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0月份,国产大片的票房大战进入休战期,一些国产小片们挤进来,二十多天内,平均每天都有一部新片上映。可是,在各大院线的排片表上,却很少能看到它们的身影,9月份的那几部大片依然占据着不少场次。一些国产小片的制作人们觉得十分委屈,比如《我是植物人》就开始在微博上造势争取上映场次,但收效甚微——仅有北京一地增加上映场次,其余城市依旧悄无声息,同样有此遭遇的还有广东本土电影《天上人》,上周仅有上海一家影院上映,本周开始在广州上映,但也仅排在两家影院的尴尬时段,其中一间还在遥远的新塘。
全国票房向百亿元目标迈进的同时,国产小片依旧面临着没有上映空间的窘境,最后只能指望街边DVD摊贩、电影频道、甚至电驴、BT等下载软件和观众见面,《疯狂的石头》已过去4年,国产小片们依旧“寡不敌众”。
是观众真的不想看这些小成本电影么?绝不是,日前上海影迷就在网络上组织了一个“寡不敌众观影团”小组,创立人把目的讲得很明确:“希望聚沙成塔,集合小众之力,联合影院包场团看,提供给影迷们更多的选择,给优质的中小成本文艺、商业片以更多的生存空间。”小组成立一周,成员47人,不多,但也够凑一个包场人数了。
导演们想让观众看到自己的电影,观众也希望能在影院里看到大片之外的“小片”,链条两端都有需求,可偏偏在中间起到衔接作用的院线却是“不作为”?其实这事还真不能怪院线,现在豪华院线越开越多,但那些身处市中心的影院租金连番涨价,院线经理们心里有杆秤,只不过,他们的秤砣是经济效益而不是“中国的电影产业”,在商品经济的当下,怎么能去怪他们呢?
“艺术院线”最近几年也不太现实,因为那毕竟是资本原始积累后的“善举”或“多样化经营”的需求,北京开了国内第一家“艺术影院”,硬件和选片目光都不错,但地点有点偏,周边娱乐、生活设施也不完善,影迷抱怨,如果专门为看场电影去,有点不值。
那“小成本电影如何在影院里和观众见面”这个问题就无解了?不妨借南方都市报的平台抛砖引玉,共同探讨,希望能给这个困扰我们多年的难题找到一些解决的方向。
首先,电影的制作人们一定要放弃“拷贝交给发行方,就什么都不管”的想法,发行方只是渠道,他们手里的电影那么多,一定会趋向利益最大化,就像普通的产品生产者产品发到了渠道经销商,生产者就不要做广告了么?制作方需要在发行上有创意、有想法,做到真正地贴合市场动向,最近上映的《爱情36计》就玩出了“男左女右观众分开坐”、“相亲专场”等有意思的点子,虽然还没经过市场检验,但已为影片本身增加了不少关注度。除创意活动外,在和观众的对接上也要发掘新的方式方法,而且要善用互联网——比如“团购”,最近团购网火爆异常,为什么不能组织专门针对电影的“团购”,定好价钱,人数达标就包场。
另外,还可以想法开发大城市里的“休眠影院”,它们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位置都不错,但因种种原因错过了改造,也没有成为大院线联合体中的成员,有的甚至在开场二三十分钟之后,还可以让街坊走进去看免费场。虽然条件不如多厅影院那样舒服,但其实,影迷们追求的不就是影院里,灯光一暗,一束光,大银幕上上演悲悲喜喜的感觉么?
(实习编辑:明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