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戏剧 摄影 舞蹈 展览 演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生命之树》生命的史诗

2011-10-20 10:03:39来源:北京文艺网    作者:浴神

   

  近四十年的导演生涯,泰伦斯·马力克只拍摄了五部长片,和那些精力旺盛的高产导演不同,马力克似乎一直就选择了一条孤独而自我的艺术道路,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是深思熟虑和精雕细琢的,虽然数量少,却早已拿遍了世界的诸多大奖。《生命之树》是导演酝酿了四十年的一部自己对生命的反思和体验之作,也是最为私人化和独特的抒发与感叹。能捧下今年的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实为众望所归。

  一如题目一样,这部电影至始至终就围绕着“生命”展开。这个老生常谈的宏大话题很容易变成虚无的空谈,传统的做法往往变成细致的表现,以真实的小事来折射这个巨大的感触,以实托虚。马力克的杰出就在于,他从一开始便另辟蹊径,以史诗一样的恢弘来撑起整个故事高昂的骨架,以诗歌一样的灵幻来填补其中的空白,微观和宏观互相映衬,少量但是恰当的现实使得整部电影没有脱离实际,整部电影如同天马行空一样的幻想四处驰骋,也许是这个时代最为杰出的诗电影。

  故事以一个眼中溢满悲伤的中年人杰克开始,现代摩登的水泥森林里,杰克显然并不快乐,四处徘徊而无法释怀内心的伤感。整部电影的现实时间正是这里,其后的大块的段落,都是杰克的回忆和画外的插入。整部电影可以看做是杰克一次内心的回溯和灵魂的感悟过程。其后开始上帝创世纪一样的宏伟的生命演化史,然后时间就停留到了50年代的美国——杰克的童年。记忆的碎片,以一种随意的姿态开始铺排,没有时间的顺序,没有固定清晰的逻辑。在这漫长的时光里,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平凡普通的美国小镇家庭的变化,杰克的成长,父母对他的不同的教育,兄弟的离世以及社会的变迁,杰克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在这个过程中缓慢的形成,困惑和忧伤也开始堆砌,同时生命的味道亦开始显现。在这个记忆和时间的旅行中,丝丝点点的回忆侵入了杰克的脑海,杰克最终和逝去的父亲达成了谅解,重新理解了生命,从痛苦中解放了出来,树立了信仰。

  生命,可以是宏观的万千世界,千姿百态的各个物种,在千万年的演化中兴衰;也可能只是一个微观的个体,在短暂而漫长的一生时光里一点点感悟生活,经历岁月。马力克以一种造物主的视角,很好的将这样两个极端融到了自己的电影中。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哲学,都强调人与广阔的“天”或者自然的互动感应,这种古老的生命观,一直伴随着人类的文明进程。电影中插入的那一段漫长的CG动画,让世界从光亮中诞生,然后历经漫长的变迁演化,单细胞生命开始出现,到恐龙的灭亡,客观的镜头沿着造物主眼中的世界进程推进。这就是广阔的生命长河。数十亿年弹指一挥间,其中的气势和时光变迁,天地变换的感慨成了整部电影最深最沉重的基石。就像生命之树的树根和粗壮的枝干一样。[NextPage]

  杰克的生活就像是这生命长河里的一条小小的支流,或者这个巨大枝干上的一支细细的绿叶,春荣秋谢,生命之树常在而人生轮回流逝。对于这片绿叶的描绘,导演可谓精细至极。这也许是全片最细腻和回味无穷的地方,感伤而充满怀念的镜头光影里,回忆如同画卷一样慢慢展开。琐碎的记忆,鲜活而充满炽烈的深情,如果你愿意沉浸进去,和杰克一起经历降生,父亲的严酷,母亲的慈爱,兄弟间的亲密与争执,性发育的困惑恐惧,弟弟意外死亡的打击,周围环境的变化和自身的成长。

  父亲和母亲,是杰克成长中的两个重要的影响。这两个人物可以抽象出来成为两种理念的代表,那就是宗教慈爱的美德和自然法则支配下的残酷淘汰。这两种理念,也正是宏观下人类生命历程的两种力量,它们共同左右了不同文明的发展和进程。在杰克身上产生的纠缠和撕裂,同样是整个人类生命历程的困惑。

  宇宙诞生,生命起源,宗教和科学都试图去探寻其中的奥秘和源泉。《圣经》里,耶和华创造了天地万物,而霍金说,大爆炸创造了一切。电影试图展现的是,科学和宗教,也许只是不同侧面的映射,《约伯记》的颂诗里,恢宏的乐曲响起,大爆炸发生了,然后时间开始流逝,生命开始形成……“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既是《圣经》里人对神的探问,亦是科学家不断向宇宙追索的真理。

  宗教和科学,正是杰克父母两个极端的另一种映射,这样一个二元对立,其实从源头就开始存在了,它们是不同的认知事物的方式,却互相矛盾,令人陷入痛苦。但是,客观的生命是不变的,杰克正是在回溯生命的历程中,慢慢感受到了这一切,从生命的体验里,理解了宗教的慰藉和关怀以及客观的物竞天择的发展,从而谅解了自然的冷漠,沉重而严肃的父爱。

  阿巴斯在谈到电影诗的时候,曾经说过:“我说的是像诗歌一样的电影,那样的电影具有诗歌一般复杂的特性,也有着诗歌般广阔的潜能。”在《生命之树》里,古典交响、歌剧、绘画般壮丽的图案的引入,丰富了整部电影的语言和视听。这部电影并未遵循传统的线性叙事结构,反而以类似音乐美术般自由的方式去挥洒,有雄浑、有深沉、有低吟,如同流淌的画卷一样,不同的人可能会被不同的点所感动,远古生物的互相残杀的震撼,后院里阳光静静洒落的美好,母亲温柔的细语,与父亲的矛盾和隔阂等等。剧情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就是这些画面背后透露出来的生命的味道,这就是诗歌般广阔的潜能。

  泰伦斯·马力克,一直是一个神秘的隐士般的导演,即使每部作品在世界各大影展获奖,他也从来不出席任何颁奖典礼,而是孤独的思索自己的哲学。《生命之树》前后构思了四十年,其实也是导演自身成长历程的映射,马力克就是影片中杰克的原型,在德州长大,少年失去兄弟,严厉的父亲等等,这也不难理解为何影片里那些漫长的生活画卷会如此的细腻而怀旧。他是一个同时信仰上帝和科学的人,怎样让这矛盾的二者在自己的灵魂中保持平衡,也许《生命之树》就是导演苦苦思索的一个完美答案。

  也许正如同很多年前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一样,《生命之树》是一部超越时代的作品,对于它的获奖,很多人持疑惑甚至否定的态度,不过我相信随着不同人生命阅历的增长和岁月的流逝,它的魅力会慢慢显现出来。正如戛纳电影节评委会主席德尼罗所言:“我谈不了细节,但我们(评委会)都认同不管是它的容量、重要性还是方向,都适合金棕榈。我们绝大部分都认为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因为它的风格、理念,所以我们选中了它。”

    (编辑:杨丹菲)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