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去哪儿》近日火上加火,“换爸爸”环节有人提出了不同意见,更多的人是对提出不同意见者提出了更强烈的反对意见,认为“专家的思想龌龊”、“一档娱乐节目而已”、“大家开心就行了”、“人家韩国版的也有这环节”等等,还有很多人问候专家及其家人,言辞很是激烈。
我不研究这玩意儿,但是作为一个孩子的父亲来讲,如果我的孩子大哭,不愿意参与这样的环节,我会尊重孩子的要求,拒绝参加这个环节。
对我来讲,别人是否娱乐,别人是否把这儿看作娱乐节目,里面是否有性别因素,等等,都不是我考虑的因素,或者有些也不是我能考虑到的因素,因为别人娱乐与否,与我没有任何关系。我关心的是,我的孩子是否在这样的节目中有自己的娱乐,如果孩子的哭声换来别人的娱乐,于我是一种极大的不舒服。或许我也把孩子的哭声严重化了,别人孩子的家长当然可以有自己的选择,但这是我的选择。
在电视节目消费未成年人,尤其是儿童,是个百试不爽的生产模式和营销方式。也正因如此,国内都不乏火爆的儿童类的娱乐节目。从节目生产的角度讲,生产者是讲求生产力的,即这种节目是否能够换回广告中的真金白银。或者正是这个原因,这种节目中有时候忽视儿童的感受,有时候没有想到跟儿童相关的法律问题、人文问题、甚至是社会的感受。
美国就刚刚发生过这样的一起案例,美国广播公司的脱口秀节目《儿童圆桌会议》,在10月17日的一档节目中,针对美国政府如何偿还欠中国的高额债务,一位小朋友语出惊人,表示“跑到世界的另一头,将所有中国人都杀掉”。节目主持人吉米·克梅尔未加阻止和引导,结果,引发部分华裔美国人和在美中国人的抗议,最终,美国广播公司向亚裔政治组织“80-20 促进会”(80-20 Political Action Committee)发表道歉信,并向社会承诺永久取消“儿童圆桌会议”节目环节,永久清除该内容,承诺加强审查,今后杜绝类似事件。
从根本上讲,《爸爸去哪儿》与《儿童圆桌会议》引发的争议,其性质是完全不一样的,但是,节目以消费儿童为内容是一样的,节目获得高收视率的诉求是一样的,节目想娱乐大众的想法是一样的,而且,两者带来的启示也是一样的:娱乐节目消费儿童还是要悠着点儿,谨慎点儿,既然你是在消费儿童,你就得把儿童看作儿童,有很多东西跟成年人不一样。其实,电视台不差钱儿,完全可以在节目制作中请几个做儿童研究的学者、律师等专业人士,给节目把把关,或许就少些引起争议的东西。不过,话说回来,要是节目有意为之,那就另说了,现在这社会,罗生门太多,好多东西一环套着一环,圈外的人根本得不到全本信息。我只是从一个父亲的角度发表我的看法,你们怎么想,跟我不相干。
(编辑:郭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