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家 美术家 音乐家 戏剧家 摄影家 舞蹈家 影视人物 其他 专题访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专访《背叛》导演

2012-10-08 13:52:00来源:网易娱乐    作者:

   

作者:3pinky

    采访者:3pinky

    受访者:基里尔·谢列布连尼科夫

  俄罗斯导演基里尔·谢列布连尼科夫的《背叛》是第69届威尼斯电影节第一个出场的竞赛片,这个开场不错,一个讲述像《花样年华》那样双重出轨的故事获得了媒体不错的评价,它在官方场刊上的评分目前位居第四。基里尔·谢列布连尼科夫在报纸上看到了美国一对男女联手谋杀了他们搞婚外情的伴侣的故事,萌生了拍摄《背叛》的想法,在接受专访时,他说出了创作的初衷:“我想我们每个人都会对这种故事好奇,因为我们每个人脑子里都有过背叛的念头。”

  记者:这部电影和你过去的作品手法上不太一样,在拍人物的身体时,你镜头紧紧跟随着他们的皮肤、动作。这种私密的氛围在拍摄前就已经设计好了,还是现场得到的启发?

  基里尔·谢列布连尼科夫:本来就设想好的,因此我们对演员的肢体表演能力要求也很高,他们不但要用身体也要用灵魂来表演,并且不羞于展示裸体。我们首先要找不怕拍裸戏——就是不抗拒裸露,也不恐惧镜头前表达他们感觉的人。

  记者:他们很快就进入你的状态了吗?

  基里尔·谢列布连尼科夫:对我和演员来说这是一段挖掘我们内在阴暗面的危险旅程,有时候我会把他们折磨得很惨,因为他们其实还不是训练得足够在镜头前敞开自己,我把他们带来俄罗斯生活了好几个月,把他们扔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他们觉得自己就像特别孤立,那种感觉也像被扒光了一样无助;有时候我会几天都不跟他们生活,他们也变得特别紧张,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对我来说,制造非常规的环境、强迫他们尽快跳脱出常规平稳的职业状态才是最重要的。

  在正式开机前两三天,我们会排练,排练即使没有背景、也没有道具也进行得比较流畅,我们都要沟通好各自的状态、要用什么方法演,什么可行、什么不可行,摄影师会一直在场。我们尽量要让现场像真实生活一样。所以我喜欢长镜头,也比较倾向让经过排练后他们在镜头前可以放松地表演,一般最多拍两条就过。

  记者:女主角对着镜子假装成男人剃胡子那段意味深长,镜子是一种什么意象?

  基里尔·谢列布连尼科夫:从来没人问过镜子的问题。很奇怪,我们自己都没有特别关注过人物反映在镜中的细节,我想这是源于一种传统,人们害怕形象反映在镜子里的时候灵魂会被摄走,所以镜子不用的时候我们会拿黑布把它蒙起来。那场戏我觉得也是因为我的演员有非常强的表演自觉,而不是我运用了什么导演技巧。她知道丈夫出轨后对着镜子剃胡子,我并不认为是一种性别对换的欲望,而是在怀念那个已经不存在的爱人,是一种伤感的情绪。那场戏我们拍了两次,现在你们看到的是第一条,第二天也不错但我觉得只是在重复上一次的表演,所以第一次显得尤其好,更真实。第一条总是最好的。

  记者:这个关于出轨的故事有什么社会背景原型吗?还是你自己想象出来的一种状态?

  基里尔·谢列布连尼科夫:我在报纸上读到过这么一个故事,一对互不相识的男女偶然得知他们的伴侣是彼此的婚外情对象,然后他们合谋把他们杀了,又伪装成自杀的样子。他们一起保守了这个秘密十年,但那个男人第一个选择自首,跟警察透露了来龙去脉。那是一个发生在美国的真人真事。后来我在这个故事上加入了一些虚构的情节,进而把故事扩展开,设想他和她是怎样的人,他们怎么相识,怎么会发生后来的事。

  记者:为什么会对出轨的故事感兴趣?

  基里尔·谢列布连尼科夫:我想我们每个人都会对这种故事好奇,因为我们每个人脑子里都有过背叛的念头,只是表现在不同的方面,不仅仅对爱的背叛。

  记者:去年你曾批评过俄罗斯电影现状糟糕透顶,现在你还是这样想的吗?你怎么看俄罗斯电影工业发展的可能?

  基里尔·谢列布连尼科夫:我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我从来不觉得自己是这个工业的一份子,我主要从事戏剧方面的剧本创作和教学,我现在莫斯科戏剧学院的老师。我承认俄罗斯电影现在是一团糟,某个程度上也许俄罗斯根本就没有真正的、能跟美国或其他电影大国相比的电影工业,但这里还有很多很有意思的电影艺术家,他们对现实有自己独特的理解,有的可能更倾向于现实主义,有的更。我们也有新的导演涌现,大家都在很努力为拍电影找钱,现在到处都是低成本电影-我这部电影可能成本一百万美元不到,非常便宜。因为我们并没有多样化的融资渠道,政府并不愿为电影建设拨款,也许以后会有所改观,因为更多影院建设起来,对电影的需求也会增加。

  (编辑:么春影)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