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末的夜晚,伴着忐忑的心情,走进电影院。说到忐忑,并非龚琳娜般的嗓音如是,而是近日从他人口中对影片的传言。
单从影片开始效果来看,部分场景与《集结号》有异曲同工之妙(虽然张导不同意我将其与冯导相提),真实的战斗场景,故事情节令人揪心。从开始看到结束,心里隐隐作痛。有如受重创而不能言之憋屈感。本来,电影过后是好友相聚,但宴会气氛明显受影片影响,本想避而不谈,但却无法从心头抹去,作为中国人。
经常讨论啥叫看电影,情节?效果?主题?结局?好友们各抒己见。但都谈到这是一部年度催泪大戏,这样的电影一年也就只能看一部,看多了,受不了。
催泪大戏?!是的!!
情到深处泪自流啊!作为男人的我,也飙泪了,和她们一样!
在这不得不佩服张导和严编剧。角色的设置和表现力值得我们去揣摩。
首谈金陵十四钗。是的,没错,是十四钗!一共来教堂是十四位秦淮风情女。从来时的自私,放荡,唯我,无谓,渐渐地变了!一出场,扔进来的手提箱充满了首饰和金银,透露出她们的唯利是图,进入教堂后风骚尽展,面对一个外国人,恨不得醉倒胯下;当晚,便排出代表谈条件,无外乎是身体换生命。紧接着,抗日伤兵寄篱下;抢厕所,一女生毙命;鬼子入侵,被女生救……已经触及到玉墨所带领的平日只靠身体吃饭而不动脑筋风尘女的神经了。她们有爱,她们有付出,两位女孩逃出,一位只想拿回琴弦为干弟唱曲,让他一路走好,另一位尽管是想拿回心爱的耳坠,单看或许有点肤浅,但当为了找回丢失的琴弦而义无反顾的踏上不归路时,可曾想过,她是真心想陪着同伴去实现最后也没能实现的那一丝愿望?
麻将,香烟,琴弦,就连猫,也是她们的最爱。这些物品,很难想象,在极度恐怖下的金陵城的地下室仍在上演。同事的种种讨论,最后总结为导演的蒙太奇,不管在啥时,不要忘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尽管是妓女。[NextPage]
也是猫,成就了十三钗,而不是十二钗!先说十二钗。为了救回跳楼的孩子们,她们不得已而为之答应了代替出席。回到地窖,经过了重重思想斗争,这时的她们从开始的为了个人利益,而逐渐懂得了民族情义。谈笑一挥间,从容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开始烫头,开始修面,改妆,剪发,裹胸,一切美的让我们不忍去看。在死亡之日到来的前一天,玉墨和神父爱的释放,十二钗平静但令人揪心的话语:“我们先睡会,到了叫我们。”预示天大的灾难不如坦然的面对死亡。曾经就是陪着男人睡,但如今却用死亡来证实自己的高洁,民族的高洁!
临上车时,最后一个女子表现的真真切切,谁不怕死,那么多天,看着身边人的渐渐消失,无名的畏惧涌上心头濒临爆发。教父的安慰,姐妹们的鼓励,在跌跌撞撞中上了开往死亡的汽车,堪称英雄!
第十三钗,陈乔治。刚开始,就是一个打杂的孤儿,不管说英语还是说汉语都让人笑话。答应养父照顾女学生却无法。可就是他,让我的泪如雨下!一个十几岁的孩子,面对生生死死,却承受一个孩子本不该承受的痛苦与绝望。这一点和书娟一样!我真的很想他们不要马上懂得战争的意义,就像其他女学生一样,问出的问题在神父的解答下,变得犹如父亲在给临睡的孩子们讲故事。可乔治和书娟懂的太多。当乔治说出自己要当第十三人时,幼稚的话语包含着太多的稳重和历史的无奈。神父在给其化妆教导他时的对话可以和《集结号》中谷子地和指导员在矿洞中的对话,犹如重磅催泪弹,堪称经典!
不仅仅是十四个秦淮女,还有教导队,还有神父,还有书娟的父亲!
当多年后书娟不时地回忆出曾经的历史的烙印时,告诉我们的,金陵不止十三钗!
(编辑:杨丹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