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对北京有所了解的人,大都听说过798,这组动工于1950年代的建筑群似乎天生充满了矛盾:作为中国最著名的时尚艺术区,这里极少见到人山人海的景象,即使是节假日,你看到的也不过是三两成群的男女青年。
但7月9日这天,798艺术区遭遇了一个意外:在陶瓷三街“艺术工厂”的门外站满了人,他们等待的目标并非某位艺术大师,而是家喻户晓的“局座”张召忠;同样,参与活动也并非冷若冰霜的文艺青年,而是排成长龙的军事爱好者——他们最远从贵州赶来。
本次展会——“军武嘉年华”室外的景象
非艺术类的展览登陆798——这不是第一次,但绝对是最声势浩大的一次。没有线下组织,没有大张旗鼓的宣传,不到两天,这次活动的所有票就全部售完:毫不奇怪,这种热情足以让许多不明就里的旁人产生疑问,就在本人挤进现场前,一位戴眼镜的姑娘还在窃窃私语:“军事不过是打打杀杀,它究竟有趣在哪了?”
这个问题看似挑衅,但也提供了一种外人的视角——从虚拟世界到日常生活,军事题材始终给人以一种矛盾的感觉:其新闻曾无数次登上头版头条,获得了成千上万的点击量,但外界的偏见也从来没有消失。对于这点,那些穿着制服前来展会的爱好者尤其体会深刻,因为他们大都曾有被保安和警察盘问过的经历。
基于这种独特的属性,“军武嘉年华”从开场便和其它展览不同:这里没有造型夸张的现代艺术品,只有制服、模型、二战期间的威利斯吉普车、以及在大屏幕上不停闪动的《军武次位面》花絮,但比它们更让人意外的,却是粉丝们高涨的热情——随着“局座”张召忠走进会场,欢呼声和聚光灯的闪烁淹没了这个500多平米的场馆。
门外等待入场的军事爱好者,这张照片其实很具有误导性,根据调查,军迷中超过95%是男性,而筹办本次活动的《军武次位面》观众中,99%是男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左侧的妹子大概就像是三叶草中的四叶草一样稀有
镇场之宝之一:二战美军威利斯吉普车,1940年,美国威利斯汽车公司研制了一种多用途越野用车。该车的功率达到了60马力,可以搭载300公斤载荷,同时配备四轮驱动系统。二战期间,该车共生产了超过60万辆。战后,其更成了美国文化、美国军队乃至二战军事的标志
镇场之宝之二:为吉普车充当车模的乌克兰妹子。近些年来,动荡的国内局势,加上斯拉夫妹子的先天优势,为这个国家创造了一个新产业:模特输出
军品,似乎是任何一场军事展览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里,就是现场展示的飞行头盔和其它装备,均由北京的一个军品爱好者协会提供
现场的模型展示档位,近处是海湾战争中的著名场景:苏制T-72大战美制M1主战坦克,远处还能看到一辆二战德国K5(E)铁道炮的模型
这种超乎寻常的人气,对张召忠来说其实是实至名归,他不仅是国内最早的职业军事评论员,而且在退休后,仍然在粉丝中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诚然,在生涯中,靠嘴吃饭的张局座不乏口误,比如说著名的“海带缠潜艇”,但他的态度明显很是豁达,在“军武嘉年华”上,他就穿着意见印有“海带缠潜艇”字样的文化衫
发布会开场时的舞蹈表演,由于位置问题,加上过于激动,我始终没法拿稳手中的相机,拍摄了大量像这样耸人听闻的糟糕照片
“我从小就喜欢军事,但是读书同学交流人都说我SB,长大出来工作买军事模型,去山里野外求生,都有人说我精神不正常!女朋友喜欢浪漫而我却喜欢热血,她让我陪她看电影,而我却喜欢在家拼模型,所以最后我们分手了。”在展会中,军武次位面创始人曾航讲述的情况,也许令许多军事爱好者感同身受
张召忠、主持人兼军武次位面创始人毕蜂(右)及军武次位面主创Crazy262在介绍新栏目“军武大本营”,张局座和262的渊源始于几年前的一次会面,当时局座说:“别人可能不会知道,但是我知道了你(262)是有多难,我太知道这里的难了”
“卖萌啊……今天这个发布会我就是卖萌了,那个意思是对我来讲,好的话是卖萌,我的理解是老不要脸,那么大岁数还跟小朋友玩。”“‘见局滚’这个我也知道,就是见了局座就滚进来了。”现场的问答环节,张局座展现出了对二次元文化的“独到”理解。
从某种意义上说,张局座之所以今天和年轻人走的很近,就是为了弥补昔日的遗憾,按照张召忠在会场上的说法,早在80年代,“286、386还没出来的时候”,他就开始做将军事类知识3D化和视频化的尝试——直到今天,这一梦想才最终在年青一代身上实现
活动的最后一个项目是嘉宾座谈,对游戏爱好者来说,最引人瞩目的是空中网的CEO 王雷雷,或者说“王二雷”,他在活动中坦承:“私下里有人叫我‘睾丸癌’,这事情我知道”
假如单纯以人气和影响力来衡量,这次展会确实称得上成功,但同时,和所有光彩照人的事物一样,它周围总潜伏着风险和挑战:军事题材当然可以不断自我更新和改造、奋起追赶市面上“泛娱乐”的潮流,可与此同时,它的形象却早已被定位,并被强行拘束到了某种常人“无法触碰”的高度。
这种“无法触碰”,来自公众和权威曾为其赋予的定义,它理应由被红蓝铅笔画满的地图和冰冷的数据组成——必须给人一种居高临下之感。但这正是爱好者们避之不及的——在看待这个问题的时候,这个人群事实上远没有这么严肃,他们只是希望获得某种渴望的知识,或者找到一种量身定制的娱乐体验。
在两者的矛盾纠缠中,军事类作品该向哪个方向走,便需要驾驭它的人做出决定。而从严格评判的眼光看,无论是商业资本的助推,还是孜孜不倦的热情,《军武次位面》的道路依旧艰难——他们会在此期间进化还是蜕化?对于这一点,没有人能说清,即使是活动的发起者,也只是在摸索着渡过险滩。
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局座与众嘉宾为新栏目“军武大本营”加油
不过,至少在会场,我们还是能看到一种强烈的希望,毕竟这里最引人瞩目的,仍然是络绎不绝的人:他们来自长江南北,身着各种各样的主题文化衫或者军事制服,不管他们有多么特立独行,只要是来到发布会,工作人员都会鞠躬、握手、致意——在他们中,有种难以言喻的认同感。
可以这么说:至少在这一天,军事,还是回到了挚爱它的人中间。
(编辑:纪晨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