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衣库事件和莱温斯基
莱温斯基
每次在三里屯等人的时候,我都会顺便去优衣库逛一圈,可我知道在今后相当的时间里我都将失去这份自由。因为即便是我左脚迈进门,右脚也会迟疑一下,然后想:该进去么?还是算了吧!
因为无论品牌和营销大师们,争论着优衣库事件是否应该作为热点营销,优衣库的试衣间,特别是太古里这家优衣库,都将被蒙上一层羞耻和暧昧的色彩。就像当年天上人间被查封后,有人在它的霓虹灯牌子下排队照相留念,我猜测这家现代文艺的门店也会迅速成为观光项目之一。
巧的是早上我刚看完一段莱温斯基复出的演讲,她讲的是自己的私照被泄漏后的故事。
首先莱温斯基承认当年自己错了,这点毋庸置疑。但我们不知道的是:她为这个错误付出了17年的代价:纽约洛杉矶和伦敦之间辗转,始终难以找到工作,在人群中抬不起头,没有名誉,没有住所,没有固定收入,被叫做slut,供各色人等YY嘲笑作为谈资,险些失去生命...
莱温斯基演讲的意义在于它更全面地展现了当年故事的另一面,关于互联网舆论如何以铺天盖地之势埋葬个人命运,你可以在22岁的时候因为轻浮和草率,而葬送人生的大部分美好时光。
莱温斯基演讲中的一段话,几乎可以直接引用来评价优衣库不雅事件,莱温斯基说:
“近20年内,我们正慢慢地在文化的土壤内播下羞耻和公开羞辱的种子,整个互联网越来越无情、放纵,原来人们蒙羞的范围仅限于家庭,村镇、学校、社区,现在扩大到互联网,数百万人可以参与攻击。 而更多的人在伤害别人的同时,也反受其害”。
在优衣库事件里,受影响的不仅仅是那对迅速删除一切网络信息的男女,还有优衣库(我始终不认为一个成熟流程复杂的全球化企业,在中国进行此类和品牌形象背道而驰的病毒营销),其实受到波及的还有那些正常的优衣库用户,因为这个事件和疯传的视频,作为一个不愿被误解的正常人,你最好在近期远离试衣间及一切宽敞明亮无人干扰的试衣间。
莱温斯基演讲给我的另一个启示,有助于我们更进一步理解这个事件。她提到一个词“羞辱经济”。
羞辱经济是一条绵密的产业链,以羞辱的某次事件为核心,依靠泄露隐私和病毒传播,从而在羞辱某个人的同时,最大化榨取公众眼球中的价值。羞辱经济中的代价可能是一个女性的青春和名誉,而它的红利则为泄露者和和某些群体共同分享。每个转发分享过不雅照片不雅视频的人,都成为这条经济链的助推手,无形中放大着受害者一端的代价,也累积增加着受益者一端的红利。
当然,从更现实的角度,任何人在面对丑闻八卦隐私曝光时,都会有天然的好奇心,以及随之而来的道德优越感。
你会想:什么情况?这女的脑子是不是进水了?怎么能这么做?这不是自找的么?
你还会想:网络不安全,但这些人也应该自律吧?为啥要求网民不转发,你们自己也是成年人,不明白No Zuo No Die的道理么!
这些想法都没错,但在大学时期,我的教授就告诫我们:越是当我们站上道德的高点,越是可以自由评论传播时,越应该谨慎,因为巨大的势能下,即便出于无心,所造成的伤害可能超乎你的想象。
在匿名的世界里,随大遛发表羞辱的言论轻而易举,无论说多难听的话也不会受到追究。正因为面对着唾手可得的权力,你是接过鞭子恣意挥舞,还是选择沉默和独立思考?
我曾工作的一个单位曾出过一桩丑闻:有个女同事在怀孕五个月,一个自称是她老公情人的女士,窃取了公司人员的通讯录,群发了一封图文并貌的邮件,诉说自己和同事老公之间的感情,并暴露了同事家庭生活的许多隐私。
每个人上班打开邮箱看到的第一封信就是这个,我至今还记得,整个上午的办公室都处于一种既沉默又躁动,看似平静却暗流涌动的气氛当中。当时的英国老板在第一时间隔离并保护了这位同事,总务部门和It部门挨个和收到信的同事进行沟通,从服务器上删除了信,单位还去公安部门进行了报案。
不过这个同事最终还是辞职了,生完孩子后又辗转出国,从某种程度讲,生活像瓶子,一旦破碎便永远无法复原。
正因为网络是虚拟的,匿名其中的我们有了现实中更为庞大的权力,而隐私暴露的人们也异常脆弱和渺小。
羞辱经济真实存在,并借助我们的手发展壮大,它的间接效应是让负面信息更多充斥着社会,让人们在扭曲中狂欢,在丑闻盛筵中分享利益所得者的余烬。
也正因为如此,在虚拟世界中懂得克制和恪守自己的底线,懂得放弃唾手可得的权力,才会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
(编辑:纪晨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