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戏剧 摄影 舞蹈 展览 演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苏坚:“方鸿渐们”的当代嬗变

2009-04-28 09:50:49来源:北京文艺网    作者:

   

作者:苏坚

    身在美术学院教学第一线,不可能不接触“艺术学子出路”的话题。随着经济危机的“挤水分”和对艺术、教育市场化的“压泡沫”过程的深入,相信话题还会不断重复出现。身且亦是的过来人,体味距时未远的“学艺术”心态,面对有的学子的“呼吁”乃至“呼救”语调,还真颇为吃惊。

    对此话题,大家可以事先预期到的部分论调,是对教育体制陈旧、市场化扩招等情况的责骂。这是毫无疑义的,我本人“咒考试”过、公开说过“作为某种制度的参与者而自恨自悲”的话。但就像大家骂娘怨爹累了嘴皮之后,不得不还老实面对“谁让你生在百业待兴的中国”这个根本问题,然后如英国诗人拜伦的名言“我爱英国,但我不爱英国人”说的那样“不爱中国人”。

    事实正是如此,任何制度、体制之下,都得归结到执行之的“人”这个中心——尤是“从我、从现在做起的人”。就是说,好制度当然好,但也要期冀不好制度反激生产出优秀人才的情况。“制度先决”还是“人先决”如“先有鸡还是先有蛋”问题,有待社会学家争出个定论,此宏题非我能力和兴趣所及,但对我常日接触的“人”——学生——说些话是现实的。

    关注话题的那几天,正好发生本国留学生几百人在法国土伦大学“买文凭”的事件。因为钱钟书《围城》中的“方鸿渐”太著名了,这些“假海龟”被议论者贴上了“当代方鸿渐们”的标签。改革30年汹涌的留学潮过来,该留下好几箩筐这样的“假海龟”吧!莫非,作为现代大学摇篮地的欧洲大陆,其也“制度不行”吗?

    像土伦大学事件这样有事实和“文凭纸”可查可证的“假”,其实只是冰山一角。如果再而泛至“假问题”中的“质量问题”这个实质,可悲还会倍增。其他类学子我难判断,就艺术类学子而言,应尤悲的。这些年来,艺术领域中,教师、学生到俄罗斯、英国、欧洲、美澳去洋一回,一、两年混个文凭的情况多有,但我就知道有些人连留学地语言都听说不上几句的,很难想象硕士、博士论文是怎么写下来混过关的。但除了论文,端赖视觉是“世界语言”这个优势,画幅画儿塑个人儿交作业得个分总不难——国外还风格不限非常自由的。

    我在此没有半点埋怨别人自由的意思。这如我曾预言未来“(纯艺术)美术学院(形式上)必将灭亡”,我是持“学艺术是饭饱茶余的闲事”观点的。其实,在国外,所谓的学习“纯艺术”,课堂上的各项自由度远远甚于国内。我曾迷惑地问过一个留学澳洲回来的同事:听说在国外上课好像整天就是“观念、思想的自由辩论”,而且教授一周还不一定见着几面?他似答非答告诉我:比如澳大利亚最著名的国立大学(位于堪培拉),在课程式(学分制)艺术硕士(MFA)之外,专门有研究型艺术硕士(MFPH),无论你学的是绘画硕士、雕塑硕士、摄影硕士等,都不是“art”或“fine art”,而是“philosophy”,就是“哲学硕士”,学校认为研究艺术是一种哲学高度,是有关世界的问题、思想、观念及其方法论的,讨论、辩论必是常态。这样的学习,对于有材料有想法有兴趣的学生可能就是其乐无穷,对于空洞贫白的学生反觉无聊透顶。所以,在国外玩得起这个“无聊”的学子要不特有理想、要不后顾无忧,重利务实的学子不合适。如此,我多少有一点为艺术类的“当代方鸿渐们”伸冤的心情,极大自由下本就无所谓“真”和“假”嘛。生活的每时每刻谁不在“研究、学习”艺术?凡·高没进过艺术学堂成了大师、有人恰恰因为叛逆逃学而成名成家、还有人干脆非专业半路出家玩成气候!

    艺不艺术,不是由学堂和一纸文凭证明成立的。那么,为什么中国的艺术学子仍有成千上万的人在乎这么一张“假的假文凭”或“真的假文凭”呢?这就不得不考究“当代方鸿渐们”的目标实质——我同样无兴趣讨论产生之的制度、体制原因,诸如我们相关海龟归国在职称、待遇、入户、住房、奖励等优惠政策的刺激功效。在诸多目标之中,我认为最本质的一点是:他们要通过艺术的名义过多考虑艺术本身之外的实利。在这些功利化读书观之中,撇开由于这数年艺术市场化造势而泛滥在学子心目中的“艺术发财”、“艺术生钱”梦不计,最低层面、最直接的目标追求是:找一份好的工作。有一张“洋文凭”更被认为具备优先条件,这跟现在的艺术家热衷在简历表中写上一长串国外参展名目一样能“提升身价”——即使有些展览可能观众上不了几个人或实际社会效果几无可考。

    回顾一下,留学潮在中国经时已久。比较起来,鸦片战争爆发而门户被迫打开的那时,林风眠、徐悲鸿那一代学子,确实有着另外一种纳新涤故以提升文化档次、重振民族精神的济世情怀的,他们归国后无论从事艺术创作实践或从事艺术教育工作,都有着明确的社会责任。虽然此般精英精神于今难再,却绝对是将学艺术视为找工作领工资发大财的想法相形见拙的。想一想林风眠当年在巴黎还积极办“海外艺术运动社” 热情地自创条件演习艺事,不知道现在的“方鸿渐们”除了挖空心思办“假文凭”,还有多余的热情搞艺术活动否?

    若将上述附着着“文凭质量问题”和目标实质问题的“方鸿渐现象”泛化为“样本”检测国内艺术学子,情形甚至更糟——换句话说“洋方鸿渐”是“国产方鸿渐”的部分“出口”(适时亦又“转内销” )和变种。国中“买假文凭”的真人实事早历经多年成公开的秘密了;而由于制度、体制之因让“方鸿渐们”得以隐性谋取“假的真文凭”,大家也不陌生。这些,暂且由行政部门的“打假办”办去,我不妨在此另说点关于“样本生源”的话。

    身为素描教师,说句实话,我每年都要为接触军训回校上第一节专业课的新生发愁一次。正如我曾说过“学生是无罪的”,这些无辜的颜面,都经过层层的残酷竞争才争到这十几、二十分之一机会进来的,他们很多人来自贫穷农村。事实上,多数人是奔着通过读书在城里找份工作来实现改变命运目标的,有纯粹艺术理想的人极少极少。就个人态度而言,在目前的社会现实之下,“读书找工作”这样直接的功利观本身没有太大的错,或者说可以理解,我也来自农村也短暂经历过这样理解“学艺术”的阶段。问题是,社会上艺术岗位的有限存在在艺术和教育市场化跃进造势中被无限放大,其所产生的错觉暴涨了学子的功利欲。当这种种不切实际的欲望与艺术教育的特性、艺术的学术性等对应互动时,以及更接下来与进入社会后的社会现实对应验证时,巨大的反差扭曲了学子们的正常心态,“怎么办”、“何处去”的“拯救”呼唤就这么叫开来了。

    每对新生,我会习惯性来一番“大家做好目的不太明确地通过实验、尝试、争论、玩耍、乱想来学习艺术的准备”、“我们可以通过尽量有效的交流理解艺术,但别奢望在我这里‘学懂’艺术”、“艺术涉及一些技术和知识,比如透视、调色等,但绝不保证在这里学到‘找工作’的本领”的话。对于艺术,我本人就还在学习、探究中的;但说这些话还出自我“打埋伏”、“打预防针”的心理:学艺术的,无拘束轻松上阵;学以找工作的,可能找错对象,失落、无聊、偷懒、逃避非我责任。数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我多数时候面对着的是消极和被动的局面和结果——尽管我常常换位地站到学生的角度去想问题。现在的学子,学习中普遍存在缺乏主动性和独立性的突出问题。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带有中学上来的坏习惯,“细节怎么做”、“方向怎么走”、“标准答案在哪里”地等着老师“填充”。大学之前的教育经历中,他们的艺术素养几乎一片空白,在单薄底子里普遍缺乏扩展学习的内涵的情况下,必脸上写满迷茫。

    关于学生学习的主动和自觉问题,举个例子。我眼下正在给一班低年级学生上素描课,在倒数第四周的时候,因为内容涉及素描写实基本功问题,而美术馆喻红的展览正好不远万里送上门来,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喻红的艺术如何暂且不论(学生几乎还没进入思考这类问题的层面!),从专业的角度讲,她的写实技术必对学生提供诸多的参考价值,我跟学生说这样的学习很重要,用心看下来,比在课堂上不明不白浪费时间磨几天洋工学的东西更多,我还提醒学生注意展览中有关构图、材料、局部细节处理等等专业方面的问题。我亲自把展览开幕的时间告诉学生,连怎样去美术馆的路线都说了。在倒数第三周的时候,由于担心学生上网搜索我的素描专业文章麻烦,我亲自把自己的论文整理为一个整体贴在博客里,告诉他们网址,希望他们既然正在一个老师手下学习,了解一下该老师对所上专业的观点是必要的。

    在倒数第二周——就是课目即将结束——的时候,我就这两件事对学生做一个考查,看看学生是不是有些看法、想法提出来讨论、争论,合力把做这事过程中的信息(一定是关于“学习艺术”的!)有效传益于全班同学,对教师的我而言也是个跟学生互动的重要线路。但是,一个班30个学生,只有一个女生做了上述两件事,她可能担心我让她复述我论文的观点和看法,还特别声明说没什么耐性看完或没完全看明白我的文章。我还能怎么办呢?我反问学生,这到底是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集体沉默。我于是只好按我观察和理解“帮”他们分析说:一、文化课多(还有讨厌的政治课)、课外活动多、聊QQ多等等没时间了;二、老师、艺术家没料甚至令人反感,不想看。对于“一”,我无话可说,也非我责任内;对于“二”,首先要把问题提出来沟通一下,我这人宽容、开放、民主,没问题的,接着若沟通也不能解决问题,那就罢课,把我给休了,换另一个高师上。说完,还是集体沉默——现在的学生多是“沉默的大多数”我是见多了的。其实问题大概不会是“一、二”,而是逃避和不主动。坐在课桌下被灌输“标准答案”惯了的学生,你最好把所有的知识、技能都装好,然后帮他们打开耳朵、坐在他们身边手把手来说和教,否则难保他们不混日子、蒙文凭。而在这两件事之外,类似的去看看中外专业杂志、网站、画册、书籍等,还更难上加难,再勿论主动去补充非专业之哲学、美学、社会学、历史等等知识和关注社会、政治问题了。李小山先生说过现在美术院校中很多教授几乎不读书、知识陈旧、观念落伍的话(大意),据我观察,学生的情况何不更甚!

    人的精力和时间有限,当然不可能样样知识都精通,但艺术可以说是最“杂”的专业之一,艺术品是各种知识交汇、综合的最可能结晶点,视之为职者,应随时做好面对、了解、学习新知识和增长新能力的思想准备,如果摆在目前的学习机会都不主动挖掘、珍惜、把握,难道祈求人人都是天生的才?如此而言,用心的、悟性高的学子,几乎不存在“救我的前辈在哪里”的问题,因为美术史和现实社会中,你其实有无数的师长、导师、长辈、名家、大师。

    学生个人永远是一幅画、一篇论文、一项艺术活动的主人,你的艺术、你的学习掌握在你的手里。是何种思想、观念、想法;创作资源来自哪里;用什么材料、媒介制作;如何占有空间;如何或是否跟过去、现在、未来时间发生联系;怎样进入社会以及针对什么社会问题;涉及更具体的互动、公关烦人细节怎处置……有多个方向要操控、消减、加强,很多情况、内容甚至之前无法预期须边做边把握,这方方面面的问题需要具备很多知识和能力,你随时要学会自圆其说、据理力争、独立调查论证。我们的中学教育在职业思维教育、生存能力教育、创新素质教育、主体自立教育、认知世界和适应生活教育等方面恰恰是欠缺的。这岂是仅仅被动倚靠时间有限的课堂、能力有限的老师、缺陷百处的教育环境可以解决的?艺术的特殊性也要求学习它的人有超强的独立性和自觉性。艺术,确实不是人人都合适以之为职业的,人人有权学习但确实必定不会人人都能学好艺术。

    无梦不为青年,劝青年完全不做艺术梦不合现实逻辑;深陷“一场游戏一场梦”而可能赌掉青春亦弥该警惕。我倒建议“半醒半梦”,这“半醒”的理性,正就留着思考如我此处的这类啰嗦话,在路上或正欲上路的“学艺人”,好好想想吧——如果,你本来就是个“真的当代方鸿渐”,成心想蒙个文凭混日子,就当我啰嗦是了。

  (编辑:范文馨)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