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灵
在理论研讨会、学术论坛等场合,现场发言总会出现一些人所谈概念与他人差异较大,甚至与约定俗成或已有定论的命题有所出入的情况,因而,基于这种语境下的立论便会产生一些辞不达意或顾左右而言他的结果。那么,是什么造成了在队伍并不很大的摄影理论评论界,仍然存在着语境的差异呢?
地域的不同,学业背景的不同,见识的不同,对个别概念范畴的认识不同,固然会造成大家所谈概念的所指有差异,但也不应该有较大出入。比如关于纪实摄影和纪实性的摄影,至少目前目力所及的一些论述,仍有混为一谈之处。比如,作为特定概念的“纪实摄影”并不能涵盖所有纪实性的或者说具有记录性质的影像,但“纪实摄影”一词的使用确实存在泛化的现状。
笔者认为,造成理论语境差异,让在同一个论坛上发言的专家的结论两股道上跑火车的原因,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摄影理论的基础薄弱现状。只要喜欢舞文弄墨的摄影界人士便会在一定范围内被冠以“理论家”的名头,其对于基本的摄影概念是否明晰,是否具备相应的基本理论功底,则难以考量,饶是如此,这样的“理论家”也不多见。
二是传统理论、概念与不断出现的摄影新现象,以及西方摄影专著大量译介引入后造成新的碰撞。仍以“纪实摄影”为例,我们是严格遵循其舶来的固有的传统概念范畴,还是将所有记录性质的影像全部归为一类笼而统之,抑或根据中国的摄影现状重新限定其范畴,目前仍处模糊状态,尤其是在不同类型的摄影评选等场合的使用更显随意,无形中加重了这种模糊。
三是学习氛围不够。包括被称为“理论家”的部分人士在内,摄影界在这个全球化时代的学习求知欲似乎并不强,随意套用“意境”、“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传统文艺名词,或者动不动就冠以“人类学影像”、“时代见证”等大概念的论述大量存在,而对于大至一种摄影现象,小至摄影师个案或一组作品从本体的角度展开论述者,并不多。这是否与论者对于摄影本体的精研程度不够,或者了解不多故意回避有关呢?
不过,摄影界理论语境存在差异是件好事,大家所谈不同,必然会促进一部分人见贤思齐,学然后知不足,也能产生更多的理念碰撞与交流,在“和而不同”的大氛围下,共同推动摄影理论和评论事业的发展。
(实习编辑:崔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