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裴钰
电影退票制,这是一种通俗的说法,在文化产业分析的角度来说,更准确的说法是“产业链倒逼机制”。
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国内从事来料加工和进出口贸易的行业深受打击,但是,危机“倒逼”了区域经济转型,我也相信,这个“电影退票制”之所以让电影工业的几位大鳄,感到一丝寒意,就是这个“倒逼效应”,其实,这个想法,是从影迷消费者“倒逼”院线,院线“倒逼”片方,片方“倒逼”制作团队,层层反向“倒逼”,从电影的客户端“倒逼”电影的供应商,作为一种逆流而上的制度设计,其实,它不是一种颠覆性的,也不是否定性的,而是一种激励竞争的初衷。
人民币升值会“倒逼”中国外贸升级,电影退票也会“倒逼”中国电影升级。
片方的某位同志说现在票房很好,我倒觉得这是和我们的分析是不一致的,电影票房的“泡沫”严重,是虚假繁荣。用电影退票,倒是可以挤出票房中的“泡沫”,防止电影工业的泡沫化发展,实现真正的可持续的电影工业繁荣。
中国的电影工业,不是没有好的导演,不是没有好的演员,不是缺少足够的投资,但为什么“烂片”这么多?而是缺乏竞争,没有形成市场的制度和规范。力量,具体的来说,院线作为渠道,片场作为供应商,最大的矛盾集中在供应商和渠道分割不彻底,竞争不充分,或者说就是机制性的垄断,为什么《阿凡达》会退市?为什么一个供应商的片子能够垄断全国绝大多数的院线?
文化产业化,肯定会带来行业利益的重新洗牌,制作团队、片厂、院线都对退票有顾虑,可我们想一想,退票的成本为什么要让院线负担?电影的制作费用如何实现成本核算?……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但唯一的现状是,电影产业的所有问题和负担,现在都转嫁到消费者一方,所以,影迷不满,这是可以理解的。
电影工业的改革步伐,现在,明显落后于出版、传媒,乃至电视剧的改革进程。图书出版已经逐步实现其产业链各个部分的充分竞争,国营和私人的出版企业、新华书店和二渠道发行体系;传媒领域,广告部分和新闻部分逐步实现剥离,电视媒体在搞“制播分离”;电视剧行业也比较乐观,电视剧的质量明显比电影要好得多。同属于文化产业,电影业不能过分强调自身的“特殊性”。要知耻而后勇,要忍受住改革的阵痛,才能化茧为蝶。
如今,广大影迷和网友有“电影退票”的呼吁,我想是善意的,也是建设性的,正因为影迷热爱中国电影,才会为中国电影献计献策,影迷爱之弥深,恨之密切,相关人士不要以为这是在挑刺。
都是专业性很强的行业,电影现在比足球有点类似,中国球迷看了多年的中国烂球,而现在,某些烂片的电影票现在比球票贵多了,看到烂片,和看一场中超烂赛一样恶心!我们要理解影迷的不满,电影比足球的现状和情形,要好一些,我建议电影业管理层,要学习足协主席韦迪对球迷的态度,来对待影迷,厚道一些,诚恳一些!
(编辑:陈霜天)