与影像世界。”这些作品中的人像和风景,都像是被打了一层薄薄的雾气。
 
  十多年前,蔡广斌因《窗》系列备受关注,近几年的《他拍》、《自拍》则将他的创作生涯上升到新的高度。今年三月,《再造新墨韵:蔡广斌当代水墨艺术研究展》(下简称《再造新墨韵》)在华府艺术空间展出。走入展厅,不少作品被IPHONE的黑色外壳包裹着,画面的主体仅是一张面容特写,除此之外,几乎没有任何多余的留白。他们或疑虑、或审视、或慌张,甚至看起来有些奇怪,部分作品还因失焦重了影。蔡广斌解释道,这些“重影”反映出自拍者内心的摇摆——既想表达自己,又举棋不定——研究个体心理诉求是他的创作母题。对于那些神情,他说道:“我并没有刻意描绘情绪,如果你网上搜搜自拍图片,发现他们(自拍者)都是这样,看上去不一定‘准确’。自拍头像有很大的透视感:眼睛放大,其余缩小。这最能反映一个人的自我意识。”蔡广斌告诉记者。
 
  《自拍》系列得以问世,归功于IPHONE4的出现。“有次我们一家三口去香港,每走几步,就出现一个硕大的苹果标识,我感觉,这种影响力已不能忽视了。”他回忆着,“以自拍为例,它原本是个体行为,如今俨然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这种由个体影响到社会的文化思潮,让我觉得很有意思。”他说道。
 
  业界关注蔡广斌的原因之一,是他善于拿捏水墨与影像的关系。以作品《他拍-陈海公路》为例,艺术家将一幅用墨色处理过的无人的公路影像图片与一张意象化的面容水墨作品放在一起。蔡广斌回忆起2008年首次留意陈海公路时的情景,“它激起了一种早年时期的悲哀,甚至是贯穿于今的模糊的、沉沉的东西。”当时他拍下了那条漆黑的的马路,并思索着眼前的影像如何与水墨结合。自“陈海公路”后,其作品延伸至东滩、江湾、与西郊公园。这些作品采取了“并置”的手法,即一幅墨色处理过的影像景物,配合着一张朦胧的水墨的肢体或发肤,这让蔡广斌取得平衡:“夜幕下的景色在视觉上满足感官体验,与水墨并置后,又解决了传统水墨独幅作品过于含蓄的观念问题,更便于提示观者注意,当代现实的复杂心理问题。”蔡广斌告诉记者。
 
  蔡广斌的作品,在社会现实与个人心理、传统文化及当代视觉新需求中取得进展,以达到深刻而到位地表达现代人生存的现实生活。
 
  《再造新墨韵》策展人鲁虹评价蔡广斌的作品时说:“无论在关照对象的方法上,还是在形式的表达上,他(蔡广斌)都远离了传统水墨画的程式规范。就前者而言,他大胆借用了由手机或相机拍摄的图像符号;就后者而言,他以没骨式的手法,进行全新的艺术表现。并由此创造了一种‘前无古人’的新墨韵,从而为水墨的表现开辟了一种全新的可能性,这是极其不容易的。一部水墨发展史告诉我们,传统中的水墨艺术家在作画时,总是要强调‘书法用笔’的价值观,即使用泼墨或上颜色时,也要执着地强调所谓用笔的味道,而艺术家蔡广斌恰恰在这一点上逆反了传统。
 
  著名批评家刘骁纯曾经接受媒体专访时,高度评价他的这一创造,认为他的无笔痕渲染法既与传统有联系,又有新的创造,其关键是在用水与用图上出了新意,我完全同意他的看法。在此,我想补充一下:是对现代影像构型方式的借用促使蔡广斌改变了水墨渲染的方式,与此相关,新的水墨渲染方式又促使他的作品很好偏离了科技的图像与德国艺术家里希特画照片的表现方式,但这却使他能够把对现实的独特感觉、对现代影像的自由借用在画中以很中国的方式充分表达了出来,因此是具有艺术史意义的。”
 
  “孤独是一勺苦口良药。”
 
  蔡广斌于1963年生于黑龙江。12岁那年,蔡广斌随父亲去黑龙江美术出版社,时逢国内连环画的兴盛期,他拜师扬沙、郭广业。1984年,蔡广斌以东北考区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人物专业。“当时我们班只有四个学生,我一直是很叛逆的,又觉得自己什么问题也没有。”蔡广斌聊笑了。他的“叛逆”,让好友徐可记忆犹新,她回忆道:“我刚进本科时,蔡广斌刚从国美分到哈师大教书,我们见过一回。一直到我留校成为他的同事时,整个哈师大只有他是国美毕业的,我们都对他有一种崇拜。至今为止,他身上依然有种知识分子不太合群的那种清高,这是一种自信,也是一种内心的尊严。”
 
  清高与自信,换种说法,可能也会是一种孤独,蔡广斌不避讳谈它,他说:“对我来说,来上海后不觉孤独,因为我已孤独了很多年。当你想的和周围的人都不一样,能不孤独吗?90年代,我想的是中国有良知的文化人考虑的问题:中国将来该怎么走,中国文化应该反映出什么,人和人之间关系是怎样的,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呢?甚至,我们活着有没有意义?”心灵上的形单影只,让他日夜陷入无穷的思考中。
 
  在哈尔滨工作那些年,蔡广斌除探索绘画与教书外,也在几个城市里尝试公共艺术的项目,因此积攒了些储蓄。1999年,他来到上海。“当时我也想去北京的,都想过在北京买房,王劲松陪我在央美附近方舟苑转过。最终止步于北方人的大酒量。”他说起初到上海的插曲,“上海人喝酒有意思。有一次朋友相聚,7、8人开了三瓶啤酒,小杯子就一杯,还不满呢!我是北方人,拿过来一饮而尽,其他人都傻眼了,说上海人不这么喝酒,大家干杯抿一口,之后随意喝。这真把我震撼了!就因为这事儿,我决定来上海了。”
 
  2002年,《窗》系列应运而生。它是打开蔡广斌再创作生涯的窗口,也是打开其孤独的窗口。蔡广斌将一个个窗口堆积起来,窗口中的脸庞,是紧张、痛苦、压抑、迷失的。他们渴望着交流,又被一道道墙隔开。《窗》系列一经推出,得到了海外藏家的人可。“不用解释,他们就懂我的作品。”他说道。
 
  “可以迷茫,但要早醒。”
 
  去年,蔡广斌离开供职十多年的上海理工大学,转向华东师范大学。十几年来,他的住所也从浦东,转到浦西。谈到如今的艺术系大学生,他坦言:“真正有‘观念’的学生几乎很少。即使央美、国美的学生,一毕业也会找不到北。可以迷茫,但要早醒。大学第三年就开始找工作,之后要被生活左右。20多岁想不明白,这辈子很难有出息。”
 
  也许是这份超前的危机意识,让蔡广斌能在原本的赞誉中,依然不断地寻求改变。压力是他的清醒良方。二十多岁时,他的压力大多来自同辈的朋友。于是,当代水墨应紧贴社会现实,是他时刻警醒自己的心灵喊话。他在1997年画过一幅《假日寒江独钓》,画面的上方借用了马远的作品,下方人物露出自顾优越的滑稽表情,穿着不那么得体的汗衫闲钓,有明显的调侃意味。“90年代,有钱人就喜欢花几千块,喝最好的酒,用最好的鱼竿,钓最好看的鱼。这和古时以钓鱼传达道家思想完全不同。”蔡广斌说道。
 
  第二次深刻感受到“需要改变”的时候,是在不惑之年。他告诉记者:“刚来上海时,我参加过一些大展,经常拿奖。之后《窗》系列又得到批评界的关注。可是在04、05年,我感觉不能这样下去了。我应该选择参加当代艺术领域里学术性强的展览。带给别人更多的思考。”经过深思熟虑后,他开始尝试影像水墨,也就是《他拍》系列的开始。
 
  如今《自拍》系列引得业界认可,但蔡广斌却没有停止思考。他说:“这么多年,怎么去做,怎么坚持下来,是和时代紧密联系的。昨天是他拍,今天是自拍,明天可能自拍就淡下来,会是新的体验,那么我的创作方式与表现手段也会随着艺术观念的改变加以调整。”
 
  近两年的当代水墨热潮,让他感触颇深:“当代水墨圈其实很小,画得好的就更少。当代水墨艺术家被关注得太晚了,到了我这个年纪才开始和社会那么密切。这些对水墨圈的关注,来之不易。我也会把它抓住。”
 
  这是真实的蔡广斌,他有北方人的直白与淳朴,有艺术家的清高与自信,他是追时代风筝的人。鲁虹在《影像挪用与水墨探索——解读蔡广斌的近作》中如此评价蔡广斌作品的时代意义:“在数码时代的大背景下,当一些人认为水墨媒介已经没有意义,无法再与丰富多变的新生活相匹配,而只能往抽象水墨方面发展时,他不但坚持探索这种传统媒介全新的可能性,而且通过对影像元素的巧妙引入,创造性地赋予了水墨以新的文化属性与表达方式。这也足以表明,构成水墨图像与笔墨的表现方式,在传统之外还另有新径。”
 
  (编辑:杨晶)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