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童声合唱领域,德意志童声合唱团是最优秀的团队之一。而武汉观众相当有耳福,三年前孩子们就曾来汉献唱,昨晚他们重访江城,在武汉剧院带来澄净而空灵的歌声。本报记者也走进后台,探访到“天籁”背后的有趣花絮。
台上严肃:
圣洁的赞美诗,轻快的德国童谣,节奏多变的舞曲,不同风格的音乐被这群8到17岁的孩子们唱出来,像泉水一样纯净而清澈。在管乐的导引之后,他们在无伴奏的情况下演唱,高高低低的声音像色彩斑斓的丝线,为观众交织出美丽的画卷。当他们用中文唱起《虫儿飞》和《难忘今宵》,惊喜的掌声就像潮水一样几乎要淹没他们的歌声。
如此完美的歌声,如何练就?合唱团艺术总监、指挥马丁·莱曼介绍,一切都归功于严格的训练。不管在德国还是在巡演途中,每天一个半小时的训练雷打不动。孩子们都有唱诗班的基础,进合唱团后还要学习乐理等专业课程。他以自己为例说,合唱团的一切工作都十分严谨,上次来汉的指挥卡尔·贝林格尔卸任前,100多位候选者经过了排练、演出和考核委员会审核等多个程序,马丁本人经过了6轮海选,考察了足足两年,最终经过孩子们投票才确定。
昨日下午记者也观看了孩子们的排练。一个多小时没有休息,孩子们的站姿始终一丝不苟,站累了换下脚,或者揉揉眼睛就是最大的动作,整个剧场只听得见歌声和马丁讲话的声音,连工作人员也感叹“这些伢太听话了”。
场下欢乐:
排练结束,孩子们无声无息地散开,非常有秩序。就连8岁的孩子,也是默默脱下西装整齐地折好搭在手臂上,一副绅士模样。这个年纪的男孩怎么能不淘气?记者的疑惑让马丁神秘地微笑起来:“因为这还是在舞台上。”果然,孩子们进了后台,立马加速冲进了化妆室,歌声、讲话和嬉闹的声音同时响了起来。一个孩子冲出来拿起放在走道上的水果,看见了镜头,做了个鬼脸转身就跑掉了。
马丁透露,孩子们的生活也接受严格的管理,每天必须准时作息,随团的生活老师被孩子们叫做“妈妈”,是他们又爱又怕的人。“妈妈”很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团队精神,过海关时的手续都是孩子们自己办理,丢了东西也让他们自己求助。
不过,考虑到孩子们的活泼天性,团队有时也会作出妥协。团里大部分孩子都是球迷,合唱团的很多活动也和足球有关。2009年来华时,孩子们就曾在上海为中国、德国队的比赛演唱德国国歌。此次合唱团原计划提前启程来华,参与湖南卫视《天天向上》节目的录制,但日程确定后孩子们发现那天正是纽伦堡球队的比赛日。最终,孩子们决定留在德国看球推迟了来华航班。
由于团员年年更换,此次来汉的阵容中仅有几位参与过三年前访华的演出。马丁透露,2009年访华前孩子们都不会用筷子,演唱中国歌曲《牵手》时也只能哼出旋律。但这次来华孩子们是有备而来:“他们不仅会用筷子,还学会了用中文唱《虫儿飞》、《难忘今宵》。上次来武汉他们去看了长江,这次希望能去东湖和黄鹤楼看一看!”
(编辑:邵钰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