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晓峰
·大型艺术展览开幕气氛搞得固然很热闹很震撼,话题很鲜活也很有争议性,但是事实上存在各方利益倾轧的问题,很容易消解了来自艺术自身问题探讨的深入,这部分有意被隐匿的问题还是非常值得警惕的。
·现在还出现一种苗头值得注意:策展人、批评家利用手中资源,然后将资源作为筹码,借着文化创意产业的东风,拉起一马人今天在这里搞一个活动明儿在那里做个活动,给人感觉当代艺术似乎很活跃的感觉,但是别忘了是“换汤不换药”。
·眼下遇到的实际情形与真正的问题是,再没有多少人真正有耐心探讨行进中的中国的当代艺术作品本身,比如针对作品进行针对性与系统的评论,已经成为稀缺的声音。这种现象造成背后学术资源无形中的浪费,还连带造成大型艺术活动越来越乏味,越来越娱乐化,越来越不具备独立性,越来越不专业。
·我们能不能打破过去二三十年来中国当代艺术呈现的标志性遗留的惯性“遗产”,即抢占山头,在重大展览中努力露脸站位,以此作为为自己添油加醋的资本,将是关系到中国的当代艺术能否取得更大实践突破的重要前提。
8月15日开的展览,8月16日总策展人朱其却无奈的发现,网上没有一篇是关于双年展主题的报道,却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了作品之外的东西。这点性质上像极了批评家年会,声势还算浩大,却让公众不无失望。现在艺术活动最新的情形是,只见人头攒动却不知道内容为何。
前者挨骂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是组织者协调与考虑欠周全造成的;后者被骂有人认为这完全是内部的不节制,而导致当年年会的无主题化,更有批评者尖锐的认为,年会只不过是批评家和谐搭线人情的联欢会。话都说得不是很好听,但是至少提醒了目前中国的当代艺术在某些环节上存在的问题。
最为值得关注的是,在骂声的背后,中国的当代艺术整体系统却一直缺少真正有效的监督和反省机制,这直接造成当代艺术环境的变质。
中国当代艺术的“无间道”现象
即便提出了社会各类焦点问题的798双年展这回也吃力不讨好,更是将当代艺术近一两年出现逢大展必被骂的结局推到了一个高潮,这在主办方看来是始料未及,在第三方似乎又是情理之中。何谓“第三方”,通常指与展览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但是问题是,这次798双年展内部也彼此开骂,并且形成无间道似的“骂中骂”现象,这在艺术展览中还是非常“罕见的”。
近几年大型艺术展览越来越受到质疑,大体上牵扯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我们活动的组织者是不是安排妥当,是不是有些地方做得不尽人意,在价值取向上可能有失偏颇,以致才引发如此大面积的骂声。策展人对展览的控制失当,反映到现场那一定是哪些细节上出了问题,这时有没有危机处理的预案。但是似乎从目前的艺术展览环境来看,对于现场临时出现的复杂情况,策展人在这方面的处理还是比较业余的。
二是为了哪种利益而出现的展览,这个仍然值得去客观的分析,如果你做到了相对的客观,那么所谓的质疑可能也是一个好的展览组成部分,至少表明人们在意你的展览,有时间和你较真。最可怕的是,如果是以损害多数人的利益成全个体的利益,那么不被骂都不可能。自私现象在艺术圈很严重。
三是展览有没有意思,如果你花人家时间去看你的展览,你做得很糟糕,当然人家要说坏话,更何况如果是要买门票,人家是消费者,上帝当然有权力对你制造的“产品”指手划脚,别忘了现在大家都有现金压力啊,没有投诉你,算你幸运了。
四是策展人,批评家是不是需要重新考量一下中国当代艺术的整体环境,用心去塑造一个学术主题,而不单只是简单的确定一个主题,这只是完成一个概念,如果没有实质性的内容,只是单纯地将展览搞得越大越有动静,那么仍然逃不过骂名。这里涉及到一个行业本应该具备的自律行为,这种基本的规则,却屡屡被突破。
五是要么你做个让大家都误会的展览,那么你就可以对骂声无动于衷,无视众多非议,你本来做的意图就是要让人误会。但是问题出在展览出现问题之后,没有人出来给大家一个合理的解释,因此少不了以讹传讹。我们的组织者过多的强调客观原因,唯独不愿反省自己的环节。这是值得反省的。
近些年大型艺术展览活动往往被解构得几乎没有任何公信力和权威感,在国内似乎没有一个可以值得各方信任的艺术展示平台,中国当代艺术“无间道”现象就这样畸形的产生了,这也是中国当代艺术发生变质环境的真实状况。
不能把艺术展览搞得很春晚
为什么圈内人不珍惜现在这么多展览的活动机会,通过一些细节改善面临的问题,多一些理解和沟通,可能中国的当代艺术整体环境就不至于目前这样互相不信任互相拆台。
都在谈批评出现问题,那么为什么每次重大活动批评家们都不好好的批评一下,以便哪怕是一点点改善批评环境,为什么批评家一次次对于火热的艺术现场失语,最后依赖媒体的记录,去寻找书写艺术史的素料。
都在说艺术家作品没有原创力,为什么自诩伟大的艺术家们不能好好下番工夫,把作品质量搞上来,你也不能太豆腐渣啊,而且跟着起哄,惟恐音量不够大。
都在说策展人如何的不力,既然每个大型艺术活动都少不了策展人,而且还要配备主题,那么为什么不能做到事先开放一些资源,甚至可以海选艺术方案,而少一些策展人高高在上的一意孤行或者所谓的个人意志力,总不能搞成春晚,很恶霸很俗气。
现在大型艺术展览活动,恰恰很像春晚的机制,要么用赵本山式的古董级明星,确保所谓的收视率,要么像流行歌曲串串烧似的整个大杂烩,人人叫欢,最多也不过是去年春晚出炉的“英伦”配的噱头,仍然显得创新不足,保守有余。
现在还出现一种苗头值得注意:策展人、批评家利用手中资源,然后将资源作为筹码,借着文化创意产业的东风,拉起一马人今天在这里搞一个活动明儿在那里做个活动,给人感觉当代艺术似乎很活跃的感觉,但是别忘了是换汤不换药。换句话形容,这种现象就像开连锁批评和策展一样,这带来的后果极为危险。因为这样的行为,主观层面上和生意人做生意是没有两样的。毕竟,当代艺术不该只是逢场作戏,观众也不是傻瓜。
[NextPage]
警惕大型艺术展览的“开幕式现象”
刨除对双年展主题的评价之外,这次双年展从另一个层面直观地直播了中国的当代艺术呈现与面临的环境状况,这也是近一两年来凡是遇到大型艺术展览 “被骂综合征”,一方面,接踵而来的注定是漫天谩骂,另一方面在学术批评层面却看不到跟进,一个大型展览只是单个策展人或者只是当事策展团队的事,之后就看不到更多关于大型策展活动的学术研究等后续活动。
换句话说,艺术大型展览的“开幕式现象”非常严重,有如海潮潮来潮去,只留下现场“狼藉一片”。也有人将这种开幕式现象形象的比喻成为颠倒的奥斯卡颁奖活动,貌似华丽堂皇的学术气氛,却充满娱乐神经。也有人认为就像艺术超级市场那样挑来拣去,谁的东西都看不顺眼,这似乎已经成为当代艺术流行的一种怪现象。
无论是哪种比方,眼下遇到的实际情形与真正的问题是,再没有多少人真正有耐心探讨行进中的中国的当代艺术作品本身,比如针对作品进行评论,已经成为稀缺的声音。这种现象造成背后学术资源无形中的浪费,还连带造成大型艺术活动越来越乏味,越来越娱乐化,越来越不具备独立性,越来越不专业。今天越来越细分的各行各业,你难以想象,艺术圈不基于专业性,而停留在一个普通活动的操作层面上,那么它和娱乐圈有什么区别呢?
介入不及时,后续讨论不足,学术体系不建立,批评系统难以生成等等,都是大型艺术展览中学术成分流失的罪魁祸首,以至每次重要的艺术展览活动学术方面都无形缺失,关于建设性自然就无从谈起。近些年,中国当代艺术学术构造上一个失误点可能在于,对于现场学术这条线索的不重视和没有充分展开,以至于当代艺术批评表现得异常惨白。
尽管,大型艺术展览开幕搞得固然气氛很热闹很震撼,话题很鲜活也很有争议性,但是事实上存在各方利益倾轧的问题,很容易消解了来自艺术自身问题探讨的深入,这部分被隐匿的问题还是非常值得警惕的。
中国当代艺术30年的历程,其实也是一部分人始终跟进,一部分人被排除在野的过程,在当下新的环境构成中的中国当代艺术,有些事情是会发生变化也需要发生变化,当年很有市场的江湖化和圈子化,以及小家子气,拉帮结派都可能成为艺术发展新的绊脚石。艺术界各方需要心平气和,特别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更有眼光与共识,能够打破,超越既定的标准与价值判断,寻找新的关系和方法,才能回避具有探索意味的大型展览艺术实践成为闹剧,被娱乐化,被利益化。
“开幕式现象”可怕之处在于,大家一哄而上,之后似乎鸟兽散,只求在现场做个记录,于是一个投入巨大人力,物力,财力的展览,最后只不过成为策展人漂亮的履历单上的一个常项,艺术家艺术活动年表似乎令人眩目永远相伴,逢人便提的一行文字记录。展览变成艺术家表演或捞取名利的中介平台,这可能就是大型展览越来越失去诱惑的深层次原因。
艺术展览,还是要回到艺术本体的讨论,而不单只是一味突出策展人以及可能随时出现的噱头。我们能不能打破过去二三十年来中国当代艺术呈现的标志性遗留的惯性“遗产”,即抢占山头,在重大展览中努力露脸站位,以此作为为自己添油加醋的资本,将是关系到中国的当代艺术能否取得更大实践突破的重要前提。
艺术展览之间信息流动太少
今年的大型展览在此之前还有两次挨骂的高潮,其一是学者高名潞策划被认为是2009年度最大展览的“意派”,批评者的意见集中在,将这么多艺术家的作品套在“意派”这个仍然有建立在西方理论基础上嫌疑的理论,是不是策展人有意自圆其说;其二是,艺术家卢昊策展的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的“资历门”事件,矛盾集中在卢昊的身份以及挑选策展人规则的透明度在哪里?
[NextPage]
这无不说明,即便中国的当代艺术运营了30年的历程,有些问题还是没有被充分打开,比如对重大艺术展览的信息交流机制;比如在一些重大现场的把握上还是缺少深入的研究,以及关于这方面的讨论也非常有限;比如去年的上海双年展,南京三年展,广州三年展,今年的成都双年展和798双年展等等,大体上都延续了过去常规艺术大型的方式,重视顺利的开幕这个环节,依然缺少学术上的互动机制。这与策展人之间信息交流太少的原因分不开,貌似友谊,开会也经常交叉碰到,但是更多的也是自己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缺少倾听,走过场的现场依然很严重。
策展人单兵作战或者策展团队联合策展,和其他展览的策展人缺少共识,内部并没有构建一个信息交换与共享的平台,这就实际上,无形中造成很多劳动属于重复性的工作,而成长中的中国当代艺术应该尽量回避这些消耗,但是现在只停留在为展览而展览的阶段,没有上升到这个艺术生态链良性运转的高度去看待我们的大型艺术活动,因此,展览活动无法体现与形成学术价值链,以及关于艺术自身的有效传播。
每次大型艺术展览,其实都是行进中的艺术界面临一次动态研究的绝好课题,如果我们的学术界都不去做更好的引导与解决问题,则不单只是一次展览失效的问题,更是造成艺术资源巨大浪费。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未来是国内大型艺术展览的高发期,这种现象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不寻找调整与更新的方式,还是在艺术圈老套的纠缠里绕来绕去,只能是越来越让自己失去方向。“文人相轻”,在艺术圈尤甚,互相看不起的现状比比皆是,很容易造成轻浮以及资源上的极大浪费。
这都显示了中国的当代艺术面临环境问题。中国当代艺术的环境建设如果需要有建议的话,那么策展人之间信息流通,互相交流是非常需要的。在这个环节里,学术界其实完全可以承担起一定的监督责任,及时撰写相应的文章,指出利弊,这才是符合中国的当代艺术现实需求,而不是艺术展览频繁登场,可实质性问题却得不到解决或者起码的改善。
艺术展览不应该沦落成为只是策展人单方面一个策展理念,虽然策展人每次的主题都是有针对性,但在执行过程中,不能只是艺术家资源的一次简单重新调配,换句话说,策展人不能只是满足于你提出的概念,当展览结束之后,很可能只是意味着你的工作才进行到一半。现实的问题是,更多的时候展览结束了,一切都随之结束了。这种不作为的情况,何时能够得以改变呢?
策展人、批评家、艺术家面临的课题
我们现在正面临着一个变质的环境,这个值得警惕。一个以学术为主要指向的艺术活动平台,最后只沦落为一场娱乐活动的印象,甚至骂声一遍,那么只能说明中国的当代艺术面临环境的恶劣。比如上海双年展被人认为是娱乐嘉年华,成都双年展被网友批为假大空。而今年学者高名潞主持的意派展览上,则被骂为“臆派”,言外之意理论只是他自己编造出来的。批评家栗宪庭出任9月份的宋庄艺术节总协调人,则被骂成为“为什么还不退休”等等,也只能见怪不怪了。
现在有人已经总结出来了被骂的基本条件:只要你有名,只要你的展览够招摇,一般指回顾性的大型展览,集中的艺术家很多,只要你活跃,不管你主观还是客观的原因,只要你出头,就骂你个狗血喷头没有选择。当然,不否认骂有骂的种种背景和原因,甚至掌握了一定量的内幕,但是现阶段建设性的意见,还是比无谓的谩骂要积极得多。
[NextPage]
这也给策展人,批评家提出新的课题。我们需要在什么样的环境,以及什么样的条件去探讨艺术。如果一个以学术为指向的展览,或者说以学术为努力方向的展览,被进入到另外一个无关主题层面的探讨,那么这个时代的艺术标准在哪里?策展人,批评家与学者们的努力又在哪里?艺术圈为什么一直要在这样一个明确的悖论里自欺欺人自我折腾,即一方面不相信评价系统,一方面要对作品进行阐释。近些年,随着中国艺术市场的升温,艺术家、批评家与策展人本来达到了一定程度的默契,为什么现在艺术圈要么集体沉默,要么互相攻击,看不到合作的精神,他们之间新的默契点与推动力来源又在哪里呢?
2009年,中国的当代艺术脆弱的学术和评价系统再次得到了真实的证明。这些年策展人、批评家出镜率实在高,不坐台,不搞点私利可能都不行。如果策展人、批评家选择了复制式的批评和策展套路,显示不出批评与策展的独立个性,那么网友的反击可能最直接的就是骂了,至少网络空间的话语权还是对等与开放的。
骂声从何而来,这也是中国的当代艺术环境最突出的问题。诸如,大到销售为目的艺术博览会,以及学术为指向的双年展,或者一些群展,甚至普通的个展,都一次又一次成为骂场。这里面的问题,我们结合一下当代艺术发生的环境,可以判断存在这样的原因:
其一,利益指向过于明确,或者说有人认为这么直说不够公平,但是,有些事实可以确认,至少我们的策展人、批评家在选择上还缺少公正和透明。
其二,策展与批评机制的协同能力比较差,在骂声的时候,或者表示质疑的时刻,很少有批评家站出来,表达立场,相反是集体沉默,在很多艺术展览现场的独立批评性声音很难听到,这是中国的当代艺术行进过程中非常令人遗憾的。因为公众需要这样一种明确与明晰的声音,提高对当代艺术的了解与判断。
其三,艺术圈形成的所谓江湖化潜规则是非常保守的,当代艺术这些年的大力开放,如果还不能打破这个圈子化的游戏,那么只能说明中国当代艺术生存土壤实在狭窄,中国当代艺术骨子里一方面号称颠覆性、叛逆、先锋,一方面却陷入利益的圈中难以自拔。比如,中国的当代艺术常常发生一些“心知肚明”的事,说明这个圈子的系统还是不够开放,大型艺术展览还停留在炫耀个人资本上,这是需要反思的。
其四,过度炒作当代艺术,以至于当代艺术几乎成为“新闻艺术”。这就让一些艺术家有空子可钻,自然损害了其他艺术家的利益。但事实是这个现象是非常触目惊心的,有种流行的说法是,不善于经营自己的艺术家不是好艺术家几乎成为不成文的规则,这是值得质疑的。
中国的当代艺术已经发生新的条件与基础环境变化,策展人、批评家、艺术家们更应该把精力放在自己的主业上。当你不能拒绝名利的时候,至少不该主动的利用名利场将自己潜规则起来吧?
开始变坏了,但也还会有机会变好起来的,但愿是经历这样一个过程。中国当代艺术需要新的环境,迎接新的变化,换句话了解,只有从细节重视开始,小到展览现场服务的一个细节,大到一个主题的深入讨论等等,能够真正回归到艺术本身来做文章,中国的当代艺术才能赢得新的尊重,而不是回到20年多来只属于少数人掌玩的过时游戏之中。
(编辑:范文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