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郑爽在上海展览中心友谊会堂举办新书签售会。然而,这场持续了几个小时的签售会因为现场人气火爆一度引起秩序紧张。书展现场不仅出现了警察进行人群疏导,甚至不少手持记者证邀请函的工作人员也被毫不留情地清出场外。更严重的是,安排在同一地点的后续签售会也不得不临时取消。此后,郑爽粉丝莫名“跨圈”怼其他参展作家的事,也被指责“有辱斯文”。此事至今风波未止,究竟是谁的错?
郑爽作为一个明星,有非常特别的一面。尽管她并没有业界所认为“拿得出手”的作品,没有得过主流奖项,却并不影响她的粉丝对她近乎狂热的维护和追捧,也不影响她“自带流量”导致的“招黑”或“吸粉”。
这就注定当郑爽去参加上海书展时,很大可能会成为一个公共事件。找她签名的粉丝实在太多,让主办方有点措手不及。毫无疑问,她不是一个作家,她“出”的书,也很难被定义为写作。对上海书展来说,郑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闯入者”,庞大的粉丝,恐怕也不是书展方面想争取的人群,而组织方显然也没有做好应对明星到来的准备。
这种突发状况,造成三个传统意义上的作家签售会被迫取消。最典型的周国平,这位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就比较有人气的作家,本来是书展方面的重量级嘉宾,也因为郑爽的影响被取消了签售活动。周国平偷偷在批评郑爽的微博下面点了一个赞,引发了更多讨论。
郑爽“取代”周国平,这一幕实在意味深长。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人们对娱乐的需求,已经远远大于对高雅文化的需求,至少在粉丝数量上是如此。其实不必看不惯、捶胸顿足,这本来就是一个正常社会该有的样子,喜欢娱乐、热闹而肤浅地日子的人总是占多数,而喜欢高雅、喜欢深度阅读的精英消费群体,总是占少数。
那些持批判立场的人,认为书展方面根本不应该请郑爽,让文化的归文化,娱乐的归娱乐。但是,作为一个综合性的书展,上海书展理应展览所有愿意展览的书籍。它不是一个文学或者文化意义上的行业展览,展出书的多样性,本来就是一个书展的应有之意。
很多人抵制郑爽,本质上是因为对书的观念太过狭隘了。中国人普遍藏书不多,但是对书倒并不缺少崇敬之情,在崇敬的同时,也把书神圣化了。对普通人而言,心目中的书都接近于“经典”。能够出书的人,要么是作家,要么是专家,出书是称得上“家”的人才能做的事情。
但是,出版业定义的书,只是一种商品,菜谱、养生以及明星传记,这些看起来没有多高品位的书籍,往往才是出版社利润的源泉。那些艰深的、知识群体喜欢的经典,印刷量往往只有几千册,而明星的传记,有时能卖到几十万册。或许只有出版社的人才清楚,收入最高的图书编辑,其实是出教材的出版社,而不是那些业内知名的编辑。
因此,郑爽来上海书展签售,本身是书展开放性的体现,也有拉动书展人气的考虑。只不过,主办方仍然是一种书业思考,压根没有想到郑爽带来的“读者”会有这么多。可以说,书展主办方有开放、包容的思维,但是却没有相应预案,在组织方面,也显得不够专业。
在一个阅读意愿不高的年代,很多机构在推广阅读的时候,都爱动员明星。每当看到有明星拿着一本书给粉丝讲话的时候,我在感到悲哀的同时,也有一点点的感激:他们能让更多人爱上读书,或者至少爱上书这种商品吧,谁知道呢。□张丰(文化评论人)
内情解读
郑爽明星身份被忽略是“症结”
此事件中,主办方自然是有责任的,没能预判到郑爽作为流量小花在目前有多少线下号召力。但事实上,作为一个已经举办了14年的大型展览活动来说,上海书展主办方已经做出了许多改进。比如,郑爽及其后面几场人气较高的签售活动都安排在了主场馆之外的友谊会堂,相对独立的地点使得这一活动不影响书展主体活动运行。此外,安排在周末时段,虽然比如导致人流密集,但也是从读者角度出发,希望方便更多人能够与作者见面。
主办方忽略的最关键一点是,尽管也是来签售新书,但周国平老师显然不能跟郑爽并列处理,其粉丝们从年龄段到观展目的再到表达热情的方式都完全不同。所以,郑爽作为当红艺人的身份被忽略,显然是这场风波的症结。事实上,拥有其他身份的跨界作者在此次书展上都获得了与单纯写书作者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的关注,比如董卿、杨澜这样的电视人,以及在互联网上更活跃的一批青年写手。
所以,在争执郑爽的粉丝有没有错,或者主办方该不该负全责之余,有一个问题或许更加值得探讨:明星式作者该站在什么位置?这个问题的答案,不仅关乎书展的排片和秩序,更关乎我们的文化格局。
(编辑:夏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