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年底的贺岁档,《摆渡人》作为阿里影业主导制作的首部电影正式上映。从这个意义上说,《摆渡人》也标志着阿里影业新阶段的开始。
“买买买”和“亏亏亏”的阿里影业
当2016年的电影市场踏入跨年档,硝烟弥漫便也不足为奇了。相比张艺谋在《长城》内扔掉文艺拥抱商业的姿态、《罗曼蒂克消亡史》过分个性化的艺术表达,《摆渡人》就像是一个游走于文艺和商业之间的畸形儿。
对于影迷们而言,《摆渡人》带来的最大疑问便是首当导演的张嘉佳是怎么拉来王家卫当监制,让梁朝伟、金城武主演了一部(截至12月15日)豆瓣评分4.3的电影。而投资《摆渡人》的,正是大名鼎鼎的阿里影业。
阿里影业的前身是出品了《西游·降魔篇》的文化中国公司。2014年,阿里正式完成了对其的收购并将公司更名为阿里影业。除了阿里系公司的背景,赵薇、黄有龙夫妇第二大股东的身份以及非执行董事名单中的李连杰,使这个公司从成立之初就被各方关注。
大概是骨子里的阿里基因作祟,阿里影业三年的成长史能用“买买买”三个字来概括。无论财报显示的亏损金额有多么巨大,都不能停止阿里影业收购的脚步。自2015年获得108.3%收益增长后,阿里影业2016年的半年财报显示,公司亏损4.657亿,亏损的主要原因是淘票票业务的投入以及收购项目。而就在这份报表公布的同时,阿里影业购买线下影院的脚步并没有停止。
虽然阿里影业的四大核心业务为“内容制作、互联网宣传发行、娱乐电商、国际化”,但互联网宣传发行明显是公司最擅长并且投入最大的业务。为了让“淘票票”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阿里影业一直在加大资金的投入。除此之外,在2016年上海电影节,“淘票票”以冠名赞助商的身份成为电影节唯一网络购票平台,也是希望以此扩大知名度,占据市场。
阿里影业的发展很像是万达影视的网络版,二者都是由宣发作为前期的主要营收点。由于万达坐拥国内260家万达影院而阿里影业则背靠全国最大的电商平台,二者又很有趣地形成了反差——前者从线下探求线上市场,后者则忙着收购线下的影院让上游的发行落地。
面向年轻人的内容制作是战略之一
阿里影业在2014年以醒目之姿冲进了电影市场,在整合线上和线下的宣发的同时,只剩下一件事情没做了——那就是拍电影。而随着阿里、腾讯等一批互联网公司的涌入,国内电影市场的入场门槛也已被不断提高,却最终离观众越来越远。
虽然参与投资了《忍者神龟2:破影而出》、《星际迷航3:超越星辰》并投资出品《碟中谍5:神秘国度》、金秀贤主演的《REAL》等国际电影项目,没有一部自己主导制作的电影,似乎对不起“内容制作”这一核心业务。更何况这几部和腾讯参与投资的《捉妖记》《夏洛特烦恼》一比,实在有些拿不出手。
在2016年6月,阿里影业宣布将于当年起与众多合作伙伴携手打造17部电影以及两部电视剧。同时,在年底,一部筹备了两年的电影作为阿里影业主导制作的首部电影正式投放。这便是《摆渡人》。从这个意义上说,《摆渡人》的上映超越了电影本身,它更标志着阿里影业新的阶段的开始,这部电影也很能反映出一些阿里影业的定位。
阿里影业深知年轻人是电影市场的绝对主力,因此它的电影产品便是面向年轻人的。它曾在2015年底宣布主打“动漫”与“喜剧”,并砸下十亿发起电影“青年人”计划,援助全球青年电影人。阿里影业提出的青年人电影人计划会让人想起刘德华的“亚洲新星导”计划,正是这个计划投资了宁浩的《疯狂的石头》。然而单从《摆渡人》来看,阿里影业的青年人计划,能否真正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导演要打上一个大问号。毕竟第一部主投的电影,在汇集了名导明星和当红作家,依然大大低于多数观众预期。不具备太大市场号召力的青年导演,除了难入阿里影业的“法眼”,更难以在《摆渡人》的制作思路下实现突围。
青年导演、喜剧,三项公司大战略内,《摆渡人》能打下两个大大的钩。而电影最为人诟病的腻歪又不知所云的文艺腔金句,也能被视为讨好数量众多的文艺青年的尝试。《摆渡人》是一次尝试,也是一次练兵,无论这次尝试成功与否——口碑上已然败得彻底——阿里影业的“青年战略”,也许并不会就此动摇。
虽然口碑不佳,但仰仗圣诞周末的巨大消费能力,截至12月25日19:20,《摆渡人》收获了25812.7万票房收入。从抢占线上电影发行渠道,到开启内容制作,《摆渡人》似乎已经告诉我们,阿里影业的未来——甚至整个中国电影市场,将要被摆渡向何方。
(实习编辑:夏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