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子
“年少的心总有些轻狂,如今你四海为家,曾让你心疼的姑娘,如今已悄然无踪影”,每逢周末在北京798艺术区的小道上,总有一个抱着吉他的歌手动情地唱着这首《曾经的你》,当然他主要还是要销售自己制作的原创CD。在他对面,一个拉着三轮车的大哥正在叫卖打口CD,另一侧则是从各地赶来的各色人等摆摊贩卖各种装饰品和艺术类图书。
与这些散户不同,在一些画廊旁边悄然多了不少创意小店,从民间传统的皮影、风筝、剪纸,到“毛时代”的军挎包、红宝书再到各种家居装饰、手工布衣,琳琅满目,无所不有。 或许跟电影《海角七号》的热映有关,一个“袖珍邮局”也搬进了798。
这是闻名国内外,拥有众多知名艺术机构聚集地的北京798艺术区吗?难道画廊主们因为金融风暴放弃了当代艺术品,而改行做起了创意产业,或许这里也在试验“口红效应”。
从藏家到游客
让我们将时间倒转,看看798艺术区的蜕变史。现在的北京798艺术区原是德国援助建设的“北京华北无线电联合器材厂”所在地,因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当初低廉的租价,从2001年开始,全国各地艺术家开始在这里集聚。在之后的几年中,随着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断提升,“798”作为一个中国当代艺术的生产基地和展示场所逐渐被外界所知并成为北京都市文化的新地标。特别是在北京奥运会期间,“798”作为人文奥运理念的重要展示场所接待了众多国外要员和知名人士,自此798开始了它的转型之路——当代艺术的产业化探索。
如今的798路标林立,到访者再也不会因为迷路而急得满头是汗。自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进驻“798”并做了第一份地图以来,越来越多的外来者喜欢按图索骥。不同的是,如今的地图上更多出现的是餐厅、婚纱摄影店和服装店,而艺术展览的讯息本末倒置般被边缘化。现在来“798”的人,大多数是操着全世界各地口音的游客,导游还在不住地用喇叭喊着“大家往这边看,这上面有大标语。”随之而来的是镁光灯频闪,展览的内容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展示它们的厂房以及厂房旁边贩卖的各种创意产品。
当展览变得不再重要,当参观者的主体由藏家变成游客,不少画廊自然选择了离开。特别是在这一年金融风暴的席卷和“798”不断高涨的租金双重胁迫下,那些家底不够殷实的画廊老板不得不驻扎到离798不太远的草场地艺术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对于“798”来说也是概莫能外。
从艺术展到时尚聚会再到创意小店
在世界当代艺术呈现时尚化的大趋势下,“798”也变得洋味十足,迪奥、爱马仕、阿斯顿马丁等国际奢侈品牌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这里。无论是开新产品发布会,还是当代艺术家为品牌做的创意艺术展,每逢周末“798”总会迎来大大小小的时尚聚会。不过,这些奢侈品牌并没有想在这里销售,只是将这里视为一个品牌展示场所。正像在拥有近三层楼高的耐克品牌展示店里,观众能真实地感受到耐克百年来的创业历程,却买不到一双合适的鞋子。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自金融风暴以来,“798”的不少画廊已半年没卖作品了。倒是“百年印象”——这个以经营摄影作品为主的画廊里,却是出乎意料地人潮涌动,作品旁也是一排排红点,让不少画廊经营者羡慕不已。
不管“798”的转变是主动还是被迫,是前行了还是后退了,当大家看到那句充满挑衅意味的“2分钱威尼斯双年展”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危机下,价格低廉品更受欢迎的“口红效应”似乎已在这里得到了验证。仅从这点来讲,“798”的这个转身也别有一番韵味。
(编辑:范文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