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蒋岳红
蒋华君 没有命名的出走 布面油画 400×600cm 2010
采访者:蒋岳红
被访者:蒋华君
蒋岳红:Q
蒋华君:A
Q:能描述一下你小时候生活的那个县城吗?
A:我存有记忆的童年时光大部分是在一个离衡阳市约30公里的小镇上。我父亲的单位是这个镇上众多的厂矿工区之一 。镇上也有类似礼堂的影院、供销社商店,还有赶集日人声鼎沸。我的小学是在矿上的子弟学校念的,我记得上学要穿过铁路,国道,镇上的集市,还要翻越一座山才能到学校所在的矿总部。
Q:你什么时候“离开”那儿的?
A:真正意义上的“离开”应该是初中毕业之后去省城念艺术中专。记得小时候我常常独自坐在我父亲单位那不高的围墙上,看着一趟趟来来往往的火车发呆。不知它从哪里来,也不知要去哪里。现在想来可能是对一个远在的世界某种想象和向往。也可能是这样一种想象很早的时候就萌生了我出走的愿望。我差不多十年没回这个镇上了,如果再回去,也许我最想做的是看看那些定格在记忆中的景物是否还在,也许还会到小时候常去那个山顶的水塔上坐一坐。
Q:你什么时候开始画画的?
A:最早学画是初一升初二那年暑假学区举办的音体美特长班。
Q:你记忆中翻看的第一本和绘画有关的书是什么呢?
A:第一本绘画书有关的书应该就是学校发的国画书吧。认真阅读的第一本艺术有关的书 应该是初中毕业以后在衡阳师专附近的一个朋友租住的屋里看的关于罗丹传记的书 。具体情节内容已想不起来太多,但这本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慰藉着我对艺术家生活的执着想象。
Q:能说说你的阅读习惯吗?
A:如果说阅读习惯的保持,应该从2001年开始延续到现在。当然这里面也存在一个时间 点上的问题。1997年我从湖南省艺术学校退学来了北京。后来又准备考美院。之后的四年基本上在备考和应考中度过。2001年我在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上学(当时一年级还在廊坊东方大学城)我在校外的一个四合院租了两间厢房,外面是画室,里面是睡房。经过97年退学到2001年这几年来身心俱疲。接下来的这不长一年半的大学生活感觉像一个避难所。也就从那时候开始阅读成了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之后2002年下学期从青年政治学院退学 。但这时阅读已成我某种需要。
[NextPage]
Q:你睡前会看书吗?如果会,最近你睡前看的是什么书?
A:我现在大部分的阅读时间都是在睡前,所以很多年来没有关台灯的习惯。不过很久以前有一个病态的心理,怕睡过去了,醒不来,开着灯看书也成了一种抵抗,对失眠也有帮助。直到最近听到一个关于“光污染”的说法,有时候夜半醒来就会把灯关了。我想对于我来说“无意义”的阅读及冥想也许是对那个不在场的世界多了更多的问候。最近在重新翻阅波兰裔美籍诗人米沃什的《米沃什词典》一本有点类似回忆录的书。
Q:你什么时候知道美院的?
A:美院是在我初一那年暑假听说的,暑期特长班的老师就是考美院多年未果的老复读生。1995年我第一次去了杭州的中国美院附中,1997年我在湖南省艺术学校退学第一次来中央美院之前对美院想象来自它的地址 “南湖渠桥·万红西街”。可当我来到美院,周边到处是推着三轮车的小商小贩、尘土飞扬。完全颠覆我之前的想象,但这并没妨碍我朝圣般的心情,之后几年与我同考的画友都快毕业了,我还游荡在美院外……可能那时更容易把上美院和做艺术家当成一种既定的关系,虽然也知道很多大师是学院的遗弃者。后来2004年——2007年我在美院进修了三年。
Q:你有作品被卖掉的经历吧?能说说第一次的情形吗?
A:2007年年初的时候在索家村艺术营,两个以色列人。翻译介绍说是特拉维夫美术馆的,买了两张画,好像还在以色列办了一个展览。当时感觉很复杂,也许想起了凡高拿画换面包,记得当初把画取下框子之前叫朋友帮我和画合了张影。
Q:你去过动物园吧,能描述一下你的感受吗?
A:小时候去过。我们那个城市的动物园其实是在一个公园里关了点动物。好像是和家住市里的亲戚家小孩一起翻墙进去的,我想不太起当时的感受。后来因画世纪公园,一直想去北京动物园,不过也一直没去。
Q:你记得第一次迷路时的情形吗?
A:其实我一直觉得我的方向感还可以。包括我第一次去国外,威尼斯那些岛屿上的巷子应该是很容易迷路的,但我觉得也还好,也没怎么走错。偶尔的幻觉会有。不过1998年在天津的那次迷路印象很深,后来我在考前班上课经常会提起那件事。当时从天津美院去一个朋友租的房子,之前他带我去过一次,我清楚记得他那个胡同那个院子,等我到了却怎么也找不着, 那个下午像是在梦境。因为没有电话最后我不得不返回。
Q :你记忆深刻的一次和“等待”有关的经历是什么?
A:初三毕业那年我考艺术中专(湖南省电影学校)当时在长沙考完初试、复试,就回学校备考文化课。后来打电话查成绩说我过了,我说我没收到文化准考证 ,老师说那可能没过。记得那时打电话挺贵,后来也就没再查询,可却心中一直还在等待文化考试通知书。最后也没有等到。我只能参加普通中考。暑假学校的美术老师告诉我有一封电影学校的信,信正是省电影学校的专业合格证及文化准考证。日后我读卡夫卡的《城堡》让我想起了那次遭遇,故事里主人公“K”在我身上或许有那么点“现代翻版”。
Q:你第一次感觉有“危险”是怎样的情形?
A:初二时,我母亲病重,我从学校到医院,她突然不认识我,那一刻这种感觉特别强烈。
Q:你第一次有“无助”感的体验是怎样的情形?
A:应该是亲人的离去。
Q:能说说你最初的关于“裸体”的印象和意识是什么吗?
A:对“裸体”这个词最初印象和意识应该是羞涩吧。现在可能更多的是身体或躯体,当然这个身体或躯体本身也许就具有有很多意味和属性。
Q:你经常做梦吗?你会把梦境转换成画面吗?
A:这个问题让我想起小时候,家里墙上粘的图,类似于“科学报国”的宣传画。图中画一个小宇航员驾驶飞船翱翔太空的画报。这个梦经常在小时候出现。如果去探求画面跟梦境是否有某种牵连,比如动物,我曾梦见被动物追捕的瞬间。早上醒来,我根据依稀记得的场景还勾勒了一个小稿。也许梦还有别的意味,画面或许只是梦的某个碎片和截图。
[NextPage]
蒋华君简介:
1978年生于湖南
1997年肄业于湖南省艺术学校
个展
2010
消磨——蒋华君个展,偏锋新艺术空间,北京
群览
2010
改造历史——中国青年新艺术邀请展,今日美术馆,北京
2009
两湖潮流——湖北·湖南当代艺术展1985-2009,广东美术馆,广州
A+A第四回展,偏锋新艺术空间,北京
2008
“看不见的青春——中国新锐艺术家展”,WATERGATE画廊,韩国首尔
“后场”,别处空间,北京
A+A第三回展,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上海
2007中国当代艺术文献展, 墙美术馆,北京
多维视角艺术家联展, 你画廊,北京
2007
中外艺术家联展,一号地艺术园D区A-SPACE,北京
以色列中国当代艺术展,特拉维夫美术馆,以色列
2005
“中央美术学院学院之光”作品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
(编辑:罗谦)
版权声明:
本文系北京文艺网独家稿件。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北京文艺网)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