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之后的物质文化遗产——刘向华艺术作品
昨日的传统与今日的现代只是明天的遗产,现代之中传统的文脉和生机并非今日对于昨日的复制,刻意装蒜的复制不仅是哗众取宠,很明显还意味着虚伪面容下的空洞和贫乏。因为言说中的传统对于当下而言首先使活生生的生命个体身陷虚假的文化语境当中,而屏蔽了面对现实的力量,并在无从谈起中变得不知所措。实际上就每一个生命个体而言,所谓传统的文脉和生机仅仅可能呈现在自我之中,与此时此刻个人生命的冲动和理想发生关系,任何与生命个体的现实生存经验断裂的所谓传统,都业已腐朽。而所谓“昨日和今日的遗产”则意味着过往,意味着昨日和今日之后的言说,它不同于昨日和今日,而趋向于明天,相当于英语中的将来时态,其关键和价值是提供了一个新的视点,虽然是一个假设的视点,但假设的现实性正是作品的力量所在。对于不同时间向度中传统、现代、物质、文化、遗产的问题意识是刘向华 “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所关注的。
刘向华 “物质文化遗产系列”的关注点除了作品本身的创作之外,更将创作的范围延伸至作品周遭的空间环境场所之中。这些数字绘画作品中的雕塑装置与极具中国当下感的建筑空间环境场所相遇,与场所原有的秩序和内容相互作用,犹如在原有不同的化学试剂中滴入硫酸产生各种反应和生成新的意义。这种方法源自刘向华长期对于环境问题的关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出身的刘向华关注环境问题不仅仅局限于物质的层面,而更多的是其与人精神层面的关系。早在SARS肆虐的2003年,刘向华就曾撰文《现代环境设计中的人格和精神健康》(见《美术观察》2003年12月期)呼吁人们关注相关建筑环境问题。而在物质积累日渐富裕的今日,物质积累背后的文化价值却日益苍白和腐朽,建筑环境中的道德、伦理、社会公正、文化认同都被扭曲或剥离,场所精神日渐沦丧。今日中国的物质富裕在整个人类文明的进程当中处于什么层次,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如今在一种什么样的境遇中扮演着一种什么样的角色。
遗产意味着眼前的一切都是过往,今日谈论明天的遗产显然是一种假设。提供一个假设的视点是艺术家长时思辨和灵光一现所得到的灵感,它实现了逻辑上的一次反动。一系列由艺术家制作的经过革命洗礼之后的“物质文化遗产”使人切身地体会到别样视野中的当下感,这就是假设的现实性一种,假设的现实性正是作品的力量所在,它借由艺术家的思辨狂想和心灵感应而营造出来,这些内容原本需由未来人类通过考古发现及其知识系统对于今日人类生存状况的种种考古学和文化人类学还原方能呈现。种种“未来人类的考古发现”有很多虽由我们今天司空见惯的“日常用品”所构成,但这只是作品的表象片段,因为呈现在人们面前最终所构成的整个作品却是今日的我们从未有经验过的,因为整个作品是明天所发现的“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文化的遗产在800年后,当人们开启它,没有人能够知道具体的历史情境下它具体是什么东西,干什么用的,怎么用的,它对于生命产生什么样的经验,因为生命只有一次,800年后的生命断定要用任何他人的方式来经验生命都是很危险的。而对于今日,这何尝又不是一个简单的事实。
值得一提的是,人们可能惊竦地发现,如同800年后你飘荡的亡灵僵硬的眼目睹自己的尸首依旧曝于荒蛮之地,根据艺术家所感应的这个冥冥之中的未来人类考古发现的 “物质文化遗产”所提供的线索,将会泄露人类今日状态的许多隐秘凶狠和宿命天机。
(编辑:范文馨)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