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筱
从9月10日起,北京刮起了一股“跨界”艺术风:第六届宋庄文化艺术节将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呈现“无时不艺术、无处不艺术”的激情。此间,这股“风潮”一路南下,“玲珑塔”宋庄+青年艺术家联展在昆明展出了300余件作品。
这是北京郊区的一个小镇子——宋庄所带来的艺术冲击波。
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一处民间“孕育地”,宋庄吸引了众多“北漂”艺术从业者。尤其在2009年,朝阳区启动“26.2平方公里农村地区的土地储备计划”,涉及北京90%以上的艺术区,包括008、正阳、环铁、费家村、索家村、东营等。该年年底,大批艺术家开始向宋庄“迁徙”。而他们的生存状态也引起更多关注。
“搬家是我们的生活常态”
在100多平方米的工作室,老莫一边沏茶一边不经意地说,“我们的生活啊,就是搬家。”老莫是北漂湖南籍艺术家的“元老”,2009年底,他和一群老乡艺术家搬到宋庄。
长发齐肩、皮肤黝黑的李奇安是一个随遇而安的画家,2008年正式来到北京发展,然而两年换了三个地方,“最初在酒厂艺术区,后来搬到东营,去年10月又搬到宋庄。”
拆迁带来的不断漂泊,让老莫们感到无奈与痛苦。有艺术从业者们去抗议,老莫倒并不以为然。“我觉得艺术家们的行为应该更加理性。”据他介绍,当时搬进这些艺术区,大多数人或多或少知道这些看似坚固的厂房其实是违章建筑,看似有法律效力的租房合约也许只是“一纸空文”,但苦于没有更好的选择,抱着侥幸的心理。
“攒够钱到北京追求梦想”
到北京之前,李奇安在湖南已经是小有名气的画家。年近半百,他毅然决定奔向北京。回想在北京的第一年,他感慨万千:“节衣缩食仍然埋头苦干,坚持着撑下去。”
李奇安是幸运的,在北京很快打开了局面,但更多的艺术家却一直很清苦。能租得起工作室的人也并不多,更多的都住在村落民居中。
画家吴宏(化名)在北京打拼了十多年,已过而立之年的他,仍不时需要父母的“救济”。他租不起工作室,只能“蜗居”在宋庄小堡村一间十多平方米的民房中创作,一年的房租不到5000块,冬天没有暖气,夏天又特别闷热。由于作品无人问津,最窘迫的时候不得不把作品拿到卖画框的商店里,请求店家帮他出售,而且对售价没有任何要求。
他的作品堆放在角落,积满了灰尘,终于有一天一个来买画框的人看到吴宏的画,店家用1000元的低价把十幅油画卖给了他。拿着这得来不易的1000块钱,吴宏心中既有悲凉也有感激,至少这些钱暂时满足了他的温饱之需,在北京的生活还要继续,为了自己的艺术理想,他要在这里坚持。
“艺术家,最初都是同一片泥土上的草根,经过时间、市场、社会的层层洗礼,能达到顶峰的人少之又少。”李奇安说,艺术是创意事业,成功难度大,付出与收获常常不成正比。
但大家之所以还愿意来北京,“因为北京有完整的艺术产业链条,从艺术区、画廊、展览馆到艺术家、评论家、收藏家,各个环节都很完善。”李奇安解释道。
“想要一片稳定的土壤”
宋庄的地理位置偏远,租金也相对较低,所以,许多艺术家都选择在此“栖息”。[NextPage]
李奇安原先在东营艺术区的工作室年租金达到4万元,目前宋庄工作室的租金大多在2.5万左右。2006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认定宋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为十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之一,艺术家们也多了一份安全感。
不少艺术从业者也坦承,在宋庄办展览的吸引力远不及靠近市中心的艺术区,比如798艺术区,关注的人少,艺术人作品价值的实现便是最现实的问题。
对此,宋庄艺术区也在积极创造条件,做好艺术家的服务工作。他们成立了宋庄艺术促进会,使政府、艺术从业者和艺术机构三者之间有顺畅的沟通交流,定期举办展览推荐作品,建立信息库,给他们提供便利和关怀。艺术从业者也已经改变了当地的生态,宋庄村民闲置的房产如今变成了货币,村民的孩子有几个考上了美术院校。
随着越来越多艺术从业者的进入,“僧多粥少”的宋庄镇土地开始升值,翻了数番。2009至2010年之交,宋庄的房源出现了紧张局面,“听物业人员说,明年的房租可能要上涨1万块左右。”对此,艺术人黄海燕忧心忡忡,“要是政府能为艺术家们提供一些廉租房,生活就好过多了。”李奇安则表示,“只要能有一片稳定的土壤,让我安稳地画画就好。”
(实习编辑:李九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