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戏剧 摄影 舞蹈 展览 演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姜建敏:描绘人性的痕迹

2009-03-03 10:02:14来源:北京文艺网    作者:

   

作者:薄羽文

    自从弗洛伊德开创性的在“理性”的大厦上戳开了个口子,人类对潜在精神世界的探究便一发不可收拾,这集中体现在文学、电影以及绘画上。弗洛伊德认为,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心理活动异常复杂,艺术家在精神领域自由翱翔,才有利于作品的浪漫性和深刻性。在艺术创作中,恰恰需要放松意识和理智对于潜意识的控制力,使潜意识获得任意驰骋、自由联想的机会。

    姜建敏就是这样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就是他心灵世界的一面镜子,是他精神世界的反映,这个世界异常复杂却又单纯至极,他是用直觉作画的艺术家。瑞士现代派绘画大师保罗克利说:“艺术并不呈现可见的东西,而是把不可见的东西创造出来。”

    要理解一幅画的内涵,我们可以借助很多媒介,比如结构、光影、空间、造型、色彩等等。姜建敏简化了很多媒介,他的画面注重平面效果,省去了背景和光影,他简化得越多,作品的神秘感就越大,内涵也就越丰富。

    一直以来,姜建敏的作品都透露着自然界的生气,虽然他从未直接表现过风景或者植物,《红袜子系列》作于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这组作品的表现对象是人,可是人物肢体如同植物一般自由生长,绚烂的色彩表达出一股旺盛的生命力,这种创作风格来自姜建敏对生命的独特感受。

    在对人的本性和自然之间关系的思考上,姜建敏和保罗克利如出一辙,克利认为人可以在植物身上发现自己,他时常前往公园和动物园寻找灵感,那里的奇花异草与各种动物,逐渐成为克利作品中的重要题材。无独有偶,姜建敏大学时期在云南佤族写生的经历,对他日后创作风格的确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姜建敏来说,创作并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他是个多产的艺术家,创作过程极为迅速,巨大的原创力来自他对生命和自然的丰富感受,他追求在灵感爆发时创作所达到的最佳状态,在这种看似随意的过程中却更加强调人性的本质。

    《浮游的身体》系列是姜建敏的早期作品,色彩暗淡深沉,支离破碎的躯体躁动不安,如同洞穴中的奇岩怪石,绝望和无助的眼睛,展示出灵魂的孤独和焦虑。这部分作品是姜建敏对生命中隐藏着的死亡趋势的思考,是一种根植于潜意识中的焦虑和恐惧。

    姜建敏本身的气质是积极、乐观的,他大部分作品充满童趣,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他的绘画世界用一种纯真、不含杂质视线看待性爱,裸露的身躯相互纠缠,乳房与性器像植物的球茎一样自然地展露在外,丝毫不带成人视野里的暧昧与情欲。在姜建敏的幻想世界中,人性如同自然界般纯净、充满生机。

    在日本居住的十多年中,姜建敏的绘画受到了日本动漫文化的影响,传统油画从动漫中吸取养分,令他作品中的梦幻色彩更显独特。他最新创作的《无题》系列水彩作品与大友克洋1988年的经典动画片《阿基拉》中的人物形象颇为相似。

    在动画片《阿基拉》中,大友克洋将故事背景设置在2019年,他设计了三个被军方秘密进行脑部实验的小孩,他们一直保持小孩的身躯,可面容如同80岁的老人,皮肤呈现病态的绿色。

    《无题》系列中的人物形象也是保持孩童的身躯却面容苍老,神态诡秘。大友克洋与姜建敏虽然创作目的不同,艺术形式不同,但人物形象设计却惊人相似,显示了艺术家之间“英雄所见略同”的默契,他们在不同的艺术形式上寻找到了共鸣。姜建敏在做自我解读时说,他想打破性别、年龄、时空、秩序的限制,追求一种永恒的本真、原始的人性。

 (编辑:范文馨)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