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学界多把剧情比较轻松浪漫,以女性为核心,男性充当配角的爱情电影称为“小妞电影”( chick flick),与“爷们电影”(Lad Flick)相对,又称“小鸡电影”, 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欧美兴起的一种新兴的电影类型,目前此类型电影在中国也方兴未艾。国外有《穿普拉达的女王》、《欲望都市》、《BJ日记》等影片都是成功的“小妞电影”。国内则从2009年的《非常完美》开始出现小妞电影,2011年的《失恋33天》开始更是将小妞电影推向高潮。近年来小妞电影发展势头突飞猛进,《被偷走的那五年》、《整容日记》等小妞电影共偷走约13亿票房,在国产片中占据重要分量。
与此同时,女性演员所创造的票房成绩也水涨船高,逐步超过男性演员,对票房的贡献功不可没。其中倪妮、杨颖、白百何、王珞丹等小妞演员也逐步成长为国内女演员的中坚力量。在今年暑期档,倪妮杨颖就有《新娘大作战》、白百何有《捉妖记》、王珞丹则将凭借刚刚调档8月13日的《宅女侦探桂香》在暑期档当一回侦探小妞。
起源——从外国片到《非常完美》
小妞电影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才正式形成一种影片类型,其特点是以女性为中心,男性当绿叶,爱情主题、都市蓝调、时尚风范,开篇女主角往往倒霉透顶,逗趣耍宝,最终团圆结局激励人心。其实早在1961年上映的《蒂凡尼的早餐》从类型上就是一部小妞电影,而且取得傲人的票房至今仍是经典。该片被影评界誉为上世纪“60年代美国最佳喜剧片”,也被认为是第一步小妞电影,从某种意义上该片已经具备小妞电影的雏形。
然而真正带小妞电影走向爆红的当属2000年的《选美俏卧底》,紧接着2001年的《律政俏佳人》、《BJ单身日记》等都进一步将小妞电影推向火热,2006年的《穿Prada的女王》再《心花怒放》再2008年的《27套礼服》等影片都取得了过亿美元的票房,自此小妞电影成了影视界不可或缺的一种类型。2008年暑期,4个加起来超过170岁的女人演绎没有任何新意的《欲望都市》在全球席卷了超过4亿美元的票房。2009年,在一片不景气中,中等成本的《马利与我》《求婚》《丑陋的真相》《朱莉与茱莉亚》都取得了让人瞠目的好成绩。经济学家说,正是这样的“口红效应”带动全球票房市场不降反升。
小妞电影从2009年开始诞生于中国,从首部小妞电影《非常完美》到最近一部的《宅女侦探桂香》,小妞电影在中国的发展势头依旧强势。
效果——抢票房 捧女星
在好莱坞成功的影片类型当中,小妞电影是极易被模仿的类型。当小妞电影在欧美国家发展得如火如荼时,2009年中国内陆诞生了自己的小妞电影《非常完美》,章子怡率领众女星成功打造出中国版 “甜心”形象,紧接着《失恋33天》不仅让小妞电影彻底一炮走红,也捧红了另一位小妞女星白百何,之后的《分手合约》、《被偷走的那五年》更是进一步巩固了白百何小妞地位。
与此同时,国际巨星范冰冰也凭借《一夜惊喜》进入“甜心”行列,可见众女星走“甜心”路线已经刮成一片火热的风。后《小时代》4部曲又捧红了杨幂、郭采洁、郭碧婷、谢依霖众女星。与杨幂并称“四小花旦”的王珞丹虽因米莱、钱小样等形象的成功塑造早已被冠上“小妞”之名,但最近一部即将上映的《宅女侦探桂香》则将翻新出“小妞+侦探”新形象,在8月13日与观众见面。
逆袭——女演员扛起一片天
在好莱坞真正具有票房号召力的女演员无一例外的都是“小妞电影”的当家人物,她们占据着女星片酬榜的最前端,主导这些电影和女性观众的电影趣味。“甜心”不是白叫的,北美票房5500万美元是“起步价”,全球票房过亿(美元)是硬指标。
而在国内一向投资巨大的历史大戏近几年也在不断引发观众口水,虽然耗资巨大观众却并不见得买账,国产年代大戏与好莱坞大片还是不可同日而语。《孔子》的惨败就是一个沉重的教训。《孔子》首映日全国14城市门票收入为 800万元人民币,平均每个拷贝收入3,200元,而《阿凡达》首映门票达3,500万元,平均每个拷贝收入3.5万元。当局还公布《孔子》首映全国14个城市入座率,平均约30.57%。虽然官方动用政府强制停放好莱坞巨片《阿凡达》普通版为《孔子》让路,也只能勉强撑到1.15亿票房。刚刚上映的《一步之遥》也以同样的悲惨结局收官。“看不懂”、“不感冒”成了国产大片与观众之间的鸿沟,自然在票房上也就达不到预期。
而回头看看那些中小成本投入的小妞电影却是另一番景象。《非常完美》以500万投入换来近亿票房打响了头阵,2011年的《失恋33天》的出现更是气哭姜文,其投资仅1500万却回报3.4亿的傲人成绩,紧接着《北京遇上西雅图》用2800万投资收回了5.2亿元,也是赚得盆满钵满。后来,《分手合约》、《小时代》、《被偷走的那五年》、《一夜惊喜》等女性题材电影开始风生水起,票房成绩也是扶摇直上。将于8月13上映的最新小妞侦探电影《宅女侦探桂香》同样也奔着过亿的票房目标前进。目前来看,小妞电影已然成为国内票房支柱,其中女性观众所创造的票房成绩不可小觑。
现状——类型片称霸影坛 小妞片火力不减
对比近五年的类型片票房占比,喜剧爱情片一直处于领先状态,2015年喜剧爱情类型片数量占比40.14%,票房占比29.97%;科幻动作片数量占比21.13%,票房占比44.13%;动画片数量占比14.79%,票房占比11.52%;惊悚片数量占比9.15%,票房占比2.38%,其他魔幻、剧情、战争片等共占比数量14.78%,票房共占比11.78%。今年暑期正在热映的《道士下山》3.8亿,《小时代4》3.9亿,《钟馗伏魔》4亿,《左耳》4.8亿,其它动画类、惊悚类、悬疑类影片等所占比重极少。由此可见,以喜剧爱情为主题的小妞电影市场前景最为广阔,类型陈旧的战争、魔幻、剧情片已逐渐退出中心位置,一些新类型片正在崛起。再举几个近期的几组数据我们来分析一下类型电影占比。
以2009年的《非常完美》为标志,小妞电影在近几年呈现火热的发展态势,同样以2013年的《致青春》为标志的青春类型片也在扶摇直上。因为如今观众对影片情怀的需求更高,所以充斥青春疼痛、爱情伤感、生活感悟的青春片和小妞片才会在民间走红。从这一点来看,小妞电影只是恰好戳中了观众的情感需求,就如《宅女侦探桂香》,即使是一部侦探片,影片中也不免有“低情商侦探寻失踪男友”的情感线。
变化——观众群体在变化 小妞电影要进化
电影的不断改革发展一路上离不开观众群体的改变。不同年代的观众群体不一样主流风格也就不同。
比如60年代的中国正处于动荡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老一辈革命人的爱是对家国的爱、含蓄的爱,是《冰山上的来客》、《上甘岭》。到了70年代人们生活富足,那时候的爱是青涩的爱,《香江花月夜》、《猛龙过江》等作品也便应运而生。都说80年代是叛逆的一代,那个年代人们更追求金钱、权利、名利等,那时候的爱是浑厚的、狂烈的爱。是《赌神》、《少林寺》。到了90年代,人们看惯了梁祝那样感人肺腑的爱情,更偏好于虐心、刺激、撕裂的爱情,是《被偷走的那五年》、《失恋33天》、《左耳》、《何以笙箫默》、《宅女侦探桂香》。
而小妞电影面对不一样的观众群体也有着不一样的变化,《非常完美》中的爱是友情+爱情,到了《失恋33天》爱情就成了全部,再到《宅女侦探桂香》爱情又开始衍生侦探元素。如果《非常完美》代表的是青涩的小女生,《失恋33天》就是正在热恋的大学生,这种暗藏的变化都是顺应当下时代,迎合观众口味而产生,只有观众有共鸣,才是好电影。
(编辑:王日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