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心武
专门的建筑摄影,至今还存在着这样的争论:镜头里只容纳净建筑,还是把人也拍摄进去?一种极端的意见是,建筑摄影必须拍摄建筑本身,镜头里是净建筑,而不能容忍人的出现。乍听到这种观点,有的人会立即反驳:建筑是人建造出来供人使用的,“以人为本”嘛,拍摄建筑时把人放进去,不是恰好可以说明这建筑与人的亲和关系吗?只拍建筑本身,那出现的画面跟设计师的效果图有何不同?更何况,许多设计效果图,也特意要点缀上一些人的剪影呢。
但是,如果你看到并欣赏了主张拍摄净建筑的专业建筑摄影家的作品,看得多,品得细了以后,你就会渐渐懂得,他们的道理和实践,都令人肃然起敬。
我对建筑素有兴趣,每到一地,总要探访那些独特的建筑。1987年我到美国加州圣迭戈访问,特别去观赏了路易斯·康设计的萨尔克生物研究所。参观的那天是休息日,研究所里几无人影。研究所的两排方型矮楼无甚稀奇,但两排矮楼之间宽阔的中庭却令人吃惊,没有一株树、一丛灌木、一片草坪、一盆花、一件装饰,只由中间一道规整的旱沟槽将中庭水泥地面分为两半,望过去,则是蔚蓝的海平面,深远处,是仿佛画笔一气划成的海平线。
正是在那一刻,我第一次憬悟,原来建筑不是物体而是生命,我眼前的建筑,呈现出一种肃穆宁静的表情,使我不得不把自己浮躁的心绪收拾得平和通达,以使我与建筑达到心灵的默契。在那中庭,我让朋友给我拍照留念。回到北京,多年过去,检出那几张照片,只证明着我“到此一游”,却并不能体现出那建筑的魅力。这就是因为,照片非专业建筑摄影师所拍摄。
2008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了韩国建筑大师承孝相的《建筑,思维的符号》一书,承孝相不仅是杰出的建筑设计师,也是建筑理论家和建筑摄影专家。他在这本书里所附的大量建筑照片,都显示出他的理念正是“正宗建筑摄影应拍摄净建筑”。在这本书里我见到了萨尔克生物研究所的“净像”,顿时心热眼亮,脑际忽然飘出李白的两句诗:“相看两无厌,只有敬亭山。”一千多年前的李白就没有把敬亭山当作物,而是当作了与自己平等的生命存在,故而与敬亭山为友,你望我我望你,看见了山的表情,看到了山的内心。其实建筑也是如此,既已建成,犹如婴儿出了母腹,便是一个独立生命。
我写此文时,正好大二学生小安来访,见我文章标题后,便道:“啊,写建筑物表情呢!”我立即纠正他:“注意我题目里故意没有‘物’字!”倘若只把建筑看成物体,那就别来谈论建筑摄影了。建筑摄影所面对的,是一种特殊的生命,拍摄他们,认为应该只拍“净像”也罢,认为无妨拍入适当的人物也好,都应该拍出建筑的“活像”,特别是要表达出不同建筑的不同表情。
中国工程院院士、建筑大师马国馨,2009年交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他个人历年来考察中华周游列国拍摄的建筑摄影选集《寻写真趣》。马国馨早期参与设计的作品有北京建国门外的国际俱乐部、毛主席纪念堂,他最成功的设计作品是1990年亚运会启用的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马国馨的设计风格,我以为基本上属于折中主义,再进一步说,则是在中西合璧的过程里,以西点眼,以中融通。他的建筑摄影,也是折中的,这本《寻写真趣》第一辑叫做《人和建筑百图》,说明他跟承孝相的拍摄理念正好相反,他认为要拍摄出建筑的呼吸与心跳,恰恰需要从人与建筑互动的角度来处理镜头,人在镜头里不是点缀不是参照不是起图解的作用,人与建筑是灵动的共生关系。
第二辑叫做《俯视大千百图》,全是他从地面高处或飞机上俯拍的建筑。他第一辑的第20图,是拍摄他自己设计的国家奥林匹克中心,就像父亲给儿子拍照一样,他轻易地捕捉到了那个建筑最灿烂的表情:帆形高立柱、斜拉索、凹型顶面……显示出“80后”那“我们是迈进现代化的一代”的豪气,同时,如果你“相看两不厌”地推敲,则可以发现,这一角也正好显示出那建筑内在的中华气质——“洋装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那凹型屋顶的前半部,饱含着中国古典建筑庑殿顶的意蕴。
第一辑里还有一张施工中的“水立方”的照片,把那ETEE(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的特殊表情——我是多么新颖、轻盈、通透啊——体现得十分充分。第二辑第98图是从83米高的西苑饭店顶上俯拍的晚清建筑畅观楼,这座欧洲巴洛克风格的建筑被处理成前有大片尚未泛绿的春树后有大片灰白色现代楼房的颇为尴尬的处境中,但却“瘦影自临春水照,卿需怜我我怜卿”,一派“资深美人”的表情。慈禧皇太后曾两次到畅观楼,领略“泰西风情”,这一特殊建筑的前史与今况,令我们浮想联翩。
优秀的建筑摄影家,不必一定是建筑师,就像优秀的游泳教练员甚至可以完全不会游泳一样。但是鉴于我们国家目前纯专业的建筑摄影还不发达,自称也不过还属于“业余”的马国馨,他的这本《寻写真趣》的建筑摄影专著的出现,是值得重视、应予推荐的。
上海世博会不久开幕。世博会首先是各国场馆的建筑大观园。现在绝大多数场馆已经建成亮灯,也常有照片出现在网络和平面传媒,但我还没有看到与新闻摄影、艺术摄影严格区别开来的建筑摄影——即把世博会各馆建筑的表情传达出来的,动人眼目触及心灵的杰出作品。不要说世界各国的民众,就是中国百姓,也不可能人人都到上海一睹世博会真景,因此,切盼主办方不仅能提供关于世博会场馆的新闻照片、艺术照片,更能出版一本由专业建筑摄影师拍摄的照片集,把各国各地区场馆那百媚千娇的表情风姿,淋漓尽致地展现给我们!
(编辑:崔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