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白鹿原》原著的群体,也很容易同时理解《欢乐颂》,但从小多是看类似《欢乐颂》这类粗浅网文的年轻受众,或许就很难读懂《白鹿原》。从原著改编为影视剧,决定收视率与票房的,往往是读者群的转化率,转化率高,收视率与票房就高。对小说的阅读口味,决定了改编影视剧的命运。
收视率也反映观众的阅读偏好
停播事件为《白鹿原》制造出不小的动静,这是《白鹿原》最大甚至是唯一的话题,复播之后,虽然豆瓣评分达9.0,但在社交媒体上,始终难以再形成有助提升其收视率的新话题。反观同期播出的《欢乐颂2》,口碑一路向下,豆瓣评分仅5.2,可围绕该剧的话题却不断——虽然多是吐槽。
同期播出的电视剧有不少,比如《思美人》、《择天记》、《龙珠传奇》等,但大家愿意拿《白鹿原》与《欢乐颂2》进行对比,除了这段时间属这两部电视剧知名度高外,还在于它们之间有着鲜明的对比性:一个口碑好收视率差,一个口碑差收视率好;一个乡土题材,一个都市题材;一个是在挖掘传统,一个是在撷取现代……这样的对比好处是容易捧出一个答案,比如通过感慨《白鹿原》的坏运气,来表达对电视剧市场与环境的不满,可这样的对比也容易遮掩部分真相,比如《白鹿原》看的人少的真实原因还有哪些?
按道理讲,《欢乐颂》和《白鹿原》都是IP,只不过成为IP的时间一个近一些,一个远一些。陈忠实的《白鹿原》被公认为是最难改编的小说,它难在小说的宏大篇幅难以用电视剧的娱乐手段来展现,难在不好寻找到具有史诗视野的编剧与导演,难在这个时代没法有一群演员能把书中数十个主演人物淋漓尽致地呈现在荧屏之上……回想原著,浮现于读者内心的,是渭河平原上的历史与传统,是无尽的荒诞与苍凉。陈忠实在精彩故事里所注入的文化潜意识、魔幻色彩、死亡主题以及性本能等,构成了小说充沛的内在。
看过《白鹿原》原著的群体,也很容易同时理解《欢乐颂》,但从小多是看类似《欢乐颂》这类粗浅网文的年轻受众,或许就很难读懂《白鹿原》。从原著改编为影视剧,决定收视率与票房的,往往是读者群的转化率,转化率高,收视率与票房就高。对小说的阅读口味,决定了改编影视剧的命运。
不客气地说,《欢乐颂》本身就是一部三流小说,电视剧创作者在它的基础上做加法更容易一些,再加上读者与观众的更新换代,新的受众群更愿意到与自己距离近一些的故事中寻找共鸣。不否认《白鹿原》是部优秀的小说,但与大众通俗流行小说相比,《白鹿原》注定处在弱势。
由纯文学到商业文学,这二三十年来读者的阅读倾向发生了巨大变化,观众的欣赏趣味也相应发生了巨大变化。《白鹿原》收视率不敌《欢乐颂2》,很大程度上反映出观众阅读偏好的转变。
《白鹿原》的“中规中矩”正是它珍贵之处
观众群年轻化,对《白鹿原》没耐心也不让人意外,因为《白鹿原》的故事确乎离他们的生活太远——虽有史诗原著打底,但终归跟今天城镇化、城市化进程迅速的中国有距离感。还有一种说法是,娱乐至死的年代,《白鹿原》注定曲高和寡,《欢乐颂2》烂得有理,注定受到宠爱。
这些分析,都成立,但也都不那么绝对。毕竟《琅琊榜》不是都市题材,故事距今1500多年,照样被观众追捧;《乡村爱情故事》是乡土题材,不也照样拍了八部?这个年代虽然娱乐至死,但不等于好口碑的作品一定就会没市场,《摔跤吧!爸爸》是部印度电影,在国内上映19天了依然票房第一,这又说明了什么?
好的影视作品,它内在的律动一定是与时代同步的。无论什么题材,无论什么类型,都要竭力寻找到与当下生活能够同频共振的点。歌手谭维维演唱的华阴老腔混搭摇滚歌曲《给你一点颜色》为什么能够火遍全国?就是因为改编是建立在原有老腔文化基础上,并辅以现代舞台表现手段创作而成的。
话说回来,若讲电视剧《白鹿原》缺乏时代感,也有失偏颇。毕竟《琅琊榜》有胡歌这样一位“老鲜肉”镇着,《白鹿原》里虽实力派众多,但挑不出有像胡歌这样一个有着庞大粉丝团的“明星”;同理,《摔跤吧!爸爸》的主演阿米尔·汗“印度国宝”的称谓也不是徒有虚名;而《乡村爱情故事》早已有了相对稳定的受众群体,这些都是《白鹿原》所缺失的一些天时地利人和。
但如果非要有什么遗憾,就让这部电视剧《白鹿原》缺这么点儿“人气”吧,懂得欣赏的观众,已然默默地给它评了高分。虽然在今天,“吐槽”是能够迅速获得“人气”的捷径,但观众应该感谢《白鹿原》没有选择这条捷径,而是踏踏实实、中规中矩又恰合时宜地还原了一段史诗。
如果是为了宣泄而观剧的观众,就让他们把眼球放在《欢乐颂2》,起码能找到吐槽的切入口。余下的,大多都能服气地把高分送给《白鹿原》吧。
(编辑:夏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