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夏彦国
当下的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艺术本身的发展,而且这个艺术本身的发展和批评是不能脱离关系的。在对展览和拍卖公司的宣传上,都少不了批评家的文章出现。但是现在的批评家面临一个尴尬的局面。在资本操纵的情况下,很多机构对批评家不是很重视,以为批评家只是个码字的机器一样,他们需要的只是批评家的名字,而批评家到底在写些什么并不重要。这时候批评家的境遇就比较尴尬了。批评家的文章成了一个形式的东西。从这点来说,当代艺术批评看起来是一直在发挥作用,并没有缺席。但是从根本上说,批评家没有发出自己的声音,即使发出了也不会有人去真正的关注。
从批评家自身来说,资本的参与会使得批评家的言辞变得疲软。一些肆意吹捧的文章到处可见。如果说这些文章是真诚的,那么我们会很庆幸我们中国有那么多的好艺术家都被批评家发现了。这显然是问题的。中国艺术市场发展过快,这使得艺术品先有市场后有学术支持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个艺术家的作品在展览销售和拍卖上获得了市场的认可,这个时候会左右批评家的判断,我说这个可能有人会反驳我说这是批评家自身的问题,所以我在这里想说的是批评家应该去了解市场。
尤其在现在艺术市场不好的情况下,批评家更应该去梳理和分析现有的艺术现象,思考一下如何去综合分析中国当代艺术特殊的情况,这不仅仅是艺术市场专家的事情。如果一味地站在学术的角度、撇开市场谈问题,难免会陷入狭隘的思考中,只有综合了解整个艺术事件背后的故事,才能深刻的分析艺术现象存在的原因。
批评家如何在现在这个复杂的市场背景下独立判断是很重要的。
第一,批评家首先要有独立的人格,真诚的去判断艺术品,而不能仅仅为了关系,去维护艺术家和艺术机构的利益,也不能为了满足个性的表现而不能客观的判断。08年,批评界发生了一些事情,批评家之间的争论本来是好事,但是到最后成了人身攻击,如果批评家不能公私分明,又如何让人相信你可以对艺术做出正确的判断。当下的艺术批评存在两个极端的现象,一是绝对化的批评,多是吹捧批评对象。将一些美学词汇不负责任地放到作品分析上,最后文章成了空洞词汇的堆积。二是一味的批评攻击,就想刚才谈到的,作为批评家应该将批评本身和生活本身分开,将个人感情掺杂近来的批评会有失公正。
第二,就是批评家独立的判断能力。批评家不仅要具备艺术史的知识,还要具备高度的审美,现在批评家容易有一个现象,一味的钻到艺术家的作品里面去谈,没有一个整体的文化概念去探讨,当代文化领域其他方面在发生什么并不是很了解。还有就是拿着西方的词语进行堆积,到底有什么意义?一个批评家除了具备学科的知识,还要有其他文史类的知识,还要有敏锐的判断力,首先要有独立的判断。
在新的形势,如果这次市场危机给艺术发展一个转折点的话,一个本土的批评家在坚持什么,批判什么,引导什么,无疑在这个时候是很重要的。
(编辑:范文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