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看多了美国大片的中国观众而言,这部小成本动作剧真算不上什么刺激。可我仍想给它写个影评,因为导演似乎就是想引起观众喋喋不休的争论。别的动作剧的剧情设计主要考虑的是如何带给观众更强的视觉冲击,而这个导演设计的剧情则是要把一大团麻纱似的问题统统塞进观众的头脑,以致看完电影,我感觉脑袋似乎比平常大了三分之一。
前美国特种部队炸弹专家杨格,也是一个穆斯林信徒,因不满美国对待阿拉伯国家的政策,策划了一次恐怖行动。他宣称在美国三个城市安放了三枚小型核弹,千百万民众的性命危在旦夕。FBI反恐部门的女探员海伦与军方一个不公开的组织负责调查此案。为了与时间赛跑,与死亡赛跑,尽快找出隐藏的核弹,军方审讯专家享利在审讯杨格时,手段残忍严酷,严重违背了美国宪法、日内瓦公约,以及作为正常公民应有的良知和道德底线。他惨无人道的行径已远远超过探员海伦现有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承受能力。审讯室竟成了杨格和海伦唇辩舌战斗智斗勇的场所,而恐怖分子杨格只是引导他们良知和道德一刻都不曾停止变化的化学药剂。
最后,三枚核弹被安全拆除,而恐怖分子杨格没供出来的第四枚核弹却藏在另一处所,安然无恙地走完所有限定时间,当电子屏的数字跳到零时零分零秒,电影戛然而止。可我们能够想象出,核弹爆炸后的那个城市是怎样一副满目疮痍,鬼哭狼嚎,惨不忍睹的情景。
一、
我还从没看过哪部电影,人文与政治的碰撞是如此强烈。何谓人文?何谓政治?自相矛相的释义成千上万,但依我看,人文就是关注和重视每一个个体生存的文化。政治则是区域内人们集体利益最大化的手段。人文和政治都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人文和政治有时目标一致,并且相辅相成。但相对而言,人文更关注每一个活生生的人,政治更关注整体。这时的人文与政治便是一对矛盾体,以人文自居的知识分子必将站在政治家的对立面。如果某个知识分子与政治家保持腔调一致,只能说明他已经蜕变成了一个政治家。相反,如果一个政治家以人文的名义施政,酿出了“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大祸,那他还不如退出政治,挥笔从文。
关注和重视个体,使得人类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关注和重视整体,使得人类社会变得整齐有序。丰富多彩的个体生活是人们获取幸福的惟一秘诀,而社会秩序的整齐规范,又是人们幸福生活的外在保障。很显然,两者既矛盾又统一,并缺一不可。
但由于人类的良知主要是由人类的人文精神培育的。很多时候,作为个体的我们对另一个体的甜酸苦辣更有切肤之感,良知的天秤自然会向个体利益倾斜。这样一来,现实生活中,政治往往就处在道德的下风。但由于人类整体利益的最大化才是文明发展的进化之途,所以社会的各项变革,抉择权一直操纵在道德亏欠的政治之手。
落到这部电影,很显然,审讯专家享利更像一个政治家,女探员海伦则像一个知识分子。“政治家”享利为了确保整体利益的最大化,不惜牺牲个体的全部利益,不但穷凶极恶地折磨着恐怖分子杨格,甚至把他无辜的妻子当场杀死,还要用他一对儿女的性命相威胁。“知识分子”海伦的良知就这样一步步被享利逼到死角。尽管她节节抵抗,却节节失败。尽管她占有道德的优势,却让人类集体利益损失殆尽:先因受骗,让杨格的炸弹炸死了五十三条生命;再因妥协,又被杨格的核弹消灭了数以万计的民众。良知的困境在这部片子中暴露无遗。正如享利所说,当人都没有了的时候,宪法还有何用?推而广之,当人都没有了的时候,良知、正义和价值将何处附存?
在这部电影中,导演颇有些“老奸巨滑”,他看似不偏不倚,其实却把象征“人文”的海伦架到了火堆上。在整个电影中,海伦似乎就是一个“君子动口不动手”的角色,既要阻挠享利胸有成竹的审讯步骤,又对眼前的巨大困难束手无策,甚至说出“核弹要炸,就让它炸吧”这种不负责任的丧气话。以致观众不得不怀疑,最后惨绝人寰的悲剧,是由海伦狭隘的良知导致审讯上的偏差而酿成的。无疑,在这个问题上,人文不得不无条件地给政治让步。因为双方的利益具有相同的性质,不同的是利益的大小。一方是恐怖分子及其家属的肉体,另一方是千万民众的肉体。孰轻孰重,一目了然。作为当事人,致身事外当然是最好的。如果时间允许,也可以拢着手袖,来探讨两种结果的利弊得失。但如果不准弃权,并且只能二选一的情况下,恐怕大多数人最终会选择以法律程序上的不公正,来保证法律结果的大公正。当然,仍然一部分人会像海伦一样,最终会选择所谓的良知。因为恐怖分子无辜的家属饱受折磨就在她的眼前,而千百万民众的性命危在旦夕只是一堆数字。这时要想让她作出更公平的选择,享利不妨把自己和几十名无辜民众与一个定时炸弹捆绑在一起,就在海伦的面前。这时再看看海伦会如何选择?
事实上,选择牺牲局部成全整体,一直是人类进化过程中遵循的潜规律,这也是人类集体无意识选择的结果。人类法律的真实目的就是为了保证社会的平衡,以“大公正”来弥补局部的“不公正”。法律不是天条。所有法律都是人制订的,它随时都可以更改。死抱法律条文不放,只是教条主义在作祟,对解决现实问题毫无意义。但电影中的这种情况,其实已超出了法律的范畴,是法律根本无法解开的死结。致身其中的当事人,要解决它,当然需要大智慧。最简单、最高尚的选择,就是不选择,任它狂风骤雨,我自风清月白。就算同归于尽,我也在所不惜。这其实也是最不负责任的选择。因为不是所有的人类都是像你这样的“超人”,会为内心的“道”而牺牲一切。人类的大部分只是俗人,作为道德标高的“超人”,你无权替他们作出选择。所以真正的选择既不由海伦说了算,也不由享利说了算,而是由千百万即将死亡的民众和恐怖分子的家属说了算。他们加在一起的大多数人选择的结果,才是人类选择的算不上最正确、却是最现实的结果。作为当事人的海伦和享利只能先设想一下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会作出什么选择。甚至还要想一想,整个人类的大多数人这时会怎么选?然后才决定自己应该怎么选。作为一个理性的人,当生杀予夺的大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时,这时的选择就不是单单是按自己的意愿了,而是要清楚地知道大多数的意愿是什么?
事实上,人文和政治真正碰撞其实并不在这里。从形而上的角度看,法律也是人文和政治讨价还价的产物。这种讨价还价当然不仅仅是指知识分子和政治家的硬性对抗,也有政治家自身的人文素质和政治气魄的软性对抗,主要还是整个社会的人文气象和人类群体发展的世俗目标的隐性对抗。
人文除了重视个体外,还偏重人类的精神;政治除了重视整体外,还偏重人类的物质。法律简直就是人文和政治的夹心饼干。对法律而言,最烦心的问题,并不是像这部电影中简单明了的“大小多少”的比较,而是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取舍。比如说,一个山清水秀的村庄,住着几户农家,过着安逸的耕读生活。现在,一个资本家看中了这块地方,要投资建一个全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厂。村民不放手,资本家不让步。谁的利益才是较为重要的?这才让法律搔破脑袋难办得很呢。可现实生活中,偏偏有很多类似的问题等着法律去解决。在国外,法律“上下求索”,或许一会儿照顾物质,一会儿又偏重精神;这个案子关怀了个体,下一个案子又顾全了整体。
但在中国,政府不但通过强力干预立法,甚至通过强力从源头上影响“人文”。比如说当今政府叫得最响亮的一句口号,就是“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句强力推行的口号使得整个中国的人文气质都受到了影响,法律的制订和执行自然也会受到影响。这时的法律俨然成了政治的看门狗,而“桀骜不驯”的人文似乎也沦为政治忠实的管家,相对这部电影而言,这才是最悲哀也是最值得我们警惕的事情呢。
[NextPage]二、
一直以来,我都以为公平、公正以及正义,是意思差不多的三个词。很多工具书大而化之的名词解释中,也把这三个词几乎等同起来了。但看完这部电影,我才明白它们之间细微却又鲜明的区别。
公平,按书上的说法是:公正,不偏不倚。一般是指所有参与者的各项属性平均。现在我以为,公平的这个“公”字解释为“公众、大众”可能更为妥当。公平的意思是指大众认可的平衡或平均。只有这么解释,公平才有意义。要不然,从不同的利益出发,你的公平和我的公平永远也无法统一起来。公平最后只会沦为各怀目的的人谋取私利的时髦口号。事实上也正是如此。恐怖分子杨格、审讯专家享利、女探员海伦、军方头目,甚至美国和阿伯拉国家政府都会认为自己的行为,是为了追求一个公平的结果。但他们心中的“公平”各不相同,严格地说,那只能叫做“私平”。对于全人类而言,真正的公平,应该是全球绝大多数人认可的那个概念、规则、行为或结果。
公正,书上的解释是:不偏私,正直,公平,正义。而我以为,公正中的“公”字同样是公众、大众的意思。“正”则是不前不后,不左不右,居中的意思。公正就是一种不偏不倚的价值观被大众认可并称之为“正”,就是把公平作为价值观加以褒赞和肯定。如果说公平是一个中性词的话,那么公正则是一个褒义词,是大众对行为人所持的公平立场加以肯定的一个主观性词组。这个人办事公平,所以他是一个公正的人。懂得了这个道理,剧中人就都不能以公正自居。对审讯专家享利行为是否公正的判断,海伦绝不能以自己长期以来形成的价值观作为评判标准,而应以无直接利益冲突的大多数人的评判作为标准。一边是享利对恐怖分子杨格及其亲属无以复加的伤害,另一边是恐怖分子将千万人身家性命视为儿戏。海伦只要合理地设想一下,这时全世界大多数人会抱什么态度,那么公正与否,她有点神志不清的大脑自然会得出一个清晰的结论。
正义,按书上的注释,指“公正的、正当的道理;正确的或本来的意义;公道正直,正确合理。”而我以为,正义中“公”的成分虽然仍然很重,但它已沦为一个主观性很强的“私词”。如果说公平公正不能单凭一个人的价值观作为评判标准的话,那么正义却是人人都可以根据自己已形成的世界观作出评判的。如果说公平公正有一个大致的标准的话,那么正义的标准就模糊多了,人人都有自己的正义观。所以在这部电影中,恐怖分子杨格、审讯专家享利、女探员海伦、军方头目都以为自己是正义的,这正是矛盾不可调和的渊薮,也是悲剧不可避免的原因。主观性很强的“正义”,正是这样常常被人类当作征伐的借口和杀戳的旗帜。没有哪场战争有一方自认为是非正义的。正义是各个区域文明体系内部产生的私词,在人类历史上,它几乎还没有被普世价值统一过。各区域文明体系正义的内涵必须契合本体系内的价值观,才有存在的意义。
“公平”本是一个不以任何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概念,每个人对它的理解虽然不尽相同,但都改变不了它的客观实质。能够改变的是人们对“公正”的理解。由于人们对“公平”的理解各有不同,致使我们对“公正”的解读自然而然会出现主观性偏差,进而导致我们对“正义”的诠释也千差万别。公平、公正和正义,是现代文明社会最基本的价值观,这三个词自然会在电影各自人物的心中打上深深烙印。问题是,由于电影中的人物像现实中大多数人一样,混淆了这三个词的概念,找不到它们各自正确的解读途径,以致在审讯过程,四方人物只能在愤怒和针锋相对中越走越远。在对待“公平”的态度上,如果每个人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判断,而是大多数人的判断,那么“公平”才会冲破“私平”的阻挠呈现出它本有的面貌来。这时我们所褒赞的“公正”才是真正的“公正”,而不是“私正”。而当人们想到“正义”一词时,则要牢牢记住,每个人的正义观是如此的不同,如果不是出于无奈的选择,我们千万别拿“正义”作为行动的指南或幌子。正是穆斯林教与基督教有着如此不同的正义观,才导致悲剧一幕又一幕上演。
三、
当然,我们也可以单从政治的角度分析这部电影。从近代社会来看,专制政治向民主政治转变似乎已成为必然。但这究竟是不是历史的必然呢?我知道大多数知识分子会毫不犹豫响亮地回答是。但其实这很难说。古罗马、古雅典的民主政治不就曾长时间让位于封建专制政治吗?从电影中的对话来看,审讯专家享利曾经也是民主政治下法律的忠实拥趸。但自从自己和妻子各自的前家庭遭遇灭门惨祸后,便对民主政治干预社会的力度产生了怀疑,心灵上转而向专制政治投靠。所以在审讯恐怖分子杨格时,完全不顾及民主政治所应有的执法程序,并在女探员海伦面前摆出一副咄咄逼人的架式:你要说的,我都懂。但我所经历的和我感悟到的你却未必懂。我已到了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境界,而你还只停留在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初级阶段。
这让我不得不想起中国和美国的政治和立法。相对而言,新生的美国就像海伦,背景单纯、经历简单,立国两百多年来,本土基本没有什么大的战争、瘟疫或别的天灾人祸,加上地大物博,人口稀少,这种环境很容易产生开明的民主政治。而古老的中国则像享利,背景复杂、经历离奇,几千来来的政权一直处在颠覆与被颠覆的拉锯战中,再加上地贫物少,繁衍过快,人心向恶,使得大环境一直摆脱不了专制政治的阴影。现在,是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才让中国有了向民主政治转变的前提。
对于美国而言,随着它身上的“伤疤”越来越多,痛苦的记忆越来越深,民主的进程就会越来越缓慢,甚至有向专制转变的迹象。 “9.11”之后的美国,就非常明显地紧缩了它民主的软体,而把相对专制的硬壳绷得紧紧的。特别是他们以国家安全为借口对待本土和中东穆斯林的行径,更是与它所秉承已久的立法精神格格不入。“9.11”美国只死了六千余人,试想,如果不是六千,而是六百万,六千万呢?那么美国的政治法律将会作多大的变动呢?
撇开专制政治容易让权阀谋取私利的弊端不说,民主政治和专制政治的最大区别是,民主政治更看重个人的精神和自由,更愿意让个人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而专制政治则更看重集体“世俗利益”的最大化,恨不得将它辖下社会的全部人马拧成一股绳,办成一件事(当然与民主政治相比,它未必更容易获得成功)。所以当人口众多、资源紧缺的时候,社会很容易形成专制政治,以牺牲个体来成全整体。而当资源丰富,人口稀少的时候,社会容易形成民主政治,以便将个体的幸福感发挥到最大。我不是历史学家,没有具体考察过中国社会人口和资源与政治的直接关系,但我的这个结论,估计不会错得离谱。直白地说,就是越贫穷、人口越多的地方,政治上就越容易向专制靠拢。因为专制社会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地控制民众的生产力,另一方面又可以保证权阀们的生存资源优先。
当今世界,社会普遍向民主政治的方向发展,乐观的人们把它看作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其实并不是。而是托了科技和经济的洪福。科技带动经济发展,致使人们有了宽松的生存环境,这时,享受自我,追求自由,便成了这个时代的潮流。问题是,科技的进步,能够彻底改变地球资源越来越捉襟见肘的困境吗?如果不能,总有一天,经济发展的强大链条会突然绷断,那时每个人的生存都会受到威胁。那时幸福感对人类来说,已不那么重要,生存权才是最最重要的。那时人类绝不会气定神闲地由民主抽签来决定自己的生死去留。地球肯定还会出现人与人争夺生存权,家与家争夺生存权,国与国争夺生存权。那时人类的道德和文明无论发展到何种阶段,都必将崩溃,世界将重新回到黑暗的专制社会中去。这真是我们这些苦苦追寻人文精神的知识分子的悲哀。
我所描绘的这种局面,跟电影《战略特勤组》所遇到的困境正相同。电影里,女探员抱住民主法治的原则死死不放,可一旦大爆炸真的发生了,上千万民众毁于一旦,那么她还能坚持自己的原则么?显然很难做到。就以电影为例,当生存环境发生根本性改变时,身不由己地转变自己的人生价值观的人物实在太多了。比如美国大片《反恐24小时》第六季和第七季中的杰克·鲍尔的同事兼情人妮娜,刚出场的时候,其坚持原则的劲头,简直与女探员海伦如出一辙,但有了一番炼狱般的人生经历后,她就变成了一个只问结果不看过程、甚至比杰克·鲍尔更凶狠的角色。如果《战略特勤组》还要拍续集,女探员海伦饱受摧残的人性肯定不会再以现在的面貌出现。
而人的转变正是社会转变的缩影和象征。民主与专制,其实并不像大多数人想象中那么容易分出胜负优劣。它甚至都没有胜负优劣,自私的人类只是在不断权衡,并及时作出选择。
文章写到这里,看起来似乎是在为专制制度辨护?我还不如直接了当地作个声明:在物质丰富的现代中国,我们早该抛弃旧有的苦难记忆,而将社会带入追求个体解放、自由和幸福的民主环境。将来该如何,那是将来的事。好的政府就应该有及时感应时代的灵敏触须,时时做到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那些骑在人们身上作威作福的权贵们应当看到,靠不正当的手段,他们虽然获得了大量的生存资源,但在专制的政治体制下,他们的幸福感并不能与手中掌握生存资源的多少成正比。在物质丰富的大环境下,苦闷或虚无居然成了这个时代人们心灵的主流元素。这是为政者不得不为之沉思的事情。
夸大“善”的作用和意义,一直以来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善”是人类和谐相处的药引,引导民众向“善”是人类文明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当“真”与“善”相冲击的时候,人类社会很多时候会在实际行动上选择“真”,而在对外宣言上选择“善”。所以尽管享利的某些做法也许是对的,但却上不得“台面”,更不可能把它作为制度公诸于众。享利注定只能成了政府的一双 “脏手”,这既是政治无可奈何的选择,也是人类文明无法解开的死结。“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在某种情况下,孔子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真相有时很可怕。对于这部电影的导演来说,把这样残酷的选择,直裸裸地摆在已被人类文明培育得“善良而单纯”的广大民众面前,简直“罪不可赦”。
(实习编辑:杨丹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